蔣 波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被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廣泛運用。小組的組織和建設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其質(zhì)量直接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效果。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很多教師往往忽視對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組織和建設,而多采用原有的傳統(tǒng)分組方式。一個傳統(tǒng)小組并非只要貼上合作的標簽就可以成為合作學習小組。傳統(tǒng)分組雖有利于教師對課堂和學生的控制,但卻無法滿足學生交往學習的需要,因而難以滿足有效合作學習的要求。因此,要想有效實施合作學習,首先要科學合理地分組合作學習小組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建設。
一、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策略
1確定小組規(guī)模
合作學習小組的規(guī)模并沒有固定的標準,分組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學生的交往技能。如果學生的交往技能水平較高,小組規(guī)??蛇m當擴大;而當學生交往不夠密切時,小組規(guī)模就要有所減小。
(2)小組學習的時間。如果每節(jié)課用于小組學習的時間較多,小組規(guī)??梢詳U大,反之則要減小。
(3)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如果學習任務較難、涉及范圍較廣、需要時間較長,小組規(guī)模就要適當減小,反之可適當擴大。
(4)學生的年齡。一般看來,年幼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和控制力,小組規(guī)模要略小一些,而年長學生的小組規(guī)模則可適當擴大。
(5)合作學習的類型。不同類型的合作學習對小組規(guī)模的要求不同。一般來說,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的小組規(guī)模為4~6人。切塊拼接法為5~6人,小組游戲競賽法為3~4人。
(6)學生的參與程度。從理論上講,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的機會是隨著小組人數(shù)的增加而減少的。小組規(guī)模越大,某個學生被隱藏或被忽略的機會就越大。
2異質(zhì)分組
合作學習通常和異質(zhì)分組聯(lián)系在一起。異質(zhì)分組如此被合作學習普遍接受,以至于它已成為合作學習概念的一部分。組內(nèi)異質(zhì)將含有更多的合作性思維、更多的信息輸入和輸出,便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問題,能提高學生知識理解的深度和推理的質(zhì)量,從而為合作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借助組內(nèi)異質(zhì)連帶產(chǎn)生的組問同質(zhì),則為全班各小組之間展開公平競爭創(chuàng)造了條件,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在競爭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潛力。必須注意,小組有效性的一個潛在的障礙就是小組異質(zhì)的不充分性。
異質(zhì)分組需綜合考慮以下學生的因素。
(1)學習成績。教師要盡量保證每組都有學習成績優(yōu)、中、差的學生。優(yōu)等生通過輔導同伴,可鞏固學習效果,還可增強責任感與利他行為。另一方面,成績較差的學生能得到同伴幫助,可提高成績,增強信心,降低焦慮程度。
(2)性別。男女生在認知、情感和個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能產(chǎn)生互補共進、相得益彰的效果。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性別的混合小組合作學習比相同性別的小組合作效果更為顯著。
(3)能力。將不同能力優(yōu)勢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不僅能提高小組活動的效率,更有助于學生的各盡所能和全面發(fā)展。能力互補的學生比非互補的學生更能有效地通過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4)氣質(zhì)和性格。不同氣質(zhì)和性格的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小組中承擔不同性質(zhì)的任務,有利于合作學習的開展。教師要注意將不同氣質(zhì)和性格類型的學生組合到一起。
(5)家庭背景。學生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個性特點往往帶有家庭的烙印。從本質(zhì)而論,合作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應該擴展為一種生活方式。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的經(jīng)驗將有助于他們應對真實的社會生活。
3確定小組長
小組劃分后,教師要為各組指定一個比較有才能的小組長。在合作學習的開始階段,特別要求小組長應該由成績優(yōu)、能力強、威信高、人緣好的學生擔當。教師要對小組長進行相應的角色和技能培訓,既要給他們一定的權力,又要預防他們成為壟斷和包辦小組學習任務的“小權威”。小組長主要負責召集并主持小組學習活動、組織小組討論;領取與分配學習任務;安排值日、做好總結等。隨著合作學習的深入,小組長可以由所有成員輪流擔當,以充分發(fā)揮更多學生的積極性,鍛煉組織領導能力。必須注意的是,各組更換小組長最好不要在同一時間,以免顧此失彼。
4合理安排小組座位
小組座位的形式有很多種,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臨時會晤型。教師可將小組成員座位按照傳統(tǒng)的“秧田式”就近排在一起。當需要小組合作時,二人組可直接進行;四人組的,前排兩個學生向后掉頭就可進行;六人組三排座位的前排兩個學生掉頭向后,中排兩個學生分別作向左、向右轉即可。會晤型的優(yōu)點是較為方便快捷,缺點是空間較為擁擠,需要花費時間拉動桌凳,且噪音太大。
(2)固定型。固定分組主要包括“田”字型、“U”字型或“T”字型等方式。固定型分組的優(yōu)點是可免除課堂上拖拉桌凳的麻煩,能增加學生合作學習機會,有利于討論活動的開展;缺點是部分學生座位的視角和方位不佳,不利于課堂知識信息的獲取和身體的健康發(fā)展。
二、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策略
1創(chuàng)建小組形象
小組形象的創(chuàng)建能增強小組成員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并能指明小組的努力方向。小組形象主要包括組名、組訓、組標和奮斗目標。
(1)取好組名。較好的組名能象征小組互助共進、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還能昭示小組發(fā)展的方向。
(2)創(chuàng)建組訓。組訓就是小組的口號,能振奮人心,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和進取心。
(3)設計組標。組標既可以是小組的組牌、組徽,也可以是組旗。組標上面有組名、組訓,還有小組成員的名字以及一些圖片。通過組標把小組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可讓老師和其他同學直觀地了解本組情況。
(4)確立奮斗目標。一切合作性學習開始于一個互相共享的小組目標。一旦目標確立,小組成員就能夠學習有方向,行動有力量。
2組員角色分工與角色互換
根據(jù)角色互換原理,需要對小組成員進行角色分工。在合作學習小組中,所有成員均需承擔一定的角色,并履行相應的職責。就6人組而言,除小組長外,還可設協(xié)調(diào)員、監(jiān)督員、記錄員、統(tǒng)計員、檢查員和觀察員等角色。協(xié)調(diào)員負責調(diào)解糾紛;收集意見,并向老師反饋。監(jiān)督員負責監(jiān)督本組同學遵守小組活動規(guī)則,控制噪音,制止個別不守紀律的現(xiàn)象,督促同學專心學習。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討論結果;為小組發(fā)言人寫提綱。檢查員負責檢查小組成員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確保小組成員全部參加學習活動。如果小組人數(shù)不滿6人,則可以將角色整合,如果超過6人,則可將角色細化。
在學生能熟悉原有角色,并能熟練履行相應職責的情況下,為了使學生能有機會扮演更多角色,豐富角色體驗,不斷強化他們的交往意識和角
色規(guī)范,為了增強學生溝通、理解和合作等社交技能,培養(yǎng)其良好的價值觀、情感體驗和社會態(tài)度,形成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必須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角色互換。
3,小組定期重組
小組成員應該有足夠長的時間在一起學習,以便小組完全成熟。Vemette強烈倡導“小組必須保持完整和足夠長的時間,以形成一種舒適和承諾的感覺,獲得一種同一性的感覺,給小組成員提供被接納的感受”。但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學習后,小組成員在學習成績和綜合能力的同質(zhì)性會增加,而異質(zhì)性相應減少。為了保證小組之間競爭的公平性,防止因組間差距拉大而使落后小組失去進取的信心和勇氣,也為了避免產(chǎn)生小團伙而影響班集體的團結,教師需要定期重新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小組重組能使學生與更多的擁有不同特質(zhì)的人進行合作學習,從而學會與更多人相處和交往,特別是要學會和那些自己“不太喜歡”的人相處。小組重組能使學生意識到他不僅是在與小組同伴進行合作,也在與全班所有同學進行合作。一般情況下,合作學習小組每6~10周可重新組建一次。
4明確學習責任
教育的一種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每位學生對公益事業(yè)及自己的行為具有責任感。學生只有能自覺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習才能成為一種真正的有意義的學習。所有的合作學習方法都包括這樣一種思想,即學生在一起共同學習,并對自己和同伴的學習負責。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向學生明確必須承擔的責任。
(1)個體責任。每個學生都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都必須盡最大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因為個人的成功將成為被同伴接納的條件,而不負責任的失誤則可能成為同伴排斥的因素。
(2)小組責任。教師要向學生明確獎勵評價是以小組集體成績?yōu)橐罁?jù)。每個學生都要為同伴的學習負責,個體與同伴之間是“榮辱與共”的關系。要想獲取小組成功,在自己學會的基礎上,他們還必須幫助同伴,以保證所在小組所有成員都能學會。
5教授小組合作技能
為了確保學生將來能有更多的合作,必須對學生進行正式的小組技能的教學。只有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時,才可能順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一項有效的干預必須訓練學生的社會技能,他們需要以此來建設性地與同伴互動并提供參與機會。因此,教師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幫助學生理解每一種技能。其次,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運用合作技能的情境,可利用班會課、社會課和課外活動等來引導學生加以練習。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小組加工,不斷進行反思和改進。
一般而言,小組合作技能有四個維度。
(1)基本禮貌,包括表達感謝——接受感謝、誠心道歉——接受道歉、鼓勵贊賞——接受鼓勵、公開認錯——諒解寬容、耐心等候——盡快答復。
(2)交流溝通,包括先想后說——仔細聆聽、積極提問——合理應答、合理建議——接受建議、分配任務——優(yōu)化組合、據(jù)理說服——接受說服。
(3)控制協(xié)調(diào),包括解決沖突——接受調(diào)停、適度批評一接受批評、委婉拒絕——接受拒絕、禮貌打斷——一接受打斷、部分否定——反思讓步。
(4)互助共進,包括尋求幫助——提供幫助、同伴支持——表示感謝、主動檢測——接受檢測、尋求反饋—提供反饋、主動監(jiān)督——自控自律。
6明確小組合作學習規(guī)則
不以規(guī)矩,難成方圓。小組學習規(guī)則能規(guī)范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自我管理,包括不講廢話、控制音量、不擾他人、發(fā)言有序。
(2)聽人發(fā)言,包括不要插嘴、邊聽邊想、聽完再議、恰當評價。
(3)自己發(fā)言,包括口齒清楚、耐心解釋、獨立思考、先想后說。
(4)互幫互助,包括虛心請教、關心同學、主動熱情、耐心細致。
(5)說服別人,包括學會質(zhì)疑、先同后異、尊重誠懇、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