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關(guān)鍵詞】保留灌腸;慢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功衰竭是多種腎臟疾病晚期的嚴(yán)重綜合征,其病勢兇險,預(yù)后不良。雖有腎移植手術(shù)和血液透析給慢性腎衰患者帶來生存的希望,但費用昂貴。因此更多患者求助中藥保守治療。近來筆者采用中藥保留灌腸,在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延緩腎功衰竭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8例,男5例,女3例。所有患者均有惡心,嘔吐,納呆,皮膚瘙癢,小便量少等癥狀。肌酐在110~445 μmol/L之間,尿素氮在12~18 mmol/L之間。
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藥保留灌腸,方藥如下:大黃20 g,附子20 g,蜂房20 g,丹參15 g,赤芍20 g,陳皮15 g,虎杖20 g,槐花50 g,羚羊絲4 g。水煎取汁150 ml,保留灌腸45 min,1次/d,1個月為1個療程。
3 療效標(biāo)準(zhǔn)
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肌酐下降80 μmol/L以上;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減輕,肌酐下降30 μmol/L以上;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肌酐不降或上升。
4 治療結(jié)果
8例患者中4例顯效,3例有效,1例無效。
5 病案舉例
患者男,58歲。因周身乏力,顏面浮腫2個月,伴惡心,納呆,心悸,皮膚瘙癢,尿少,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沉細(xì)。經(jīng)查尿蛋白++,血肌酐430 μmol/L,尿素氮15 mmol/L。B超:雙腎彌漫性損害。診斷為慢性腎功衰竭。擬透析治療,但患者不同意,遂給予中藥保留灌腸,1次/d。1個療程后,上述癥狀明顯減輕,肌酐340 μmol/L。繼續(xù)用中藥保留灌腸以鞏固治療。
6 分析
慢性腎功衰竭是腎陽極度虛衰,水濕寒邪、瘀血停留下焦所致。治療當(dāng)溫補腎陽,利水泄?jié)?,佐以化瘀。故本方采用附子以扶腎陽,大黃以泄?jié)?,丹參以活血化瘀。在治療此病上方顯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