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潔
摘要本文通過對現(xiàn)在主持界特別是民生類節(jié)目主持人的業(yè)務分析,探討為什么要提高主持人的即興水平并提出培養(yǎng)建議,也為主持人即興能力的培訓提供一些方法與建議。研究主持人的即興口語表達與即興評述,對于提高主持人綜合素質(zhì)、主持人培養(yǎng)的科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主持人 即興口語表達 即興評述 培訓
中圖分類號:G224文獻標識碼:A
1 廣播民生類節(jié)目及其主持人現(xiàn)狀闡述
民生類節(jié)目是新聞節(jié)目的一種,以關注生活、關切民生為宗旨,以輿論監(jiān)督、服務民眾為目標。一般以邀請嘉賓,接聽群眾電話為節(jié)目形式,旨在做好百姓與政府職能部門和各服務行業(yè)溝通的橋梁。因為節(jié)目形式的特別,所以深受百姓的關注與喜愛。比如淮安人民廣播電臺的《行風熱線》欄目,每周一檔,分“戶內(nèi)直播”和“戶外直播”兩種形式。各政府職能部門領導在現(xiàn)場面對面地和群眾交流、溝通,接受投訴并解疑釋惑,滿足了群眾與政府官員零距離對話的愿望。是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最有效途徑,它直接走進百姓中間,既暢通了投訴渠道,又及時快捷地服務了群眾,它實現(xiàn)了企業(yè)與政府、基層與機關、干部與群眾的成功對接,有利于更好地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實處。這一節(jié)目至今已近有八年多,從持續(xù)時間上,就可以看出受眾對于民生類節(jié)目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而八年來,節(jié)目的形式從“戶內(nèi)”到“戶外”、從“綜合式”到“主題式”、從“電臺直播”到“電視直播”再到“電臺電視并機直播”、從“當場受理承諾答復”到“提前受理、當場答復”,也可以看出受眾對于節(jié)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并且只有當節(jié)目能夠不斷變化適應受眾需要的時候,它才可以生存。民生節(jié)目的主持人因為一直在做“橋梁”的工作并且比其他類型節(jié)目的主持人更加貼近群眾,所以對于即興口語表達的要求也就更高。
從宏觀來看,當前媒體競爭的激烈格局決定了即興口語能力是廣播中不可或缺的利器。相對于媒體數(shù)量的擴張和網(wǎng)絡媒體的無限容量,廣播媒體信息資源和受眾注意力資源都是有限的。要想在競爭中獲得優(yōu)秀,就要求主持人對信息進行及時解讀和評論,提供視角和觀點。從節(jié)目本身來看,一檔節(jié)目的預定含金量總是有限的,要想提高含金量獲得節(jié)目的高質(zhì)量,就要加大信息量,而在在播出總時長固定的前提下,要加大信息量,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加快播報速度,增加數(shù)量;二是加大解讀力度,提升質(zhì)量。對于主持人來說,這也是對即興口語及評述的高要求。在節(jié)目中怎樣和聽眾溝通,怎樣處理好突發(fā)事件,怎樣處理好聽眾的問題,怎樣與嘉賓溝通,怎樣協(xié)調(diào)、組織好嘉賓與聽眾的溝通,這些都需要主持人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在一個相當?shù)母叨?。否則節(jié)目就會失去原本的意義,沒有節(jié)目該有的色彩而失去亮點。
2 廣播民生類節(jié)目主持人存在的問題
我們應該承認的一點是,主持人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按照預計的思路走節(jié)目效果還是可以的,但是只要和突發(fā)問題靠上邊,多數(shù)情況下節(jié)目的質(zhì)量就大打折扣了。研究現(xiàn)在的主持人,多數(shù)存在以下的問題:
(1)語言表達缺少深度。廣播語言表達要講究口語化。但是在很多時候口語化會被錯誤的理解并運用為“隨意化”“詞語化”。所謂“隨意化”就是語言運用中太過于隨意,張嘴就來,全是大白話?!霸~語化”就是所用的詞語比較籠統(tǒng),沒有什么真正的含義與指向性??偸钦f一些沒有意義、沒有信息量的話。張嘴千言,離題萬里,語言內(nèi)核始終不清晰。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持中的語言也是如此,源于生活語言卻又不同于并高于生活語言。主持人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并且有意識的總結(jié)歸納,靈活運用才可以。
(2)心理障礙。有一些主持人在平時的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許多積累,并且閱歷也很豐富,知識儲備更是不在話下,但是一到了需要臨場發(fā)揮的時候,就沒有話了。這就是因為自己心理上存在障礙,把話筒前的語言和狀態(tài)與生活中區(qū)別的太清楚了。
3 對廣播民生類節(jié)目主持人應有怎樣的要求,如何去做
(1) 要有較高的新聞素質(zhì)。這里的新聞素質(zhì)包括主持人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新聞始終與政治息息相關,新聞離不開政治,并時時反映政治。政治思想素質(zhì)既關系到主持人是否能把握即興評述的正確方向,也關系到主持人能否繼續(xù)擁有話語權(quán),因此非常重要。其中包括了對新聞節(jié)目主持人政治理論水平,政策把握能力、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能力、敬業(yè)精神和使命感的要求。主持人不僅代表了一個臺更是代表黨和政府,所以應該做好人民的橋梁,做好黨的喉舌。新聞素質(zhì)還包括主持人的新聞價值判斷能力,這種素質(zhì),需要主持人在平時的工作中,在不斷接觸新聞事件中去感受去積累,能夠做到準確判斷一條新聞價值的大小,從而展開合適的即興評論。
(2)說話要有邏輯性。對即興口語表達來說,思路的整理是非常必要的。有些時候,主持人在評述過程中所持的觀點是正確的,細聽其每一部分的論述也是有道理的,可是從整體上來看,有些論述缺少全盤的規(guī)劃,特別是缺乏整體順序的安排。比如說,人們在分析一個現(xiàn)象的時候,往往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進行的。如果還沒有把存在的問題說清楚,馬上就開始分析問題,那么聽眾往往不知道說話人到底在說什么事情。有時主持人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并且對此進行了大段的說明,可是描述了半天卻沒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也會給人結(jié)構(gòu)不完整和目的不明確的感覺??梢哉f沒有組織和規(guī)劃,就不能有效地組織語言表達。
(3)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當主持人的詞匯儲備、知識儲備不夠豐富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重復使用雷同的詞語來說不同的事情,或者是提出了正確的觀點去沒有足夠的事實作為論據(jù),通篇都是“我覺得”、“我認為”、“我們要”、“我們不能”……于是,枯燥的表達和口號式的語言就出現(xiàn)在了本應該非常精彩的評述之中。面對這種狀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講出一個例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有3個理由:第一,這樣做可以使你即刻解脫出來,以便努力思索下一句話。第二,這樣做會使你合上講話的節(jié)奏,你開始時那種極度緊張的瞬間會一閃而過,這使你有機會醞釀你的話題材料。第三,這樣做會立即把聽眾的注意引入正軌。以一件事情舉例,這是即可抓住聽眾注意的百試不爽的方法。
(4)要注重語言的口語化。語言口語化,書面性不要太強。這條是即興評述跟評論文章寫作差別最大的地方。除了引用名言典故之外,盡量使自己的語言口語化會讓聽眾聽起來更貼近更易懂。但切記口語化不是低俗化、沒文化。把精神的道理通俗化是需要更高語言功底的。
(5)情感要豐富,克服情感冷漠。主持人的社會責任感、積極進取的精神應該在評述的過程中有所體現(xiàn)。在評述過程中,思維不活躍會影響豐富的程度,情感不運動則會影響評述的靈魂,給人以有形式?jīng)]生命的感覺。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豐富的情感和敏銳的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質(zhì),如果在評述過程中感情冷漠,不動心,小則影響了評述的質(zhì)量,大則影響了聽眾對主持人素質(zhì)構(gòu)成的評價——因為較強的感受能力和豐富的情感是有聲語言藝術訓練的基本素質(zhì)和重要方向。
4 提高即興口語表達能力的幾種訓練方法
(1)破筍展開法:以話題為中心逐層展開。如自己準備一個題目《安全駕駛》??梢韵戎v不小心造成的悲劇,由此引發(fā)開車不小心是因為缺乏安全意識,再由此引發(fā)增強安全意識的重要,希望大家遵守交通規(guī)則。這樣組織可使整體有序,即使小節(jié)不能即時準備,但有主線一串,表達是有話可說的。
(2)正反用例法:圍繞題目可先選用一到兩個正面事例,然后選一到兩個反面事例。這樣正反交錯,能較好地組織材料。
(3)平行組合法:一些即興說話話題如果立足理論角度難以展開,可用多事例來組合。在事例較多的情況下,可把這些事例稍稍排隊然后按時間順序或位置移動一個個地說出,再適當總結(jié),上升到理性。
(4)層層遞進法:在表達一些較短的即興說話時,可以運用關聯(lián)詞把材料組接起來以展開思路。如《微笑的力量》一題可以采用如下思路組材:微笑不僅能怎樣,而且能怎樣,又能怎樣,更應該怎樣。這樣可以使材料聚而不散。
(5)縱向掃描法:緊扣題目或情境,從縱的角度,按時間的順序進行組材;過去怎樣,現(xiàn)在怎樣,將來又怎樣。
戴維·卡耐基在《口才訓練妙訣》一書中介紹了兩種即席演講的訓練方法:第一種,是道格拉斯、卓別林、瑪麗福特三人每天晚上玩的說話游戲。道格拉斯是這樣描述游戲方法的:我們3個人各取一張紙條,在每一張紙條上書寫一個說話題目,然后把紙條疊起來,3人輪流抽取,抽到什么題目,就立即針對那個題目發(fā)表1分鐘的演說。兩年中,我們從沒有重復過相同的題目。一天晚上,我必須針對“燈罩”這個題目發(fā)表一分鐘的即席演說。如果你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不妨試試看,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把這一分鐘打發(fā)過去。長期玩這種游戲的結(jié)果,使我們3個人的反應變得異常敏捷,學到了應付各種復雜情景的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面對任何場合,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站起來思考”的方法。
第二種,是連鎖技巧的游戲??突f:這是一種具有刺激性的方法。當一個學員被要求盡量以幻想的形式來說話時,他發(fā)表了如下的演說:“前幾天,當我駕駛直升飛機時,發(fā)現(xiàn)了一群飛碟向我靠近。我正想降落時,一架最靠近我的飛碟對我開炮射擊,但是我就……”鈴聲響了,時間一到,下一位學員接著這個話題往下說,如此循環(huán)下去。這種在毫無心理準備的狀態(tài)下來訓練演說的方法對于即興評述時應變能力的提高以及增強語言表達的邏輯性都是極有好處的。
按照這兩種方法,自己進行訓練:自己隨便準備一些題目,放進信封中,抽到哪個就對哪個進行一至兩分鐘的話題演講;從雜志上尋找一些新聞,然后對這則新聞進行自己的評述,注意不要套題,語言精練。
此外還可以用這樣一些方法進行訓練:① 拿一本漢語詞典,隨機翻到一頁找一個詞進行1~3分鐘的即興評述,這樣隨即的抽詞評述訓練,就是鍛煉即興評述的即興思維能力。② 找任意文字材料,隨機找到一個詞進行詞語解釋,要用最少的字數(shù)最貼切的語言進行解釋。這是為了鍛煉語言概括能力,同時也能充實詞匯量。③ 即興評述時的快速構(gòu)思往往是把知識結(jié)構(gòu)中的許多“散點”迅速進行整合編碼。這一過程稱為“散點連綴”。而這種能力也可以通過訓練獲得。散點連綴即講話前,腦子里閃現(xiàn)出一個個的“思維點”,用紙條記下這些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散點”,然后確定一個中心,把這些散點連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訓練時要把景、物、人、事等散點當作演講的“切入口”,使幾個散點之間同主題形成自然而有機的聯(lián)系,不要簡單地理解為用幾個詞來造句,不要把幾個散點生拉硬拽地拼湊成一段話,而是要確定中心,講出新意,給人以啟迪。例如,“音樂”、“歐美”、“戲曲”有以下兩種組合表達:① 音樂有很多類型,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人喜歡歐美的音樂,但是我覺得中國的戲曲別有風味。② 我喜歡聽音樂,也喜歡很多種類型的音樂,但是最讓我著迷的是戲曲,甚至我希望戲曲也可以被許多歐美的聽眾所喜歡。
擁有較高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是主持人工作的制勝法寶也是未來廣播事業(yè)中對于主持人的更高要求。掌握好訓練的方法,高標準要求自己,一定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精彩,滿足受眾需求。
參考文獻
[1] 陳元勛.即興演講淺論[J].龍巖師專學報,1996.8(14卷增刊).
[2] 劉德強.演講學[M].上??茖W普及出版社,1993.2.
[3] 侯清恒.青年演講技能訓練[M].中國紡織品出版社,2007.7.
[4] 劉德強.現(xiàn)代演講學[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10.
[5] [美]戴維·卡耐基.口才訓練秘訣[M]春秋出版社,1988.
[6] 遆新紅.淺談校園即興演講訓練[J].天中學刊, 20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