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衛(wèi)
自1980年1月廣西幼師畢業(yè)踏入幼兒園從教至今,我感悟最深的是,愛聰明伶俐的孩子容易,愛特殊孩子則必須用心。在幼教崗位上耕耘30年來,我用心關愛特殊的孩子,努力讀懂特殊孩子的心靈之書,讓他們臉上綻放出純真的笑容。
一、關愛有分離焦慮癥的孩子
教師之愛貴在母性。在某種程度上,教師更是“專業(yè)的母親”。每年秋季小班孩子入園,由于突然離開父母和家人,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少數(shù)孩子會產(chǎn)生短暫的“分離焦慮”,這是正常的。但像去年秋季入園的小(2)班的小明,入園兩個月來一直哭鬧不停,每天離開媽媽后哭喊的只有一句話:“媽媽呀,我要媽媽”,而且一刻也不安寧,這可就是明顯的“分離焦慮癥”了。
班上的老師被小明吵鬧得心煩意亂,束手無策,小明的媽媽也心如刀絞。經(jīng)過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和及時與家長溝通,我和班上的4位保教人員達成共識:營造愛的氛圍,盡快幫助孩子消除“分離焦慮”,使其適應集體生活。
教師的愛是教育中最為寶貴的營養(yǎng),沐浴于愛的甘露下的幼兒才會有安全感,而有了安全感,幼兒才能逐步適應幼兒園生活。首先,我讓小明稱呼我為“園長媽媽”,稱呼班上的保教老師為“老師媽媽”;我們除了精心照顧他的生活外,還用親切的語言、輕柔的身體接觸等方式去接近他、愛他,并用言行舉止去感染其他幼兒,讓他感受到幼兒園就像“家”一樣溫馨。在他能初步接受老師和同伴后,我們才逐步有計劃地引導他適應集體生活。
接著,我們進行分階段培養(yǎng),逐步提出要求:第一階段,能在“園長媽媽”的陪伴下坐在位置上不發(fā)出聲音,不亂跑;第二階段,能在“老師媽媽”的陪伴下坐在位置上不發(fā)出聲音;第三階段,能在“老師媽媽”的陪伴下安靜地聽講,不亂跑;第四階段,能獨自安靜地聽講,不亂跑。每達到一階段的要求,我們都給予獎勵。經(jīng)過半個學期的努力,小明逐步克服了“分離焦慮”心理,漸漸融入了集體,這一切都是我們“專業(yè)母親”關愛所帶來的變化。
二、關愛自控能力較差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著獨一無二的需要、獨一無二的發(fā)展,而老師需要給予的就是足夠的關愛、寬容和體諒。大(2)班的小強智力發(fā)展好,口語表達能力強,聰明,好動,但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極易分散,每次集體教育活動都不能安靜地傾聽3分鐘,甚至有過激行為,小朋友唱歌、念兒歌時他高興時就跟著唱和念,不高興時就發(fā)出各種怪叫聲,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我從小強家長處得知,小強在家最愛聽故事,我就有意識地在餐前和戶外活動后的時間給孩子們講故事,每次講故事前我都悄悄地對小強提出要求。當他能按要求安靜地聽完一個故事后,我就在全班面前表揚他,贊賞他所作的努力,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其他集體教育活動時,帶班老師在活動前適時地向他提出要求,每次達到要求后都及時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zhì)獎勵(如喜洋洋貼飾、笑臉娃娃、紅星、紅花、心怡的小玩具、童話故事書等);當他有過激的行為時,我們也能用轉(zhuǎn)移注意的方法給予解決;平時有意識地請他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如請他幫助收拾玩具、整理圖書、開飯時為同伴發(fā)小勺、幫保育員把洗干凈的毛巾掛在毛巾架上等;根據(jù)他口語表達能力強,喜歡講故事等特長,鼓勵他大膽地為同伴講故事,為他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
由于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小強的自控能力明顯提高,一些不良習慣也逐漸糾正,同伴也樂意與他交往了。
三、關愛有恐懼心理的孩子
入園將近三年的莉莉一直都不敢在幼兒園蹲便槽解大便,這是因為莉莉小時候由于家長教育方法不當而造成的恐懼心理。因此,我們給予她更多的關愛,并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發(fā)現(xiàn)她有異常,及時給予愛撫,細致地處理問題。
一次離園活動中,活潑好動的莉莉一反常態(tài),呆坐在位置上,小臉憋得通紅,我走過去摸摸她的額頭,沒有發(fā)燒,問她哪里不舒服,她搖搖頭不說話。我摸摸她的肚子,肚子脹鼓鼓的,突然記起她媽媽曾對我說過“孩子在家不敢進衛(wèi)生間大便”的話,我明白了,莉莉內(nèi)急了。我抱起她就往衛(wèi)生間跑,可莉莉卻矢口否認自己要大便。看到衛(wèi)生間里有個便盆,我急中生智,忙將便盆消毒后放在活動室不顯眼的角落里,讓莉莉坐上去解手。我在旁邊一邊安撫著她。一邊給她講故事來分散她的注意力,使她在短時間內(nèi)解決了“棘手”的難題。事后,我悄悄地對她說:“以后在幼兒園遇到這個難題,老師會幫助你的,別怕?!崩蚶驄寢寔斫雍⒆訒r,我當著媽媽的面表揚了她,并及時和莉莉媽媽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經(jīng)過家園共育,莉莉慢慢地擺脫了恐懼心理,自信回歸,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執(zhí)教30年來,我愛孩子的心一直都沒有變,我把愛視為一切教育發(fā)生的基礎。這些關愛特殊孩子的平凡小事,帶有特殊的情感魅力,它們讓我感受到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是可以讓我享受快樂、享受創(chuàng)造、享受價值、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事業(yè)。
(責編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