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華
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在新世紀新階段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我們的老師絕大部分辛勤耕耘在講壇上,可謂“一切為了學生”,但為什么得不到學生的回報呢?尋根究源主要是思想教育問題,值得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的老師反省和深思。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正在成長變化的青少年學生,不是成年人,更不是動物,所以一定要講究方法和藝術。
下面談談我的一些看法與體會。
一、教師人格魅力的影響
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以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教師必須具備的政治素質,也是政治教師熱愛自己專業(yè)的思想基礎與力量源泉,特別是當前,我國社會的深刻變革,使學生教育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情況。在新的形勢下,思想政治課教師如果沒有積極進取、奮力開拓的精神是難以勝任這門課程的教學的。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學生,使他們領悟做人的道理,同時,也使學生樂于上思想政治課,從深層次上增強政治課教學的吸引力。
二、尊重學生的方法
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如果我們老師沒有從內心上把學生擺上平等的地位,那我們的學生就會遠離我們,甚至懼怕我們,我們給學生留下的只能是一種居高臨下的令人生畏的感覺。只有放低自己的身段,蹲下來看學生,蹲下來和學生一起看世界,才能和學生處在一種平等的地位,才會給學生一種信任感,而非居高臨下的感覺。如果教師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他們一般不會接受,如果和學生共同探討一種觀點,就會取得好效果。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在同一水平線上看待整個世界。
三、激勵學生的藝術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貼標簽效應”,也叫暗示效應。如果暗示學生將來的目標,會產(chǎn)生理想的效果。有一個班級被稱為好班,結果學生更加注意為班增光,有一個班級平時被稱為差班,結果學生更喪失信心,班級情況更差。教學中也是一樣,教給學生的知識越容易,學生越能掌握。其實把難的知識教的淺顯易懂,學生認識到學習不難,就會增強學習信心。對待學(生也是一樣,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少用責備性的語言,如果經(jīng)常罵學生“笨蛋”“豬頭”“怎么這么笨?”“連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這位學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說的“笨蛋”了。因為這樣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孩子的上進心,傷害了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師們必須力戒嘲笑羞辱、歧視絕情、責怪抱怨、威脅恐嚇、敷衍欺騙性等語言,多用目標激勵性的言語。
四、課堂教學的手段
課堂教學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只有藝術性地使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思想政治課教學才會對學生產(chǎn)生吸引力,而講授、討論、啟發(fā)等教學方法使用的時間、內容、場合不一樣,效果也就不一樣。
首先,教師本身要有組織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基本功。組織課堂教學是一個信息傳遞、反饋的動態(tài)系統(tǒng),作為信息源的教師,要懂得如何分析處理教材,如何備課,設計課型,選擇教學方法;同時又要通過觀察、提問、復習、考核等手段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改進教學工作,達到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的效果,這是一個把教學理論、業(yè)務知識、教學方法及教育機制等因素有機地融為一體的能力,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努力使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
其次,要具有運用語言藝術的能力和基本功。語言是傳遞知識信息的中介。教學語言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在運用教學語言時應力求做到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的統(tǒng)一。思想政治課教學以明理為基本方法,教師的語言應簡明、準確,有條有理,邏輯性強。在闡明理論觀點時,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聯(lián)系實際時,應力求真實感人,生動形象;啟發(fā)學生思維時的教學語言要富于思辨性、哲理性。
作者單位:河北省鹿泉市銅冶鎮(zhèn)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