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勐”論

        2009-01-18 07:44:22黃興球
        廣西民族研究 2009年4期
        關(guān)鍵詞:水渠老撾族群

        【提 要】“勐”是中南半島地區(qū)一個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地名,廣泛分布于中國西南部傣族地區(qū)、越南西北部的泰族地區(qū)、老撾、泰國和緬甸撣邦地區(qū),可以稱這個地區(qū)為“立勐地帶”?!佰隆钡脑x是“一片地方”,后來衍生出“城鎮(zhèn)、國家”的新意,成為了壯泰族群社會的一個行政機構(gòu)和社會組織?!佰隆弊鳛檎?quán)組織是由階級對立而出現(xiàn)酋邦政權(quán)后,才開始存在于壯泰族群社會中的,時間大約是9~10世紀。

        【關(guān)鍵詞】 勐;壯泰族群;東南亞

        【作 者】黃興球,廣西民族大學中國-東盟研究中心教授,歷史學博士。南寧,530006

        【中圖分類號】C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09)04-0154-005

        Discussing on Muang

        Huang Xingqiu

        Abstract: Muang is a very popular play name in peninsula Southeast Asia. It is distributing in the connected area of outhwestern China, northwestern Vietnam, Laos, Thailand and the Shan State of Burma.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a piece of land”. Later, it had changed into “country”, “city”. Muang became a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Zhuang-Tai People. The emerged time of Muang was about 9~10 century.

        Key words: Muang; Zhuang-Tai People; Southeast Asia

        東南亞地區(qū)是世界上人類文化多樣性保存得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壯泰族群是東南亞陸地上的重要居民,廣泛分布在泰國、老撾、越南西北部、緬甸撣邦,中國境內(nèi)的壯侗語各民族也包括在其內(nèi)。從政治制度來看,東南亞地區(qū)的不同族群所采取的社會體制是不一樣的?!鞍?勐體制”是壯泰族群的文化特征之一,是壯泰族群社會組織、行政制度特色的具體體現(xiàn)。而越南京族社會的標志性層級組織是“村”(Làng,可音譯為廊)、“社”(Xα);緬甸緬族社會則是“繆”組織;①柬埔寨高棉民族自扶南時代就實行“天竺之法”②的社會制度?!鞍?勐結(jié)構(gòu)”與這些民族社會的組織制度的不同,構(gòu)成了東南亞文化多樣性的畫面。這里限于篇幅,不再展開對它們之間的比較論述,只著重討論壯泰族群社會“板-勐體制”中的“勐”的含義、分布、起源等問題。

        一、 “勐”的含義

        關(guān)于“勐”的含義,學者們有不同看法。德國年輕女學者嘉娜(Jana Raendchen)對老撾存世的《瀾滄王國史》等8種古代貝葉經(jīng)進行梳理后,認為“勐”包含有以下四種含義:第一,“勐”是一個由眾多的“板”組成的自治區(qū)域,它是社會政治單位,是政治和儀式的中心。第二,它是一個以水渠灌溉系統(tǒng)維持水稻種植為經(jīng)濟基礎(chǔ)的小城邦或者王國。第三,由幾個勐組成的、以從前的勐政治傳統(tǒng)和印度的“曼荼羅”概念混合而成的更大的政治單位。第四,佛教經(jīng)典中使用“勐”這個概念等同于“世界”、“宇宙”之意。③中國學者也注意到“勐”地名的現(xiàn)象,認為“壯語和泰語稱水渠為‘蒙μτ9,24或μτα,24,應(yīng)當說,這個詞比表示城區(qū)或邦國的‘孟的出現(xiàn)要早得多。壯語的μτ9,31和泰語的μτα,33當出自于μτα,24一詞的擬音易調(diào)和擴義引伸?!雹茏髡咚坪跏窃诎凳尽佰隆蓖嘘P(guān)。有人認為“勐”是指“地方”,⑤這個意義是最為適合壯泰族群語言的本意的,其在壯族北部方言來賓土語的讀音為“β9,33”,“水渠”在壯族北部方言來賓土語的讀音為“μ9,42”。這兩個讀音的聲母、聲調(diào)都不同,意思也不同,在壯族北部方言中區(qū)分得非常清楚,不能混淆。因此,把“勐”同“水渠”聯(lián)系在一起,那是后來才發(fā)生的事,是壯泰族群中的部分民族在某個地域建立起“勐”組織之后為了加強對農(nóng)田灌溉的管理才形成水渠管理體系,這種水渠管理體系才能與政治體系結(jié)合起來,使得“勐”的意思起了變化。雖然水渠是先決的、天然形成的,但這種天然的資源只有在被人類利用之后,加以人為的修繕和管理,才可能有效地形成一個體系。并且,要弄清楚是先有水渠系統(tǒng)的天然生成條件,后有政治體系的“勐”與這種水渠管理體系的區(qū)域上的重疊,換句話說,國家、城市意義上的“勐”是在水渠管理體系的天然基礎(chǔ)上建立的,而不是相反。否則,將不能解釋沒有水渠灌溉系統(tǒng)的地方也存在“勐”的歷史事實。

        在“壯泰文化區(qū)”里,與水渠、河流緊密相關(guān)的“勐”是比較少的。比如老撾的豐沙里省的“勐烏怒”、“勐烏德”,是因南烏河而得名的,但是在南烏河流域并不只是成為一個“勐”,而是分為南、北⑥兩個“勐”。中國境內(nèi)西雙版納的“勐臘”是與南臘河有關(guān)的,但其得名卻與一則傳說有關(guān),并非是因南臘河的灌溉系統(tǒng)而得名。⑦越南境內(nèi)的“勐”地名中也沒有完全同灌溉的河流名稱相同或者流域重疊的。比如“勐青”(Muang Thanh)在今越南的奠邊府地區(qū),那里并沒有一條名為“青”的河流??磥?將“勐”與河流聯(lián)系起來的說法,證據(jù)不足。因此,“勐”具有的“城鎮(zhèn)、城市、國家”的意義是后來派生出來的,“勐”的原生意義就是“一片地方”。

        越南學者比較早地關(guān)注到“勐”這個組織。琴仲1978年在河內(nèi)出版的《越南西北泰人》一書中,有專章討論了“勐”的問題。他認為從泰族的歷史傳說中,“勐”在公元一、二世紀就出現(xiàn)了。在越南西北的泰人居住區(qū),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14個“勐”,他還對勐的層級結(jié)構(gòu)的情況有了詳細的記述。在“勐”的起源問題上,他雖然也注意到勐與河流的水利灌溉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但他不認為勐起源于水利系統(tǒng),亦即他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解釋清楚。⑧

        二 、“勐”的分布

        “勐”地名在中國境內(nèi)的分布主要在云南省的傣族地區(qū),從德宏到西雙版納再到元江都有分布,但在云南省東部與廣西接壤的文山州這片壯族相對聚居的地區(qū),沒有見到以“勐”命名的地名,再往東到廣西、廣東也沒有“勐”地名。這就有了一個新發(fā)現(xiàn),在中國境內(nèi),有“勐”地名與無“勐”地名的分界線大致以云南省境內(nèi)的元江為界,元江以西有“勐”地名的分布,以東則無。

        “勐”地名在越南的分布,最南邊有河靜省的“勐山”(Muang Son),最北邊有老街省與云南省文山州馬關(guān)縣接壤的“勐廣”(Muang Khuong)?!佰隆钡孛谠侥系姆植贾饕性谠侥吓c中國、老撾接壤的河靜、義安、清化、山蘿、萊州、老街等西北部各省,而越南東北部沒有“勐”地名的分布。筆者根據(jù)越南學者整理越南國家第一檔案館留存的19世紀的材料所做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越南“北圻”27個省中,以“勐”冠首的地名共有67個,這些以“勐”字冠首的地名都是分布在越南西北部的北寧、北江、北氵件 、河東、河江、河南、海陽、海寧、福安、和平、寧平、太平、太原、南定、山西、建安、興安、諒山、高平、福壽等省份,特別是集中在山蘿、老街、萊州、安沛等四個省。與中國廣西臨近的越南北部、東北省份,雖有“板”、“那”等等壯泰族群地名的分布,卻沒有“勐”地名。在越南境內(nèi),有“勐”地名與無“勐”地名的地域分界線大致以紅河為界,紅河以西是有“勐”地名分布的,以東則無。而紅河的上游就是位于中國云南省境內(nèi)的元江,就是說元江——紅河這條河流是“勐”地名分布的一個天然的界線。

        “勐”地名在老撾全境都有分布,比如老撾北部豐沙里省的“勐夸”(Muang Kua)、南部占巴塞省的“勐門”(Muang Mun),老撾故都瑯勃拉邦的舊稱就是“勐薩”(Muang Swa)。勐在老撾語中的真正讀音是“μ;9N1”,其含義是“城市、城鎮(zhèn)、國家、地區(qū)”。在老撾,還通常在縣一級名稱前面都冠以“勐”字,比如壟南塔省就有“勐星”、“勐龍”、“勐那列”等縣,“勐”是老撾縣一級行政級別。當然,在老撾并非所有的以“勐”冠名的地方都是縣名,還有很多地名雖冠以“勐”字,但不是縣份。老撾設(shè)立“勐”的事件并被載入史冊是在瀾滄王國時期。1357年瀾滄王國的國王法昂設(shè)立了6個“墾勐”,下設(shè)“匡勐”的行政機構(gòu),⑨這是“勐”在老撾被當作行政區(qū)的一層級別的開始。但是,有理由相信應(yīng)該在此前“勐”作為“地方”的意思已經(jīng)長期存在,到法昂時期才可能被定為行政級別。1777年暹羅入侵老撾,把瑯勃拉邦、萬象、占巴塞三個王國變成自己的屬國。暹羅也是用“勐”的體制對老撾進行管轄統(tǒng)治的。1911年,法國殖民者在老撾設(shè)立了省(khueng)——縣(muang)——州(kong)——鄉(xiāng)(Taseng)——村(Ban)各級行政管理體制。1975年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后,這種行政體制被稍做改變而沿襲下來。 ⑩

        “勐”地名在緬甸的分布集中在撣邦、克欽邦,也就是撣族的聚居地區(qū),其地名有如勐密、勐弄、勐光、勐廊、勐蘇、勐乃、勐潘等等。B11勐地名在泰國也是到處都有,不再一一列舉。

        歸納而言,“勐”無論是作為地名抑或作為行政的單位,其分布地域集中在中國西南部傣族地區(qū)、越南西北部的泰族地區(qū)、老撾、泰國和緬甸撣邦、克欽邦地區(qū),可以稱這片連接在一起的區(qū)域為“立勐地帶”,這個地帶的東部邊界大致從云南省元江往南、進入越南北部后繼續(xù)以元江的下游河段——紅河為界,直至越南的義安省為止,北部邊界大致沿著中國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北部州界向西延伸到德宏州并進入緬甸北部的薩爾溫江岸邊,西部邊界以緬甸北部的薩爾溫江向南沿著緬甸、泰國邊界直到暹羅灣岸邊,南部以老撾柬埔寨邊界、泰國柬埔寨邊界為界。

        三、“勐”的起源

        關(guān)于“勐”的起源,泰國學者披耶阿努曼拉查東曾有專門的論述。他在《泰人過去的生活》這本小冊子中,立有“版勐的產(chǎn)生”一節(jié),專門論述這個問題。B12但是在讀了他的文字之后,不免有些失望。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給出勐產(chǎn)生的原因,而是想象式地描述了“公共房”如何出現(xiàn)的一個過程,這與讀者的期待大相徑庭。

        前已述及,有學者認為“勐”的起源與水渠有關(guān)。“勐”的起源不可能源自水渠灌溉系統(tǒng),因為這樣的解釋違反了“國家起源”的一般學說。恩格斯指出“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fā)展階段上的產(chǎn)物,國家是表示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diào)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jīng)濟利益互相沖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yīng)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圍以內(nèi),這種從社會中產(chǎn)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盉13由此看來,“勐”不管是作為“國家”或者“城鎮(zhèn)”的意義,都不可能起源于水渠,而只能同壯泰族群社會中產(chǎn)生了階級對立有關(guān)。

        “勐”的出現(xiàn)就是壯泰族群社會國家形成的初級形式,可能應(yīng)該稱之為酋邦。 “壯泰文化區(qū)”內(nèi)古代酋邦的存在已經(jīng)在中國古籍中有大量的記載,歷代正史都以“列傳”內(nèi)容記述有關(guān)中國以外周邊國家的事跡,代代不絕于書。但是這些記錄都是以“國”的概念記載的,沒有從“勐”的角度去進行敘述。盡管在中國境內(nèi)的傣族地區(qū)的傣族文獻中關(guān)于“勐”的記載很多,但是多數(shù)是從一個地方的“勐”的土司的家世著眼,從中也難得看到“壯泰文化區(qū)”里“勐”的全貌。今天,當我們把“勐”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專門討論時,“勐”的真實面目更加清晰了。首先,“勐”的最初意義是指“一大片地方”,這樣的意思在現(xiàn)代北部壯語方言中仍然保留著,沒有產(chǎn)生原意的變化,在泰語、老撾語中也同樣具有這一層含義。其次,“勐”由最初的意義轉(zhuǎn)變?yōu)榫哂小皣摇?、“城市”、“政?quán)”的意義,是由于在壯泰族群社會中出現(xiàn)了酋邦政權(quán)、地方政權(quán),為了分別所轄區(qū)域而區(qū)分彼此時才衍生的新的意義。

        板-勐體制是壯泰族群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鞍濉笔亲钕瘸霈F(xiàn)于壯泰族群社會的組織,并且長期存在下來,成為壯泰族群社會特征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是作為一個歷史事件——即制度的產(chǎn)生的最好證明,它形成于壯泰族群未分化的上古時代,因而其名稱、結(jié)構(gòu)、功能在整個壯泰族群社會中都是一致的?!佰隆笔窃趬烟┳迦荷鐣泻髞聿懦霈F(xiàn)的、比“板”組織更高一級的社會組織,它的原意是“一片地方、一個地區(qū)”,隨著壯泰族群中能夠建立政權(quán)的民族出現(xiàn)后,這種政權(quán)所管轄的區(qū)域繼續(xù)使用“勐”這個傳統(tǒng)意義來稱呼其所管轄的地域,才使得“勐”的原意發(fā)生了改變,包含有“國家”的意思;又因為政權(quán)所在地往往是城市、城鎮(zhèn),“勐”就又加進了“城市”的意思。這是國家政權(quán)的產(chǎn)生給壯泰族群社會所帶來的變遷的表現(xiàn)。還必須看到,盡管“勐”加進了新意,但是它作為國家也好,城市也罷,都還是要指“一片地區(qū)”,因為城市、國家都有其管轄的地域,“勐”的原意還是能保留下來。

        一句話,勐作為政權(quán)組織是壯泰族群社會出現(xiàn)階級后隨著國家政權(quán)建立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

        四、勐出現(xiàn)的時間

        那么,“勐”這種社會組織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在壯泰族群社會的呢?在老撾的“坤博隆”(Khun Borom,Khun Bulom)神話傳說中,坤博隆被當作了老撾人的祖先,他掌權(quán)時,派了他的七個兒子分別去管理七個“泰人”(Tai)居住的地方,這七個地方分別是:B14

        1.勐騷瀾滄(Muang Swa Laan Saang),由坤羅(Khun Lo)統(tǒng)治;

        2.勐賀(Muang Ho),由坤尼帕蘭(Khun Niphaalaan)統(tǒng)治;

        3.勐朱拉尼或稱帕拉坎(Muang Chulanii,Muang Plakan), 由坤朱松(Khun Chu Song)統(tǒng)治;

        4.勐育奴(Muang Yoonok),由坤賽鵬(Khun Saiphong)統(tǒng)治;

        5.勐臘沃阿育達亞(Muang Lawoo Ayutthayaa),由坤坎尹(Khun Kham In)統(tǒng)治;

        6.勐盆(Muang Phun),由坤哲莊(Khun Chet Chuang)統(tǒng)治;

        7.勐曼或勐紅薩(Muang Man,Muang Hongsaa),由坤羅端(Khun Lok Don)統(tǒng)治。

        這個傳說所反映的是“泰人”建立政權(quán)、實行土地分封占有的過程,特別應(yīng)該注意到的是,這七個勐包括了當今所有壯泰族群中自稱為“泰”(Tai)的這部分人所分布的區(qū)域,也就是“立勐地帶”所在的區(qū)域。這就證明了“勐”由描寫地域的意思轉(zhuǎn)向王國政權(quán)意義的轉(zhuǎn)變過程。

        再以老撾的“勐薩”為例,來進一步證明這個事情。老撾古都瑯勃拉邦B15另有一個名字叫“薩”(Swa),這是因為舊時建立政權(quán)統(tǒng)治這個地方的是一個名字叫“Swa”的克木族首領(lǐng)。老撾史籍《南掌紀年》記載說:在佬族首領(lǐng)坤博隆的長子坤羅率領(lǐng)民眾自勐青(今越南北部奠邊府一帶)沿烏河而下,來到湄公河邊的“薩”(Swa),與當時統(tǒng)治那里的克木族首領(lǐng)坤干哼及其子孫大戰(zhàn)后獲勝,才建立起佬族人對那里的統(tǒng)治。B16老撾克木族一則關(guān)于與新來的人(就是佬族人)爭奪瑯勃拉邦地盤的民間故事,與《南掌紀年》的這個記載相吻合,B17看來確有其事。

        從《坤博隆的傳說》、《南掌紀年》到克木族的民間故事關(guān)于勐薩的歷史變遷,我們得出下面兩個結(jié)論:一、“勐薩”前面的“勐”字是佬族人加上去的,本來在克木族那里叫“薩”就可以了。二、隨著“泰人”的遷移,“勐”的地名被安置到新的占領(lǐng)地,成為“泰人”統(tǒng)治或者占有這些地方的標記,一種難以磨滅的標記。

        那么,“勐”作為一種王國或者是國家政權(quán)的標志是不是在坤博隆時代就出現(xiàn)了呢?老撾學者認為《坤博隆的傳說》是16世紀的作品,是宮廷史官的創(chuàng)造。B1816世紀已經(jīng)是很晚的時間,所以不可能從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去判斷作品中提到的“勐”的出現(xiàn)時間。從《坤博隆的傳說》中提到的“坤羅”從勐青南下烏河進攻勐薩的情況來看,“勐”的出現(xiàn)應(yīng)該是在坤博隆成為“勐青”的統(tǒng)治者之后才出現(xiàn)的。這是老撾方面的材料所能提供的一個模糊的時間概念。

        再從越南方面的情況看,越南學者認為泰族大概在九、十世紀的時候出現(xiàn)在越南的西北部,隨著泰族的到來,“勐”的地名也出現(xiàn)了。“勐”的名稱來源于貴族的領(lǐng)地。B19這個說法剛好與越南泰族在越南實行封建統(tǒng)治的事實相符合,是“勐”成為政權(quán)管理機構(gòu)的實質(zhì)性表現(xiàn)。越南學者得出這個判斷的依據(jù)是越南泰族的民間抄本《關(guān)都勐》(Quam To Muang),他們收集到30多個版本,整理后出版在《越南泰族歷史文化資料》一書中?!瓣P(guān)都勐”是泰族語的音譯,意譯的意思是“建勐造勐的傳說”,就是關(guān)于“勐”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他們的祖先“刀銀”、“刀征”率領(lǐng)黑泰人從中國境內(nèi)沿著紅河向南遷徙,定居在“勐爐”(muang lo,現(xiàn)在屬于越南安沛省)后,其子孫逐步向西部的“勐青”(今越南奠邊府地區(qū))擴張地盤。這些故事沒有明確的時間標志,從中反映出他們來到越南已經(jīng)有35代人了,如果以每一代是30年計算,等于1050年,越南學者整理這些故事的時間是1977年,1977減去1050,等于927年,即公元10世紀。他們由此得出“勐”在越南的出現(xiàn)應(yīng)當是在公元九、十世紀隨著泰族的到來而出現(xiàn)的結(jié)論。B20

        從中國方面的材料來看,傣族有關(guān)于“勐神”由來的傳說,B21但是“勐神”由來和“勐”的出現(xiàn)是兩個概念和兩個事件,不可混同。傣族關(guān)于“勐神”由來的傳說也沒有明確的時間記載,不足以用來作為判斷“勐”出現(xiàn)的時間的依據(jù)。德宏傣族有一個《嘿勐沽勐》的文本,專門講述勐卯及其附近在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王國的情況,據(jù)考證是佛寺中的大佛爺卞章嘎于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73年)寫成的。B22該書所記述的傣族建立勐的最早時間是“傣歷辛卯年(公元前364年)”,說“有一位國王在罕薩建立了王城?!盉23這個時間以及該書記事的開始時間都是卞章嘎追述往事的臆斷時間,并非真實的紀年,亦不可當作勐起源的時間的參考。

        綜合以上老撾、越南、中國的關(guān)于“勐”方面的信息,可以認為,“勐”的出現(xiàn)是比較晚的事情,出現(xiàn)的時間可能在公元九、十世紀。

        參考文獻:

        ①格茲洛娃:《英國征服前夕緬甸社會關(guān)系史片斷(關(guān)于繆紀土地所有制)》,參見黃祖文、朱欽源編譯《緬甸史譯叢》,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年,第48頁。②(唐)姚思廉等:《梁書》(列傳第四八?諸夷),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789頁。③Jana Raendchen:“The Socio-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müang in the Light of Lao Historical Manuscripts”,“TAI CULTURE” Vol.17,Berlin,2004,PP19-42。④潘其旭:《從地名比較看壯族與泰族由同源走向異流——壯族文化語言學研究系列論文之二》,《廣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⑤⑦云南省地名委員會辦公室:《云南地名探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5頁。⑥老撾語中“德”意思為“底部”、“南部”,“怒”意思為“北部”。 ⑧(越)琴仲:《越南西北泰人》(越南文),河內(nèi):社會科學出版社,第299~377頁。⑨⑩蔡文樅:《老撾的行政區(qū)劃演化》,《東南亞》,1987年第1期。B11周敏主編:《世界分國地圖?緬甸》,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3年。B12披耶阿努曼拉查東:《泰人過去的生活》,載段立生譯《泰國當代文化名人——披耶阿努曼拉查東的生平及其著作》,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243~320頁。B1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0頁。B14(老)馬哈西拉?維拉馮:《坤博隆的傳說》(老撾文),萬象:老撾文化部,1967年。B15“瑯勃拉邦”之名是因請來了瑯勃拉邦神像而得。B16何平:《湄公河名稱的含義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歷史變遷》,《云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B17(越)葉廷華等著,趙建國譯:《老聽人與銅鼓》,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編《銅鼓資料選譯》(第5集),1983年,第40~41頁。B18(老) 馬哈西拉?維拉馮:《老撾國史:從古代到1964年》(老撾文),萬象:國家圖書館,2001年,第18頁。B19(越)呂文盧著,莫俊卿譯:《法屬時期岱儂泰族社會制度初探》,《世界民族》,1984年第3期。B20(越)鄧嚴萬:《泰族社會歷史資料》(越南文),河內(nèi):社會科學出版社,1977年,第34頁。B21巖溫扁編:《談?wù)褊律竦挠蓙怼?北京:中國民間文學出版社,1981年。B22B23卞章嘎著,龔蕭政譯:《嘿勐沽勐》,載德宏州史志編委辦公室編輯《德宏史志資料》(第十一集),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7頁,第5頁。

        〔責任編輯:袁麗紅〕

        猜你喜歡
        水渠老撾族群
        第一次走水渠
        老撾肉牛輸華實現(xiàn)突破
        我夜晚沿著水渠而上
        牡丹(2021年11期)2021-07-20 07:03:26
        朝發(fā)夕至 乘著火車去老撾
        云南畫報(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24
        論《白牙》中流散族群內(nèi)部的文化沖突
        新興族群的自白
        時代郵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漢德森 領(lǐng)跑年輕族群保健品市場
        高句麗族群共同體的早期演進
        最重的工作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内射后入|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av麻豆mag剧集| 日本熟妇人妻xxxxx视频|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91吞精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在线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啪啪视频免费看一区二区|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动画| av免费播放网站在线|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天美麻花果冻视频大全英文版| 午夜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不卡在线| 精品嫩模福利一区二区蜜臀|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狠天天添日日拍| 丰满岳乱妇久久久| 在线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免费|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亚洲都市校园激情另类|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刚刚| 久久精品亚洲熟女av麻豆| 国模冰莲极品自慰人体|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91老司机精品视频| 日韩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蜜桃| 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欧美巨大性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