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素青
【摘要】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教師作為學生學習傳授者、解惑者這樣一個角色,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英語語言信息。新的英語教學觀,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主體”教學模式的建立為核心。
【關鍵詞】英語教學;民主;和諧
一、借助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精彩的課堂好比優(yōu)美的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有經(jīng)驗的老師比較注重新課的導入。精美的課堂導語,能使學生對這堂課一見鐘情,有先聲奪人之效,像一快磁鐵一樣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喚起他們求知欲望,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如到課堂中來。比如我和學生們學《St. Valentine's Day》的時候,用多媒體放映有關情人節(jié)的圖片和音樂,一開始,學生就被這些鮮活的畫面所吸引,自然興致百倍,并由這些圖片逐漸變化而深思,整堂課,學生都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沒有一個學生偷懶打瞌睡,課堂上激情飛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教學內(nèi)容不同,所采取的導語設計也不同,我們不管采取哪種方式,都要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情緒的目的,為一堂課做好一個開始。
二、選擇性精講在教學中的應用,把精講與精煉相結合
我在處理比較簡單的課文時,我不再通講全文,而是采取讓同學提問的方式,比如我給學生一定時間瀏覽全文并找出總是,讓其他同學討論并解答,學生們就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找到自信和樂趣。課堂上進行選擇性精講時,我特別注意對學生自我教育的培養(yǎng),學生一看就會、一點就通的知識我盡量少講,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學會體會和總結。“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這樣做的目的正是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學習技巧完成自己終身學習的目標。
做句型練習活動時,采用精講多練的方法。精講,就是講解要精辟透徹,畫龍點睛,要抓住實質(zhì),依靠大綱,鉆研教材,落實每篇課文知識點,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在教授新知識時,經(jīng)常讓學生加入到教學活動中,使他們在參與中提高興趣,獲取知識。多練是指在幫助學生在初步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地進行大量有實效的練習。并且在練習中,還應做到:(1)內(nèi)容適當集中 (2)內(nèi)容逐步加深 (3)單項練習與綜合性練習并舉 (4)注意全班同學反映 (5)為學生當堂解決問題。在練習中,運用多樣化的形式,例如,連鎖操練,同桌問答,小組角色表演,Polly says等,也運用多種多樣的組織方式,如小組活動,讓班內(nèi)興趣小組的學生當老師,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每一位興趣小組的學生各負責一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看哪組掌握得又快又好
三、通過競賽復習檢查所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準備紅、黃、藍、綠四種小卡片分別代替A、B、C、D,然后用投影打出競賽題(全部選擇題),把全班分成四個小組記分,然后統(tǒng)計分數(shù),這種寓游戲于一體的競賽測試方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做到有效的查漏補缺,對教學效果得到及時反饋,并能及時掌握學生對基礎知識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在和諧氛圍中保護聽課興趣,盡可能提供情景化的英語環(huán)境
學生們用英語大多在課堂上,因此時刻注意保持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滿足學生學用英語的愿望,不要因為一些不利因素而影響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課堂上努力做到少批評,并且真誠、和諧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在處理課堂上的問題時,要盡量淡化。中國學生學英語缺少語境,因此在上課時總是盡量說英語,學完一篇課文后,老師可設計出一些問題或者“True or false”讓學生回答,以此來檢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學完《Computer》這篇課文后,我問學生:Do you think computer can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being in the future? 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 about it?這不僅可考察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讓學生結合實際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調(diào)動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可組織學生分析主題句,歸納大意,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并且表達出來。這些方法避免了傳統(tǒng)評價體系的單一性,突出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以融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習,打造合理有效的語言互動氛圍
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好壞跟任課老師有很大關系。他們喜歡上一位英語教師,也往往會喜歡上他的英語課,并能主動接受這位老師所傳授的英語知識,因此在課內(nèi)外真誠和藹地對待每一名學生,把微笑帶進課堂, 將歡樂帶給學生,努力吸收多方面的知識,做學生們的良師益友,經(jīng)常找學生談心,進行家訪,幫助學生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對學生們的每一點進步都及時表揚,并精心設計學生們的作業(yè),認真批閱,及時為后進生補缺。不難設想,在外語教學中,再好的教案設計、施教意圖,如果缺少使之具體化、操作化的方法,也只能是徒具形式的空想。
由此可見, 初中英語課堂中“主動—主體”學習模式,建立了一種了解、尊重、嚴格、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它通過學生的提問、思考、自由討論等,使學生們的學習具有主動性、持久性。這種模式激勵學生滿懷信心、積極主動投入各種英語活動,了解掌握英語的過程、掌握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從而學會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培養(yǎng)獨立自學和自我教育、自我調(diào)節(ji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