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璋 馬天巧
心意拳是實戰(zhàn)和養(yǎng)生并重的拳法,它是以單式左右對稱盤練為主的拳種,而且拳術(shù)在實戰(zhàn)搏擊中有連續(xù)擊打的快速性、緊湊性;拳術(shù)可以相互變化、相互串連,在長期的歷史條件下,久而久之心意拳就形成了一些短小精悍,適合實戰(zhàn)搏擊和練習的套路,正是這些套路在練習中被熱愛心意拳術(shù)的人所接受,所以,這些套路一直流傳至今。
現(xiàn)在介紹的“心意拳九連環(huán)”正是這些套中的一種。此套路短小精悍,技擊性強,套路簡單,易學易練,實用效果佳。
1輕步站
盤練開始,身體要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松靜自然,上下無一呆板僵硬之處。左肩領(lǐng)前,左手左腳在前,右手右腳在后。左腳掌五趾向前,右腳掌五趾斜向右前方,兩腳前虛后實,重心在右腿上。身體中正而不偏不倚,左肘護左肋,左手掌掌心向內(nèi),虎口向后,五指叉開護左胯前;右肘護右肋,右手掌心向內(nèi),虎口向前,五指叉開向前斜下方,貼在右胯前。兩肩要松,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頭頂項豎,下頜內(nèi)收,閉唇叩齒,舌頂上腭,兩眼向左前方前視。(圖1)
要點:此式為心意拳的開首準備式,可以變化為一切動意,或打或顧,或進或退,隨心所欲,萬法從此開始。但此式站時要全身放松、虛靈頂勁。
2沖天捶
接前式,左腳上前半步,右腳在后不動,右腿挺直;左手握拳向左前上方打出,拳面向上,虎口在后;右手掌心向下,虎口向左,按在襠部上方,五指叉開向前方;頭頂項豎,下頜內(nèi)收,閉口叩唇,舌頂上腭;兩眼向左前方看。(圖2)要點:左臂要直,力要到拳;右臂屈臂成肘,肘尖微微向后頂,可以防止后面來敵的摟抱。
3猴豎蹲
接前式,重心前移,右腳向前上一步,腳掌落地后屈膝;然后左腳也向前移動半步,腳跟著地,腳前掌豎起,左腿也屈膝;在上右腳的同時,右手掌從左拳上面向前方抓去,然后再后捋,左手變爪再從右手上穿過向前抓去,成鉤手向下抓攫;頭要上頂,項要豎直,下頜里收,閉唇叩齒;眼向前看。(圖3)
要點:兩掌向前連環(huán)抓攫,要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兩肘護肋,手臂不能伸直,兩掌心要含;下部要合襠扣膝,但臀部不能外凸;提肛夾谷。
4白蛇吐芯
接前式,左腳向前半步,前掌落地,五趾抓地,腳心內(nèi)含,重心前移;右腳在后不動,腿部挺直成左弓右箭步(即牮柱步);左手食指和中指伸直成蛇形手(大拇指壓住無名指,小拇指、食指和中指伸直),從右手上向前刺擊,掌心向下,虎口在右,右手也成蛇形手,護住腹部丹田處,虎口向里,手心向下,臂部彎曲,肘尖后頂;頭要上頂,下頜里收,閉唇叩齒,舌頂上腭;眼向前看。(圖4)
要點:右臂屈臂橫在腹前,肘尖后頂;手掌護住襠部上方;左手蛇形手向前刺擊敵方兩眼。
注意:此招比較狠毒,不要隨便運用。除非遇到歹徒,手持鋒利匕首,并且要我性命,此時非出手用此毒招不可,否則,對于一般人,用此毒招,害人害己,遭到法律懲罰。武術(shù)之招法失去意義。
5貫耳捶
接前式,左腳繼續(xù)向前上一步,腳掌落地后屈膝成左弓步,右腿在后挺直成牮拄步;同時,左手握拳,從上向下劈,再從腹部向前向左用捶背打擊出,拳面向前,虎口向右;右手變掌,從上向下按捋下,掌心向下,虎口在里,五指斜向左下方,護住襠部下陰處;頭要上頂,下頜里收,閉唇叩齒,舌頂上腭;眼向前看。(圖5)要點:此拳用反背捶,可主動擊打敵方的太陽穴,臂肘可以同時挑擊敵人;右手掌護住自己的襠部,防止對方用腳踢我襠部。此勢是有顧有打的招法,下顧上打。
6窩心肘
接上式,左腳原地不動,右腳向前上步,腳掌落地后屈膝成右牮拄步;上右腳的同時,屈右臂成肘向前擊打,為頂肘;右手握拳,拳面向后,虎口在上;左手成掌,用左掌握住自己右手手腕處助力;頭頂項豎,下頜內(nèi)收,閉唇叩齒,舌頂上腭;眼向右肘前看(圖6)。
要點:心意拳招招狠毒,故有人曰:“寧挨十拳,不挨一肘”的說法,可見肘打在拳術(shù)中的厲害。此式要勢勢相連,是連續(xù)擊打的招數(shù),從這幾招中可以體悟出來。
7撩陰掌
接前式,右腳繼續(xù)向前進步,腳掌落地后屈膝;左腳向前跟步,用膝蓋頂近于右腿膝內(nèi)彎處,腳掌落地成右雞步;同時,左手從右腕處松開,右手由拳變掌,用掌根向前撩擊出,掌心向外,虎口在里,大指在后,小指在前,其余三指自然叉開向下;左臂在右掌前撩的同時,屈臂成肘。用肘尖后擊,掌心向里,虎口在前,五指自然叉開,斜向右下方;頭頂項豎,下頜里收,閉唇叩齒,舌頂上腭,眼向前看(圖7)。
要點:此式為變招。上招打敵方胸部,敵一退讓我乘機向前擊打敵方襠部下陰處,兩肩要沉,襠部要合,防止敵方反擊自己。
8鷹捉把
接上式,身體重心前移,左腳上提,左膝上貫,右腿挺直成獨立式;右手掌翻轉(zhuǎn),掌心向外,虎口在左,五指自然叉開向上,左手掌從左胯處向前向上往右手虎口上穿出,掌根立在右手虎口上成立掌,掌心向右,虎口在里,五指自然叉開向上;全身挺直,兩肘微微下垂;襠部要合;頭頂項豎,下頜內(nèi)收,閉唇叩齒,舌頂上腭;眼向前看。(圖8)
要點:全身警起,全神貫注;兩肩要沉,胸部要含,兩肘尖微微下垂;貫膝時大腿要平,腳掌也要平,腳有前踢之意。
9虎撲把
接前式,身體重心前移,以右腿支撐,左腳向前跨一步,腳掌落地后屈膝;右腳在原地不動,腿部挺直成牮拄步;同時,左肩前領(lǐng),向前栽肩為肩打,左掌從右掌虎口劈下,一直到左膝內(nèi)側(cè),掌心向右,虎口在前,五指向下;右臂屈臂,肘尖后頂,右手掌心向里,虎口在左,五指自然叉開向前;頭部上頂,項要豎直,下頜里收,閉口叩齒,舌頂上腭;兩眼前看。(圖9)
要點:左肩沉下,左臂護住左肋,右肘有后頂之意,防止背后敵方摟抱;手掌五指有前戳之勢,手腕要挺勁。全身形成箭桿之箭形勢。
10挑領(lǐng)
接前式,身體重心前移,以左腿支撐,右腳向左腳前上步,腳掌落地后屈膝,右腳跟著地,腳掌豎起;同時,左手掌向右腮處護去,掌心向外,虎口在里,五指自然叉開向上;右掌向右膝前插去,掌心向左,虎口在前,五指自然叉開向前下方;緊接著右腳繼續(xù)向前上步,腳掌落地后屈膝成弓步,左腿在后挺直,兩腿站成牮拄步,在右腳上步的同時,右臂向前上方挑出,擊打敵人有“硬開三皇鎖”的硬打硬開之勁;掌心向左,虎口在上,五指自然叉開向前上方;右臂上挑的同時,左掌從右腮處順胸向左下按。掌心向下,虎口在右,五指自然叉開向右斜方;頭頂項豎,下頜內(nèi)收,閉唇叩齒,舌頂上腭;眼向前看。(圖10)
要點:心意拳有“縮展二字一命亡”,此勢前縮后展,前縮是蓄勁,后展是發(fā)力;前面的縮全身要合,裹要緊,后面的展是放,是擊打,有彈崩勁、展放勁。
11轉(zhuǎn)身法(虎磨脖子)
說明:以上只是套路的單一演練,如果要繼續(xù)演練,從原開始勢盤練到終點時,可以從此勢向左后轉(zhuǎn)身,頭面向后看;成左手左腳在前勢(原為后,現(xiàn)為前),左掌反掌,掌心向里,虎口在右,五指自然叉開向下,左肘尖前頂(原為后),轉(zhuǎn)身后為前方;右手掌在右胯處,掌心向里,虎口向左,五指自然叉開向下,頭面轉(zhuǎn)向左方(圖11),然后再從第(2)動“沖天捶”開始,一直演練到原開始地方再轉(zhuǎn)身收勢。這是一個循環(huán)(即連環(huán))。為了增加功力,可以按照這樣的練法反復演練。次數(shù)多少可以按練者的時間和自己的體力決定。
責任編輯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