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凌云
最好的溝通從對方熟悉的事物開始,最好的教育從尊重學生開始。
有一次課堂上,學生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向了課下剛剛玩過的溜溜球。我沒有簡單地沒收,而是因勢利導,為課上所用。我舉起溜溜球問同學們:“What8 this?Can you say it in Eng-lish?”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說:“Its a yo--yo.”我又運用“藏后找物”的方法講解句型“Wheres my…?”同時學習方位詞“in。on,behind,in front ofbelow,above”等。這一課學生情緒高漲,教學內(nèi)容也順利完成了。這節(jié)課使我認識到,以前我們一次次“填鴨式”灌輸。一次次板起面孔簡單地說教。人為地設想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又怎能讓學生主動、快樂地求知。有成功的體驗?
現(xiàn)代教育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倡導通過實踐探究合作的方式,感受成功。但多數(shù)大人都想當然地認為,小孩子有什么好理解的,他們那么點兒事一目了然??傉J為自己比兒童“高明”??墒牵覀兪欠褡⒁獾胶⒆尤缤覀円粯?,有思想、有感情、有喜怒哀樂、有自己的心理活動和體驗。幾乎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和尊重。一項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表明:中小學生認為家長能夠理解尊重學生的占19%。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尊重占21%,而幾乎60%的學生認為父母、老師不能尊重他們。我國兒童文學奠基人之一的周作人曾經(jīng)說過:“以前的人對于兒童多不能正當?shù)乩斫?,不是將他當做縮小的成人。拿‘圣經(jīng)賢傳盡量地灌下去。便將他看做不完全的小人,說小孩懂什么,一筆抹殺,不去理他?!彼?,周作人在他的講演里,反復強調(diào)一點:“兒童在生理、心理上,雖然和大人有點不同,但他仍是個完全的個人,有他自己的內(nèi)外兩面生活?!?/p>
于是,我每次上課都早到幾分鐘,與學生去溝通、去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了解他們的喜好與煩惱……然后,結合教材,一遍又一遍地調(diào)整、修改備課,使之更加適合學生的口味。在教學實踐中。我感覺以下方式比較有效:
一、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內(nèi)容
比如在教學冀教版4B Lesson 11 When is it?這課時,第一部分節(jié)日名稱眾多,這時已是上午第三節(jié)課,孩子們出現(xiàn)了疲勞情緒。如果我再簡單機械地教授這些內(nèi)容,效果肯定不好。因此我有意向最有疲憊情緒的學生提問:“How many days arc there in a year?”學生答:“There are 365 days.”“How many days do you go to school?”學生一下子回答不上來了。我趁勢教學一年中所有的節(jié)日名稱。并讓學生說出每個節(jié)日的放假時間。于是我在黑板上列出New Years Day(1)+May Day(3)+National Day(3)+spring Festival(3)+Weekend(2x52=104)+Sllalnler Holiday (50)+Winter Holiday (20)=184。然后圍繞這個列式進行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學習了英語數(shù)字表達法、節(jié)日名稱以及用英文加減法等,而且興趣盎然,思維活躍。接著再問:“Howmany days do you go to school in a year?How happy you are!”并教育學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這節(jié)課輕松順利完成!
二、選擇孩子們喜歡的歌曲、游戲、節(jié)奏明快的Chant等操練形式
我適時適地利用課間播放孩子們喜歡的英語歌曲。如:“Train is coming”,“Rain,Rain go away”,“A little girl”等,來提高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還經(jīng)常選擇一些簡單易懂的小故事讀給學生聽,來鍛煉他們的聽力,開闊他們的英語視野。
充分利用游戲、角色扮演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如在教授冀教版小學英語6B第一單元:“Whats your job?”時。為讓學生牢牢記住職業(yè)類的詞匯和詢問職業(yè)類的句型“Whats your job?”我在課前要求學生各自準備好聽筒、注射器、錘子、草帽等工具。在句型和詞匯操練時,要求第一位學生問:“Whats your job?”第二位學生答的形式進行問答,然后第一位再問:“Can you spell it?”要求第二位學生回答:接著由第二位問第三位學生……以此類推,這樣以開小火車的形式看哪位學生反應最快,拼得最準確,通過游戲,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時間長了,我與孩子們有了默契。有的同學說:“老師,我給你猜個腦筋急轉(zhuǎn)彎吧?螞蟻的牙是什么顏色的?”“白的?沒有吧?”我總猜不對?!笆呛谏摹D懵?,嗎咿呀嘿,嗎咿呀嘿(螞蟻牙黑)”學生隨口唱出一首歌中的歌詞,看著學生那俏皮可愛笑容,我暗自感嘆:孩子們矯情、難于接近嗎?都不是,是我們和他們溝通得太少,給他們的尊重不夠。
現(xiàn)代兒童教育專家孫云曉也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本妥屛覀兏┫律碜?,真誠地與孩子溝通、交流,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讓我們的教育從尊重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