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莉
摘要:課前預習是有效教學的不可缺失的環(huán)節(jié)。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參與精神都是可以通過自主預習獲得的。本文著重介紹了預習的作用、特點和方法。
關(guān)鍵詞:自主預習;高中語文教學
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個體成長及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和現(xiàn)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
一、了解預習的作用
(一)預習首先是能掃清聽課中的“絆腳石”
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學生們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和不易理解的語句。也可能會遇到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如果我們能通過課前預習熟悉課文內(nèi)容,對課文中涉及到的知識可以大體上有個了解。對哪些地方不夠明了、哪些地方把握不準做到心里有數(shù),這樣有了充分的準備去聽課,在課堂上就輕松多了。
(二)通過預習可以提高自學能力
在語文學習中。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預習。因為預習完全是一種獨立自主的學習活動,一切都由自己安排。自己讀書,自己查閱字典、詞典和有關(guān)資料,自己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如果能夠長期堅持語文的預習,識字量擴大了,閱讀速度加快了,分析文章、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提高了,寫作能力長進了,那自學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自學能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提高。
(三)預習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
一般說來預習時看不懂的地方,往往是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這正是學習的關(guān)鍵之所在。通過預習對學習的重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上課時就能集中注意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這樣,到了課堂上就可以從容不迫。主動地聽講,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從而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種狀態(tài)下去聽課。效果自然就好。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預習還可以提高記筆記的水平
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強調(diào)的就是動筆對讀書的重要性。而實踐證明。做筆記對語文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反之預習也可以提高筆記的水平。經(jīng)過預習,教師課堂上講的和黑板上寫的,課本上有沒有。心里一清二楚。這樣凡是課本上有的,就可以不記了,而對教師超出課本補充的內(nèi)容,或者講述時與課本的不同之處,以及教師反復提醒注意的地方,就可以集中精力,重點記錄下來。
二、把握預習的特點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钡拇_,“有備斯可以無患矣”。但不是“有看書”就是預習了,預習有它的特點。
(一)時間性。即略提前于教學進度。哪些內(nèi)容先教學,先預習哪些內(nèi)容。從具體時間上來說,要比課堂教學時間提前,少則一節(jié)課,多則一兩天或三五天不等,視內(nèi)容而定。
(二)差異性。所謂差異性,是指學生自身的知識點能力水平的缺陷處。如有些學生口語差些,就要注意做好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口語交際訓練;倘若作文是弱項,就要多花些時間考慮,看一些相關(guān)的作文范例。多收集一些作文素材,甚至還可以試寫等。
(三)重點性。原則上選擇重點內(nèi)容預習,包括重點語句段,要有重點預習感悟,便于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提高課堂學習質(zhì)量。
(四)興趣性。即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自身的興趣特點。引異學生進行預習研究。
(五)提示性。有的學生對學習不知如何下手,教師就要有所提示引導。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就可以對要講的課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
三、掌握預習的方法
常用的預習方法有兩種,一是瀏覽式預習,即浮光掠影地瀏覽課文;二是自學式預習。即細致地閱讀和研究課文。這一是種比較高級的預習力式。
指導學生預習,可以從自看、自查、自讀、自寫、自想五個方面入手,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對課文加以理解。
自看——這是預習的第一步。心理學表明:日標越明確,注意力就越集中。新教材里的每篇課文前都安排了預習提示或?qū)ёx,課后都安排了思考題,這些內(nèi)容的安排,既體現(xiàn)了課文的重點,又提示了課文的學習途徑。預習時。應讓學生先看看這些內(nèi)容,讓學生做好帶著問題讀書的準備。這樣學生學習日標明確了,預習時的注意力就會更集中。
自查——包括讓學生查閱課文作者情況,如生平、主要作品、經(jīng)歷、在社會中的地位影響等:查閱課文中的人物情況,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查閱課文寫作的時代背景,以便更深刻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寫作思想。
自讀——篩選信息。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闭Z言學家呂叔湘也說過:“學習語文主要是讀,自己讀,七讀八讀,課文讀熟了,內(nèi)容也就理解了?!弊x,不僅能熟悉課文內(nèi)容。還有助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增強昕課的目的性。讀時不要太快??蛇吚首x邊用不同的符號(按習慣而定)圈點文中關(guān)鍵字、詞、句、段。古人講“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邊看邊批注,批得越多越細,表明讀得越認真,掌握信息越多,動腦也越多,學得越深越透。
自寫——處理信息動筆寫是預習的第四步,也是預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即對已輸入腦中的信息進行整理。使零散駁雜的信息變成有用的知識。首先,要對預習中讀到、想到的東西進行整理,寫成自學筆記(筆記中要留空,為課堂聽講作補充預備空間),可摘抄、分類、編輯已知知識,也可將學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寫上,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自學內(nèi)容。
自想——這是預習課文的最高層次。語文課文不管是什么體裁,一般都包含了如下三個問題,即:①寫了什么?②怎樣寫?③為什么寫?所以,應該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對這三個問題進行思考。如果學生能解決這些問題,證明已把課文學得差不多了。學生在預習中不能解決的,自然也會帶著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以解其心中的疑惑。
自學式預習的五步如能堅持完成,就能初步理解課文。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通過預習梳理出自己的學習難點,對教師的輔導內(nèi)容有了提前了解,聽講時就會有所側(cè)重,理解和記憶的效果會更好。學習語文就能輕松自如、事半功倍,學習興趣也會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