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教材、新理念給生物基礎教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為廣大的生物教師從事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特別是新課標倡導的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更使生物教學及實驗改革如火如荼。但同時也給不少學校,尤其生物實驗教學帶來了諸多的挑戰(zhàn)。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074(2009)04-0239-01
1課程資源的開發(fā)面臨著挑戰(zhàn)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國家未來發(fā)展所需要的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新課程中始終貫穿自主學習的新理念,提倡讓學生動手、動腦,要求教師應指導學生自主探索與實踐。但在近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新課程改革并未能真正變成實際教育教學效果。究其原因是,課程作為一種資源,其開發(fā)可分為校本課程開發(fā);教師課程資源開發(fā);綜合實踐課程開發(fā)等部分。就教師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而言,新課程強調學科教學內容要具有開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綜合性,所以教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課程資源可供利用、選擇、開發(fā);必須要有充分的知識庫來讓教師獲取“營養(yǎng)”。但農村學校由于受地域、經(jīng)濟、硬件等條件限制,可供教師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資源極為有限。許多學校沒有校園網(wǎng)絡及教學多媒體,缺少相應的圖書和標準實驗室。有限的圖書得不到及時更新和有效利用,學生的生均占有實驗儀器量和微機數(shù)少得可憐,跟不上新課改的步伐。教師沒有資料可查,學生沒有大量的圖書可供閱讀。沒有資源可以利用,搜集資料,完善知識結構、改進教學策略等受到影響,實驗教學不
能很好地開展,生物實驗的開出率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學生的實踐性未能很好體現(xiàn),新課程的落實打了折扣。
2初中教師素質面臨著挑戰(zhàn)
一是思想觀念落后,實驗教學流于形式。面對新課改,部分老師不是主動參與,積極研究,迎接挑戰(zhàn),而是被動應付,沒有緊迫感。在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學的思想影響嚴重,習慣于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去挖掘新課程中實驗教學對初中生物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也不去設法組織學生進行有關實驗的探究,沒有利用好農村這塊天然資源進行實驗的改革,而是把實驗作為一種任務,流于形式地去做一遍,至于是否達到了新課標的要求,未必去多想,從而影響了新課程的實施。二是教學方法手段陳舊,實驗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成為空話。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基礎,但部分教師實驗教學選擇面過于狹窄,實驗僅限于課本和大綱,過分重視實驗目標而不重視實驗過程,課堂內容干癟、膚淺,過分重視學生去驗證課文上的東西,使學生的觀察局限在老師預設的范疇之內,缺乏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做與不做差不多,學生體會不到自己動手、動腦、發(fā)現(xiàn)問題帶來的樂趣,感受不到科學的魅力,過分要求實驗基本操作的規(guī)范,而忽視實驗探究的過程,從而影響了實驗的預期效果,實驗中培養(yǎng)能力成為一句空話。
3初中生物教師進修培訓面臨著挑戰(zhàn)
生物教師的培訓工作,是順利實施生物新課程的基礎,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依賴于教師的培訓工作??墒?,目前農村初中選送和集體培訓普遍走過場、不到位,雖然部分老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質、學校條件和培訓點人數(shù)等因素限制,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而且培訓只是少數(shù)的部分老師,不能解決目前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方面不足的問題。農村初中生物教學及實驗任重
而道遠。
4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應對的策略
一是改革認識誤區(qū),加大政府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新課程改革是適應新形勢下生物教學與國內國外接軌的需要,其改革勢在必行。積極投身到這次新課改的洪流中去是每一位生物老師,尤其生物實驗老師的義務。因此,應對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促進農村初中生物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是擺在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農村學校及教師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只有繼續(xù)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尤其生物實驗室硬件設備,加大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力度,提高農村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確保農村初中生物新課標的順利實施。
二是改革現(xiàn)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教師要進一步認識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正確處理實驗教學與課堂教學的關系。要從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驗證性實驗中走出來,徹底改變那種教師一講到底或靠學生死記硬背帶來分數(shù)的陳舊方法,大力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改課內實驗為課外實驗,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盡可能多的創(chuàng)造學生實驗的機會,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必要時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更多地自我探究時間空間,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并利用現(xiàn)有的實驗條件,不斷提高生物實驗的質量。
三是改革考試評價方法,推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向前發(fā)展。為了能調動教師參與課改的積極性,使初中生物特別是實驗教學更上一個臺階,應盡快建立與新課程理念一致,切合新教材實際的考核評估制度。目前對教師的考核、評估相對滯后,一般過分的強調考試成績和名次,而輕視實驗教學方面的考核。應將課改過程、進修培訓及其成果納入考核,應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中、青年生物教師承擔新課改任務,應把實驗教學及其效果列入考試成果考核,把實驗開出率作為衡量一個學校教學質量好壞的標準之一。應制定行之有效的獎勵措施,消除在生物教學與其它主科教學上的區(qū)別,打破學科壁壘。在晉級評優(yōu)中可適當向課改實驗教師傾斜。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農村教師的積極性,保證新課程改革順利實施,以全面提高生物實驗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