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育鍛煉對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一部分大學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加強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的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本文結合幾方面的具體情況,試圖對如何加強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方法做淺要的分析。
【關鍵詞】 心里健康;體育鍛煉;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 G807.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1074(2009)04-0127-01
心理健康就是指個體無心理疾病,并具有完整的一套心理調節(jié)措施,以及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的優(yōu)良心理品質。人的成長過程,大學階段是心理波動最大的階段,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fā)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
1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
大學生的特點是朝氣蓬勃、富于理想、積極向上、接受新事物快、情感豐富、樂于與人交往。但近幾年的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據(jù)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課題組2004年對全國高校學生的一項調查,有28.7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強迫癥、抑郁癥、和焦慮癥等心理健康問題,有16.5%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高于男生,女生存在問題的比例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級心理健康問題高于高年級,其中二年級心理健康問題最突出為17.56%,農(nóng)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高于城市學生,其中邊遠地區(qū)農(nóng)村學生心理健康學生比例最高為19%?!坝魫灐比缃癯闪嗽S多大學生掛在嘴邊的字眼,心理疾病已經(jīng)悄悄入侵校園這片凈土,并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大學生正處于半依賴半獨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時期,他們許多心理的沖突、苦惱或被自我掩蓋,或被忽視。以致不少學生感到難以獲得理解,覺得孤立無助,只好隱抑于心靈深處,備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從而誘發(fā)心理問題。
2 加強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科學的體育鍛煉能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fā)展,為學生心理健康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科學的體育鍛煉也能增強學生體質,為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長,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yōu)點做出恰當、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發(fā)展自身的潛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并端正自我意識。體育鍛煉是增進人與人接觸的最好形式,在體育鍛煉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際關系得到改善。因此,體育鍛煉有利于協(xié)調人際關系,并且能使處在同一個集體中的人,學會互相關心、照顧,理解他人,幫助他人,從而形成與人親近、合作的習慣,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體育鍛煉中的情感體驗強烈而又深刻,成功與失敗、進取與挫折共存,歡樂與痛苦、憂傷與憧憬相互交織,這種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發(fā)展。體育鍛煉能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抵抗挫折的能力。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yǎng)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和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奮發(fā)進取、自強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質。體育鍛煉可以為人的活動提供寶貴的活動空間,在這一空間中,人的心理與身體、人的主體與周圍環(huán)境、人與周圍的人能夠充分地交融在一起,從而促進人與環(huán)境的適應,使人達到身心平衡,獲得身心健康。
3 通過體育鍛煉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筆者認為以下方法可有效的通過體育鍛煉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學校應重視體育理論課的教學。通過體育理論課的方式講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讓學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掌握心理健康的體育鍛煉的保健方法,使學生能及時有效地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啟發(fā)誘導學生。在體育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必須以剛毅、樂觀、自信、豁達等良好心理品質構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幫助學生、啟發(fā)引導學生上好體育課并尋找合適的體育項目,堅持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弱化、扭轉不良的心理傾向。教學中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或讓學生自己選擇,使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都能得以發(fā)揮,在各自擅長的項目中找到運動的樂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第二,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只要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班里都會有幾個心理脆弱、失調,心理素質不穩(wěn)定的學生,他們的表現(xiàn)往往是:沒有自信心、自尊心、好勝心及缺乏積極性和自主性。對于這類學生老師要多給他們一份關愛,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強化訓練。降低他們練習的難度和要求,即使成績沒有進步,只要他們盡力了,就應給予表揚。其次,在下課后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做他們的朋友,取得他們的信任,讓他們在你面前能夠輕松自然,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來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在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主體意識,增強主動精神,積極投入體育鍛煉,逐步扭轉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第三,學校要對體育教師等進行心理衛(wèi)生知識教育。使他們能夠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詢和心理衛(wèi)生保健等有關知識、并掌握具體的操作原則。讓教師認識到只教會學生鍛煉身體的方法還不夠,應結合體育的特點,給學生進行心理衛(wèi)生教育,針對心理障礙的變化過程和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助學生逐步認識他們將會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可能產(chǎn)生的心理困擾,使他們有接受現(xiàn)實和幻想沖擊的心理準備。
綜上所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鍛煉,充分發(fā)揮體育在健身、健心、娛樂和文化傳遞等方面的作用。通過組織許多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體育鍛煉,充實學生的業(yè)余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合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洪寶.論體育鍛煉與21世紀大學生心理健康[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4):256-257.
[2] 高發(fā)民.體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