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與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是以實踐操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它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時間的過程,而結果和評價當然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所以教學模式也應順應時代而變,探索構建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美術教學模式,從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美術興趣入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有這樣一種情況,因美術學科具有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特殊性。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很困難,它是一個長久的艱苦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人也做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了解,也有了一些體會,現(xiàn)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創(chuàng)設新穎的導入新課內容
新課的導入,是一節(jié)課和一個內容圓滿完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必須要根據(jù)教材的內容,設計一些有趣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謎語導人法,音樂導人法、故事導人法等,同時內容必須與導人法很好地結合。例如教《招貼畫》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在網(wǎng)絡里搜索了一些電影的招貼畫。學生看了情趣倍增都想創(chuàng)作一個自己的招貼畫。課堂學習氣氛很濃。因此,不同的課只要教師稍稍動動腦筋,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二、實物寫生必將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例如一年級《人物頭像寫生》一課,抓住寫生一詞給學生講解,以臨摹為主只是簡單的繪畫學生。寫生才是美術學習的關鍵,讓學生想知道寫生是怎么回事,從而引以學生的學習興趣,講完人的頭部特征與明暗關系后。強調總照著書上的臨摹,然后從學生中找出一位結構特征較明顯的同學出來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給模特擺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為例講解繪畫要點。這時學生的興趣明顯上升,作業(yè)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三、信息技術與美術課整臺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中有很多美好的藝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通過電化教學給學生直觀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完美的藝術作品并了解其思潮后能產(chǎn)生一定的創(chuàng)造欲,創(chuàng)造的思想又將運用到美術中來,學生在這種心情下所想到的內容,做出的作業(yè)會提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年級(8)班我將《有表情的手》運用電化教學手段教學,看完電視中種類手所表現(xiàn)的表情。再讓學生用自己的手做幾個表情性手勢,學生對自己的手做出了豐富的造型后,我再要他們將自己最滿意的造型畫出來,學生很樂意接受這個作業(yè),并盡量將它畫得完美。
四、作品欣賞與技法相結合
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靠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xiàn)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劉學生在誰知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丑。在自己作業(yè)時,盡量將畫面美化,如中國畫《荷塘魚趣》這樣的命題作業(yè)在沒有學生知道的情況下是很難完成的,找一些荷葉類的中國畫給學生欣賞,并將其帶人荷叢中指出怎樣的荷葉中可能隱現(xiàn)出幾條小魚,最好找一些大家之作給學生觀摩。如李若禪的《翠羽圖》,借這種荷與鳥的意境展開荷叢中荷與魚的聯(lián)想。從審美的角度去看。了解到中國畫“神似”的意境。及布局的奇特,并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其技法的運用。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摒棄單調、程式化的教學模式,恰當?shù)剡\用多種現(xiàn)代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達到美術教育的目標,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只有教師善于培養(yǎng)學生美術的學習興趣,并使他們持久保持,就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實現(xiàn)美術課教學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