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情調,長春也不例外。能體會到一種異樣的美感,那種在酸菜壇子和厚厚積雪里泡出來的民族風情。
聊到長春,不說電影沒人跟你聊,不提汽車有人會跟你玩命兒,有人說長春除了汽車、電影還有什么?長春還有性格。有那么個人唱了首關于東北的歌,于是東北便在光天化日下變得更加眾目睽睽了。當然,長春也未能幸免。這個東北城市在酒精的催化下醉醺醺的怒吼著“我們這嘎都是活雷鋒”,就像這里健壯散漫的男人。黑土地上的山和水哺育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雖不算富裕,但人民的臉上流露出滿足的神情,東北人的樸實豪爽于是就這樣出了名。
留住自己忘記長春
每個人都一樣,在一個城市住久了,就難免會喜歡上這個地方。我也不例外。
可我對長春的喜愛,是緣于一種情結。也許是因為它有分明的四季,堅硬的個性和北方城市所特有的冷酷吧,所以能夠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一個城市的情結在凝聚,長春就有這樣的吸引力,很多人來了走,也有很多人來了就留下。我就是其中一個,十年了,至今沒有離開它的想法。
俯瞰長春,一條筆直的大街貫通南北,這就是著名的人民大街(原斯大林大街),仿佛是一條狹長的經線統(tǒng)轄著城市的中心。
現(xiàn)代化的建筑在綠色植物的襯托下彰顯著城市的魅力。難怪一些藝術家們紛紛定居長春,他們對長春的鐘愛并非沒有道理,這個城市也是兼容著各種悖謬的地方。
這座僅僅有二百年歷史的城市,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很快就把外來的一切吸收了,同時,很快就把外鄉(xiāng)人塑造成自己所需要的角色。長春人口中知識分子的比例在全國城市人口知識分子比例中首屈一指,這個結論至今沒人反對。
一方面是歷史遺留下的痕跡,在時光中早已變得波瀾不驚,一方面是春風浩蕩生機無限。
在這個最有人情味的城市里,長春人不像上海人和廣州人那樣排外,也不像南方水鄉(xiāng)人那樣纏綿柔情。無論你是從哪里來,無論你是黃皮膚黑皮膚,也無論我們的語言是否相同,只要住在這個城市,我們就能夠和諧相處,其樂融融。
長春人的性格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性格,而這座城市的性格,是由它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環(huán)境雕塑而成。
被人們格外關注的雕塑公園,已經連續(xù)多年舉辦世界級雕塑大賽,這又證明了長春是一個蘊涵著創(chuàng)造與想象,更富有韻味,體現(xiàn)情懷,從而展現(xiàn)現(xiàn)代化都市魅力的城市。
長春更是被冠以搖籃最多的城市:
電影工業(yè)的搖籃——長春電影制片廠,從建廠至今為國內外觀眾奉獻出了大量的高品味的藝術精品,如《白毛女》、《平原游擊隊》、《英雄兒女》、《甲午風云》等影片深受中外觀眾好評。它尤以拍攝農村題材和戰(zhàn)爭題材的影片為長。作品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鄉(xiāng)土氣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獷豪放風格。同時長春電影制片廠,為國家培養(yǎng)出了大批影視業(yè)表演人才和專業(yè)領導人才。
汽車工業(yè)的搖籃——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1956年建成并投產,制造出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卡車。1958年制造出中國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和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一汽的建成,開創(chuàng)了中國汽車工業(yè)新的歷史。經過五十多年的發(fā)展,一汽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企業(yè)集團之一。
光學事業(yè)的搖籃——中科院光學精密機械儀器研究所。它是光電子業(yè)的發(fā)源地,1952年,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來到長春并建立中國第一個光學專業(yè)研究所,從此,奠定中國激光技術和科研水平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通過文字,我們觸摸到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賦予了長春很多美譽:文化城、電影城、汽車城、森林城。
文/寧立春
雕刻時光的城市
長春是新中國電影事業(yè)的搖籃,如果說電影是雕刻時光,那么長春就是雕刻時光的城市。電影是長春的名片,而長春電影制片廠則是這名片的代言人。新中國第一部電影在長春誕生。許多有一定年紀的人都是看長影的電影長大的。電影,在人們心中成為了長春的標志。來到長春,能夠見證中國電影事業(yè)半個世紀的興衰與繁榮。
黑白電影
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前身是東北電影制片廠,是在東北解放戰(zhàn)爭的炮火硝煙中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當年,東影的創(chuàng)作活動是在一個殘破的礦區(qū)里開始的。當時的條件極為艱苦,不僅處于戰(zhàn)爭環(huán)境,而且設備簡陋。東影的藝術家們把一所日本建的小學校改建為洗印、錄音、剪輯等技術車間;將一所沒有完工的電影院改建為攝影棚;將一個日本駐軍的馬棚改建為辦公室和職工宿舍。他們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在一片廢墟上建起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生產基地,掀開了中國電影史新的一頁。藝術家們滿懷激情,以攝影機當筆,在膠片上作畫,拍攝了大量的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
當文化部將“東影”正式更名為“長春電影制片廠”,長影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影制片廠之一,拍攝過數(shù)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攝農村題材和戰(zhàn)爭題材的影片為長。
《兵臨城下》45年前在長春拍攝,現(xiàn)在我們在電影中還能追尋到這座城市的印記和片中的英雄形象,緬懷起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
《祖國的花朵》中展現(xiàn)了單純的童年和真摯的同學情誼,秀麗的北海和白塔成為那個歲月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悅耳歌聲至今仍是經典。
《趙一曼》、《紅色娘子軍》、《平原游擊隊》,每一部那個年代的經典都成為長影引以為傲的佳作。還有很多黑白影片,自然,生動,樸實,充滿積極向上、感動人心的精神。這樣的杰作輩出,這樣的歷史責任感,使長影成為中國電影事業(yè)中一面巍巍屹立的大旗,指引方向,創(chuàng)造輝煌。
繽紛城市
現(xiàn)在的長影卻沒有了當時的輝煌,取而代之的是“門前冷落車馬稀”,稍顯破敗的大門鐫刻著歷史的痕跡,門上的鐵銹和斑駁的磚墻反而使它平添了一抹久遠的神秘。
王家衛(wèi)說:“電影就是一個夢?!?/p>
有夢就是幸福的,不管這夢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只要插上夢想的翅膀,就能創(chuàng)造繽紛的天地與美麗的人生。
我們不僅需要翅膀,我們更要春風。
長春,這座乾隆皇帝筆下“春光無限”的城市,因為電影的加入而更顯得充滿藝術的氣質。這個城市也許是破舊的,暗淡的,但是蘊藏于其中的電影元素為它披上了五彩的霞光,使城市煥發(fā)出了光芒。
兩年一度的長春電影節(jié)是電影人的盛會,是中國電影事業(yè)發(fā)展的推動力。不僅僅成為了長春的品牌,更為這里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光影語言講述出來的人生百態(tài)、個中情感,為生活增添了無限的遐想,使這座城市擁有了彩虹似的夢,并因此而變得五彩繽紛。
文/拜湃
軌道交通約會“中國第一”
長春是中國軌道車輛的搖籃。
新中國第一輛軌道客車在長春誕生。
新中國第一輛有軌電車在長春誕生。
中國第一列地鐵列車在長春誕生。
中國第一輛實驗型磁懸浮列車在長春誕生。
曾經的長春客車廠是世界規(guī)模最大軌道車輛制造商,始建于1954年,是國家“一五”期間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后來經過改制、重組后組建了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客股份公司”),并在自主創(chuàng)新振興民族城軌工業(yè)的道路上,攻占了鐵路客車的“半壁江山”。
長客股份公司是我國城軌客車的搖籃,也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鐵路客車和城軌客車研發(fā)、制造和出口基地。從自主研制出我國第一輛地鐵客車——北京地鐵開始,長客股份一直堅持以振興民族城軌工業(yè)為己任,自主創(chuàng)新,建立了我國城軌車輛研發(fā)體系。近年來,長客股份創(chuàng)造了諸多第一。
首輛磁懸浮客車,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
首列B型全鋁合金城軌客車用于武漢輕軌;
首列不銹鋼城軌客車用于天津濱海線,標志著我國城軌客車實現(xiàn)了由碳鋼車體向不銹鋼車體的成功跨越,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時速達到100公里的城市軌道客車“第一速”;
用于重慶單軌的首列跨座式單軌車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繼日本之后第2個擁有此種大型車輛制造技術的國家;
用于北京地鐵5號線的首列不銹鋼免涂裝地鐵車,是我國第一個批量設計、生產的輕量化不涂漆不銹鋼地鐵客車項目,代表了我國的不銹鋼車體制造技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首列70%低地板鋁合金輕軌車——長春輕軌,是國內第一個批量生產的低地板輕軌車項目,也是目前國內技術最先進、外形最美觀、重量最輕、研制生產周期最短的低地板輕軌車;
北京國際機場線直線電機車輛,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龐巴迪直線電機技術,首次實現(xiàn)了國內城軌車輛全自動無人駕駛運營;
我國首列A型鋁合金地鐵客車——深圳地鐵1號線增購車,填補了國內高端城軌車領域的一個空白,堪稱我國城軌交通裝備國產化的里程碑。
公司秉承“誠信為本,創(chuàng)新為魂”的經營理念,始終致力于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國內軌道車輛單項出口金額最大的記錄——一次出口澳大利亞626輛不銹鋼雙層客車3.1082億美元。
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使得長客股份擁有國內能力最強、品種最豐富、技術水平最高的城市軌道車輛研發(fā)制造平臺。目前,長客股份是國內唯一一個能夠研發(fā)并批量生產不同材質、不同軌道運行方式、不同牽引方式、車型城市軌道車輛的企業(yè),也使中國的城市軌道車輛在類型和品種上成了世界城軌的縮影。
2007年11月15日,長春軌道交通裝備產業(yè)園揭牌暨高速列車工程試驗中心在長春市綠園經濟開發(fā)區(qū)奠基,長春市專門出臺了《關于建立長春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yè)園區(qū)的決定》,決心把長春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產業(yè)園區(qū)建設成為長客股份公司和長客廠最完備的產業(yè)發(fā)展與配套服務平臺,全國規(guī)模最大、競爭力最強、產品結構合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鐵路客車和城市軌道車輛研發(fā)、生產與出口基地,長春的走行工業(yè)也將走向一個更高的發(fā)展水平。
文/拜湃 汪鵬
荒原造就紅旗夢
一部反映中國三代汽車工人生活的長篇電視連續(xù)劇《紅旗飄飄》,目前正在吉林省長春市進行緊張的籌拍工作。
本劇是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電視臺、吉林省影視集團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精心制作的獻禮片,它以中國汽車工業(yè)的搖籃——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的成長歷史為背景,描寫中國汽車工人跟隨著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共同走過的近60年情感歷程。通過一汽的發(fā)展壯大,來全面展示我國工業(yè)建設及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荒原搖籃 誕生第一輛解放
1949年12月毛澤東主席訪蘇,與蘇聯(lián)政府商定由其全面援助中國建設一個中型卡車制造廠,年產3萬輛。1951年初,根據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指示, 確定第一汽車制造廠在長春孟家屯車站西北側地區(qū)興建。
1953年7月15日舉行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典禮。毛澤東主席為奠基題詞:“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
當時在方圓數(shù)十里的荒原上,匯集了成千上萬的建設大軍,他們當中有從全國各地抽調的優(yōu)秀干部,遠渡重洋回來報效祖國的專家,剛剛步出校門的大學生,各地的技術工人,還有一大批從抗美援朝戰(zhàn)場凱旋的轉業(yè)軍人以及告別黑土地的農民。就是這些第一代建設者們,在短短的三年內,就建成了中國第一個汽車工業(yè)基地。
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12輛試生產的解放牌汽車開下一汽的總裝配線。10月15日下午舉行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開工典禮,下午14時,全部設備投入運轉,解放牌汽車源源不斷開出總裝線。
禮賓車 非紅旗莫屬
1958年7月,第一輛紅旗牌CA72型高級轎車試制成功。這輛轎車通體黑色,莊重大方,有元首用車氣派。車前格柵采用扇子造型,宮燈式后燈,儀表板涂福建大漆,發(fā)動機罩前上方有直立重疊,寓意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標志。
CA72型轎車全長5.5米,兩排座位,造型莊重大方,突出民族風格。1960年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1962年起正式承擔接待外賓任務,1964年被指定為國家禮賓用車,曾接待過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等很多國家的元首。
1960年,在簡易廠房基礎上建成轎車車間,1963年將轎車車間擴建、改造成轎車分廠,逐步形成具有批量生產能力的紅旗轎車生產基地。1960年初,中央決定盡快試制新的高檔紅旗牌轎車, 陳毅副總理將自己的本茨600型轎車送給一汽做樣車參考。1966年4月,首批20輛CA770型轎車發(fā)往北京,換下國家主要領導人乘坐的進口車。
東方底特律承載“行走”工業(yè)歷史
長春汽車工業(yè)基本上與共和國同時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汽車工業(yè)在全市經濟社會中的主導地位不斷增強。到2002年末,長春市擁有規(guī)模以上汽車工業(yè)企業(yè)93家,現(xiàn)已形成以“一汽集團”為主體,以汽車研究所、吉林大學等科研機構為依托,以240多家為第一汽車集團配套的零部件企業(yè)為支撐的汽車工業(yè)體系,形成了一大批與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相關的企業(yè)群。特別是第一汽車與德國大眾合資以后,長春市汽車工業(yè)進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
2007年,全市汽車工業(yè)累計完成產值2017.9億元,增長36.2%,占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比重達到71.7%。目前,全市共有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yè)330戶,其中:汽車整車制造企業(yè)2戶;改裝車制造企業(yè)17戶;摩托車制造企業(yè)1戶;零部件制造企業(yè)310戶。已形成的汽車整車生產能力(即一汽集團在長春基地的產能)為65.9萬輛,其中一汽-大眾40萬輛、轎股10萬輛、解放卡車10萬輛、輕型車3萬輛、專用車2萬輛、豐越5千輛、客車4千輛。目前我市還擁有改裝車5萬輛、摩托車50萬臺的生產能力。
“十五”期間,汽車工業(yè)是長春市第一支柱產業(yè)。長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中國長春汽車城”的宏偉目標。“中國長春汽車城”主要由五部分組成:一是以一汽集團為主體的整車和零部件生產基地。到2005年,第一汽車集團產量將達到108萬輛,產值超千億元;同時要大力發(fā)展汽車零部件配套工業(yè)。二是大力發(fā)展汽車貿易開發(fā)區(qū),建設一個集整車銷售、零部件批發(fā)、二手車銷售、電子商務、營銷網絡、配套服務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全國最大汽車經濟貿易開發(fā)區(qū)。三是創(chuàng)建研發(fā)基地,利用長春市科研院所建立技術開發(fā)中心,首先是引進聯(lián)合開發(fā),然后是依靠高新技術獨立自主開發(fā)。四是汽車教育培訓。面向未來,著力培育汽車產業(yè)人才,從在職培訓到專業(yè)培訓,從產業(yè)工人到工程技術人員,形成多層次人才培訓。五是汽車文化基地,以汽車會展、運動、旅游為主要內容,培育有特色的汽車文化產業(yè)。
目前,長春正以其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廣闊的市場背景,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客商前來合資合作。
長春這方熱土承載了第一汽車集團輝煌燦爛的成長歷程。這座年輕的城市,開創(chuàng)了中國“行走”工業(yè)的歷史,書寫了中國汽車工業(yè)的民族史詩。
資料來源/長春政府網圖片提供/新華社
編輯/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