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難,是春運一面。背后是鐵路建設(shè)滯后,鐵路運力不足。然而,鐵路職工為廣大乘客默默奉獻、傾情付出,中間有許許多多感人動人的事跡,也是不爭的事實。
零下7攝氏度,車場打來的自來水冷得刺骨,列車廂內(nèi)沒電沒暖氣,擰干抹布的時候,北京客運段的列車員馬樂雙手已經(jīng)紅透,心都跟著哆嗦。
鉆進床鋪下,跪在風(fēng)擋邊,站在踏板上,蜷在頂與鋪之間……小鏟子刮,手指甲摳,抹布擦……小半天工夫,列車地板、四壁、頂棚都被擦得能照出人影,36張軟臥的床罩鋪得沒有一絲褶,被子、枕頭、桌布、垃圾桶等統(tǒng)統(tǒng)擺齊。馬樂雙手撐著后腰,長舒了一口氣,沖著師傅傻笑,“多干凈,坐咱這車的乘客就樂吧!”
突然,電話響了,“緊急通知,換車!這車入庫檢修,能活動的東西全部拆卸……”電話后來說什么,馬樂沒聽見,只是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淌,心里像插進了一根鉆頭,疼。
這是2005年,21歲的列車員馬樂第一次參加春運,之后她再也沒有哭過。“不是沒有委屈,”馬樂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200萬鐵路春運服務(wù)大軍中的“少壯派”了,“而是春運讓我學(xué)會理解和寬容?!?/p>
擦干凈盥洗室的臉盤,馬樂回到乘務(wù)室坐下,打開泡好的方便面,已經(jīng)下午一點半了。第一口面還沒進嘴,馬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位乘客將滿滿一碗方便面倒進了臉盤?!拔夷莻€‘別’字還沒跳出嗓子眼,那位阿姨的面就已經(jīng)全扣進去了,”馬樂捂著臉,苦笑著,“午飯也別吃了,不一點點摳出那些面條、榨菜,水池準堵!”
馬樂是家里的獨生女,母親舍不得讓她干一點家務(wù)活??墒?,到了車上,臟活累活全要干好:跑臨客,一趟春運被踏來踩去,報廢兩雙鞋,小馬再也沒有穿過心愛的牛皮靴上車;旅客需要服務(wù)的時間不確定,小馬就不怎么喝水,盡量不在火車上上廁所;旅客抱怨別的客人脫鞋腳臭,小馬就蹲下替客人套上防臭鞋套,最多一次套了14雙鞋,她自己已經(jīng)聞不出臭味了。
“其實我們能為乘客做的都是小事兒,”馬樂很白,有雙漂亮的丹鳳眼,可是雙手卻布滿了細紋和繭子。
文/陸亞楠 圖/李濤(新華社)
編輯/汪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