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餃
火餃,是南通傳統(tǒng)的小吃,其制作比較簡單。因制作時要求用正滾著的沸水,炸時用旺火熱油,成品同餃子相似,故稱火餃。
火餃的制作方法與水餃基本相同,只是和面時用不同的水溫,故形成兩種不同的面團。水餃?zhǔn)抢渌鎴F,而火餃?zhǔn)菬崴鎴F。成熟方法也不相同,前者是水煮,后者是油炸,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風(fēng)味。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火餃到底是怎么做吧!
原料:面粉1000g,鮮肉茸1000g,生姜、蔥米、紹酒、味精、醬油、糖、鹽各適量,素油1000g(實耗150g)。
制作方法:1 將面粉倒入面盆內(nèi),倒入正滾的沸水,用木棍子迅速攪拌均勻成塊。然后,倒在案板上,灑上冷水,分成小塊。使之散發(fā)出面團中的熱氣,再揉成團,用濕面布蓋著待用。
2 將鮮肉茸放入大碗內(nèi),加入醬油拌勻,再放入水、生姜末、紹酒、白糖、味精、鹽,攪拌上勁,最后加入蔥米,拌和均勻即成。
3 將面團搓條,下50g3只的劑子,搟成圓皮,包入餡心,對折成半圓形,用手捏出花紋,成火餃子的生坯。
4 鍋上火燒熱,倒入素油。油溫升到八成熱時,再復(fù)炸,使之色澤金黃,外殼起泡,撈出瀝油,裝盤。
火餃的特點是:外形美觀,色澤金黃,外香脆,內(nèi)軟糯,餡心鮮嫩,富有鹵汁,滋味鮮美。
火餃的餡心,一般都是鮮肉餡,但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也有所不同,如韭菜上市時,可放少量韭菜末,吃在嘴里脆而香,別具特色。另外,還可以用五仁豆沙等甜餡包制,但不如咸味火餃?zhǔn)艽蠹业臍g迎。
制作要點:1 燙面時一定要用正滾著的沸水,正確掌握好吃水量,攪拌要迅速,特別是在冬季,面要燙熟。否則,糯性大,吃口粘牙,達不到制品要求。
2 燙好的面要使熱氣散盡涼透,才能再把面團揉勻,但又不能多揉,防止增勁。否則,成品結(jié)皮,表面粗糙,開裂,嚴(yán)重影響成品質(zhì)量。
3 炸制火餃時,要控制油溫,不要太高,要用溫油養(yǎng)熟,否則出現(xiàn)外焦內(nèi)不熟的現(xiàn)象。
跳面
南通跳面,又叫“切面”或“小刀面”。由于加工工藝講究,外觀粗細均勻,條長爽滑,柔韌有筋,因而久煮不煳。食時,韌而不硬,耐嚼有味。倘若配以各種不同的澆頭,佐以醬油、豬油、味精等拌炒,味道特別可口,南通跳面,作為面點上品,載譽已久。
跳面的制作方法
原料:面粉500g,雞蛋3只,精鹽12g,雞湯850g,干淀粉60g,味精8g,豬油20g。
制作方法:1 將面粉倒上案板,中間扒一小塘。雞蛋打入碗內(nèi),調(diào)成蛋液倒進塘內(nèi),加精鹽4g,清水和成面團,反復(fù)搓揉至光滑上勁,用濕布掩蓋,餳置片刻。
2 在案板上撤干淀粉,將餳過的面團用搟杖按扁,然后卷起搟制,如此成一條條的,撒上淀粉,用刀切成條狀,然后抖撤在案板上。
3 水鍋上火,待水燒沸,撤下面條稍煮,待面條浮于水面時,下冷水再煮沸,取大碗4只,碗內(nèi)放鹽、豬油、味精、用雞湯沖開,然后將煮熟的面條均勻撈出放碗內(nèi),又成梳子狀即成。
南通跳面可以配上很多的料頭,如配以大排、雪菜肉絲、雞蛋、肉絲、鱔絲、豬腰片絲、西紅柿炒蛋及各種時令蔬菜等蓋澆,味道更佳。面條還可以做涼拌面、熱拌面、炒面等,配以不同的湯汁有可以做鴨血湯面、魚湯面、雞湯面等,味道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