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的“重頭戲”。然而,多年來困擾著老師和學生的恰恰就是這作文。新課標也提出了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把寫作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們真正成為寫作的主體。在習作的實際教學中,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四少四多”:
一、少一些限制,多一些擴散
當前作文因“應題”、“應體”、“應命”、“應法”、“應套”、“應試”,使學生受到束縛。我們的作文教學。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創(chuàng)設與題意有關的真實情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課,害怕寫作文。
新課標關于寫作的基本理念是:“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北局拔沂謱懳业目凇钡木?,新課標在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二學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就隱含著自由表達的意思。當然,自由表達不等同于胡言亂語,所以第三學段作了這樣的表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彼晕覀円獪p少限制,給學生的心靈松綁,給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無拘無束地馳騁思維。
二、少一些寫實,多一些想象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個經(jīng)過夸張和變形的世界,他們的思維常有很強的想象性和幻想性,對所見的事物都帶上主觀色彩。他們喜歡動畫片,喜歡聽神話故事和童話故事,那些極度燦爛的夸張的形象。那些充滿奇幻意味的瑰麗的色彩,那些隨意穿越時空,可以呼風喚雨的神仙、游俠和斗士,都是他們心中的偶像,他們在這些故事中尋找夢想棲息的家園。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新課標對作文課的一項重要要求。例如在教學《擺玩具編故事》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給自己的玩具取一個名字,然后想象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再和同桌說說,最后把它寫下來。這樣,不但讓學生的情感參與了,而且有效地營造了課堂的想象氛圍,使學生在更愉快更輕松的環(huán)境下寫作,效果會更好。
三、少一些技巧,多一些漫談
淡化技巧訓練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以往的寫作教學對寫作技巧的要求很多,如“有中心,要圍繞一個意思來寫。使人知道是為什么而寫的;有條理,按一定的順序寫。使人看得清楚明白;有重點。主要部分寫詳細些,次要部分寫簡略些,注意選詞用語,要用恰當?shù)脑~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順連貫”等。與此不同的是,新課標對小學生寫作除了“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的要求外,對寫作技巧幾乎沒有具體的要求。僅在第三階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到“能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與《大綱》相比,這幾乎不算什么技巧方面的要求了。
在淡化技巧的同時,新課標又強調(diào)了另一點:“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可見對學生情感和素材內(nèi)容的積累又是非常重視。
我們在教學中要少一些技巧的訓練,多一些隨筆式的漫讀,讓學生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如在進行三年級下冊的習作3教學時,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課前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再把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寫下來。這樣學生就能在生活中去尋找素材、挖掘素材。
四、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童真
新課標中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這些無不是以兒童特有的童真出發(fā),去觀察世界感悟人生的;無不要求以幼稚純真的眼光,去描繪世界。只有這樣的視角和內(nèi)容,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才會讓學生感到作文的樂趣,也才會讓學生做真實的人。
如在作文課上要求學生談談“賴床”的話題。學生非常樂意。一個學生說到“被窩里暖烘烘的,可舒服了”。其余學生會心地微笑了,他繼續(xù)說:“媽媽喊我起床,掀我的棉被,打我的小屁股,還說要脫我的小褲頭……”這時,全班孩子竟哈哈大笑,有幾個學生還手舞足蹈起來。他還繼續(xù)說:“我才不怕呢,反正只有媽媽一個人,給她看見了也沒關系,我就把屁股翹起來……?!边@句話更引起了哄堂大笑,全班氣氛更加活躍了。為什么這樣幾句幼稚甚至有些不雅的話,會引起這么強烈的共鳴呢?因為這是孩子們共同經(jīng)歷的事,也只有這些童言稚語才能真正道出了孩子認為有趣的事,才能真正道出他們的快樂,道出他們心中的秘密!
由此可見,多一些童真,多一些爛漫,多一些幼稚,少一些說教,少一些立意,少一些嚴肅,不但讓課堂增色不少,還會讓作文光彩許多。也只有這樣,學生的感受力才會增強,才能寫出獨特的感受和細膩的體驗,那才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