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功與否,比的不是誰在什么職位上干得更長。香港的打工皇帝張永霖在電盈只做了3年,就被打入冷宮。他說他之所以能在離職之后,自組公司,是因為他早就懂得“積谷防饑”。對于每個人來說,我們必須懂得即使做到“打工皇帝”,還有可能失寵。既然這樣,不如早一點給自己“積谷”。你必須在一開始就明白一點。你的老板并不會因為你是一個全然聽命于他的員工就保證提拔你,或永遠不讓你失業(yè)。相反,如果有一天你發(fā)達了。你昔日的老板沒準兒還毛遂自薦到你帳下來呢!
勇敢表達,更有成功的機會
北京甲骨文華東及華西區(qū)董事總經理李紹唐,連他自己都說,如果不是因為“勇敢表達”,老板如何才能在滿眼人才中發(fā)現他——既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又沒有留過洋,而且還沒有MBA學歷。在被任命為甲骨文臺灣地區(qū)分公司總經理時,他曾令業(yè)界跌破眼鏡。而當他以“心誠業(yè)勤”的領導管理風格;實現公司業(yè)績逆勢成長時,再次跌破眾人的眼鏡。
他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說:“我奉勸年輕人,出社會,要敢于敲你老板的門,否則你怎么知道什么時候你該離開,自己是否有前途?”
李紹唐不僅去敲老板的門,也常敲公司那些高級主管的門,問他們:“可不可以告訴我,如何才能做到你現在的位置?你認為自己的競爭力是什么?”在IBM工作的第15年,李紹唐已做到協(xié)理。40歲時,他勇敢問老板,“老實告訴我,我到底有沒有爬到金字塔尖的機會?”得到的答復是:“機會不大?!?/p>
IBM人才濟濟,企業(yè)文化非常強調“輩分”與“派系”。上司告訴他,在他前面至少排了10個人。即使他愿意等,只怕輪到他,也是30年后了。如果在IBM做到退休,可以領一筆數目不小的退休金,但是李紹唐的夢想是做CEO。所以,他開始尋求IBM之外的機會。在耐心等待了兩年半之后,他等來了甲骨文臺灣總經理的空缺。2003年6月,李紹唐被任命為甲骨文華東及華西區(qū)董事兼總經理。
成功也要“挑”老板
很少有人像李紹唐那樣,敢單刀直入地問老板:“在未來三五年內,我是否有升遷的機會?”“如果我繼續(xù)保持努力,未來有哪些升遷機會?”“如果我要做到某某職務,還欠缺哪些條件?”其實,想穿了就沒什么不敢問的。大不了得到一個否定的答復,又有什么關系々總比死呆在那里,每天都在心里盼著今天老板該高看自己一眼強吧?
要成功,至少要選擇正確的方向。那些坐在辦公室里把自己幻想成總統(tǒng)和司令官的老板,是沒有希望的老板。跟著他們怎么可能有出頭之日?再說,人降低自己做人的底線是沒有止境的。這就像人的貪婪也是沒有止境的。如果你的老板是一個妄自尊大的人,無論怎樣做,他都覺得你還不夠。你已經不提任何借口了,但是他覺得你還是對不起他,因為他給你發(fā)薪水了,這薪水他原本可以發(fā)給別人的。
人們常常說,最終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在概念上都容易把自己定義為人才,但是在操作中卻容易在手段上漂移一不自覺地,或者違心地做了很多本來不是一個“人才”應該做的事。年輕人充滿著成功的期待和事業(yè)的激情是很正常的,同時也經常會犯下急功近利的錯誤。不過這都不是你成功之路的障礙,真正的障礙是你精神上完全放棄自己的立場。
獨立很艱難,有可能你需要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正是這些代價使你獲得積累,并最終過上一種無愧于你生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