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正處于變革時期,隨著經濟的進一步開放,我國企業(yè),公司等各行各業(yè)經營模式更加完善,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苛刻。對于當今獨立學院的大學生,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具備較好的綜合素質,其中獨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對中西方教育模式進行比較,強調培養(yǎng)學生獨立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關鍵詞:獨立能力;教育模式;獨立學院;獨立精神
當今中國正處于一個變革的時期,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這將帶動中國經濟走上國際軌道。隨著經濟市場化與全球化,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社會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中國政府不再為人才提供就業(yè)崗位,畢業(yè)生面臨的將是殘酷的“優(yōu)勝劣汰”市場竟爭機制。近幾年來,全國各類獨立學院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模式,走出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的桎梏,轉變觀念,引導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應用型的人才。據大多數(shù)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反映,大部分學生現(xiàn)在還處于手心朝上狀態(tài),自己沒有想過要去獨立生存,不靠父母。學者鄭解提出:大多數(shù)中國大學生仍然有較強的人身依附性,他們仍持有“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工作靠關系”這種不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傳統(tǒng)的心理。因此,只有當學生具備獨立的意識,積極的培養(yǎng)自己各方面的獨立能力,才能把這種獨立的精神融入到學習,生活中,使學生獨立去思考問題,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吸取知識,從而使他們在面對今后的擇業(yè),獨立創(chuàng)業(yè)時,不會感到迷惘。
一、相比國外大學生,中國大學生缺乏獨立精神
不論從家庭教育還是社會與學校教育,西方側重于孩子的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在筆者生活在英國的一年時間里,發(fā)現(xiàn)自己周圍的同學都在兼職賺錢交學費,房租和生活費。由此想到獨立學院的大學生,他們沒有這種意識,花父母的錢,覺得理所當然,真應自慚形穢。具備這種獨立人格的學生在學習中也更能發(fā)揮他們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習與工作中更有創(chuàng)造能力。瑞士的副教授Charlottesilen(夏洛特)提出了學生獨立能立與責任感在學習過程中能促進學生自主的解決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則,在西方的家庭教育中,家長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做主,選擇學習與就業(yè)的方向,因此學生對自己所選擇地感興趣的專業(yè)表現(xiàn)中一種強烈的積極性,這對學生獨立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在當今的中國,由于國情的不同,家長不愿讓孩子吃苦,奉行“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做法,挫敗大部分中國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他們對他人依賴的特性。
通過與本院大學生的溝通中,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并沒有試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經濟的獨立,相比外國留學生而言有很大的差距。換言之,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并不具備一定的獨立能力更不用說“生存”能力。
二、獨立學院人才具備獨立能力的意義
什么是獨立?獨立是人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不依附于他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在生活,學習,工作碰到困難與挫折時,他才能有信心、有恒心、冷靜的去解決。
獨立學院大學生與普通一、二本大學有著相同點,也有不同的地方。獨立學院是三本的學生,學生有著自己的特點,在學習成績方面可能略遜于一、二本的學生,但是動手能力,專業(yè)應用能力遠遠超過他們。如果獨立學院的大學生能夠提高獨立能力,那對他們自身,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具備獨立創(chuàng)業(yè)精神及能力的大學生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變,才能在市場經濟中勝出。
三、如何培養(yǎng)獨立學院大學生的獨立能力
(一)獨立生活方面,張仙珍教授通過自己親身經歷,闡述美國大學生獨立生活的積極作用,指出要給中國大學生一些壓力,讓他們體會勞動的艱辛,磨練他們的意志,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學生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沒辦法去完成的,學校教育現(xiàn)能做的應當是在課上及課外向學生滲透有關獨立精神及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鼓勵他們去嘗試兼職,從中獲取一些社會經驗及經濟方面的補助,而不是一味的向父母要錢。
(二)學會獨立思考與學習,有學者認為應該在課堂上留出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并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具有啟發(fā)性,探討性的課堂討論和課外學科小組活動等方法。
傳統(tǒng)的課堂,大部分的時間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所以老師應該轉變觀念,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使他們積極參加到課堂中來。本人在國外求學時,只有一小部分課是講師講課的,這是必要的,只有一定的知識輸入,才能有知識的輸出。講師會在課上留給一些學習任務,這些任務只有通過自己課外看書,去圖書館查資料才能明白的。大部分的課是seminar(討論課),在課前要查看很多相關的資料書籍,老師在課上只是發(fā)揮引導的作用。
(三)本學院有著自己的教學特色,用第二課堂促進第一課堂教育,各專業(yè)都會設計一些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實踐性活動,來強化學生所學的專業(yè)知識,且讓他們能夠把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技能得到應用。如英語專業(yè),可以組織同學們觀看每晚CCTV9的英語新聞,通過觀看新聞,同學們可以針對某則新聞用英語談談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還組織同學們翻譯有關資料,讓同學們所學有所用,在第二堂中學會應用自己所學的專業(yè)。
(三)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精神,利用兩個月的暑假時間,讓同學們到陌生的地方,開始獨立生存。每人只能帶限定的一點錢,然后讓他們在自己所選擇的地方呆上一個月,通過自己的雙手,去賺錢養(yǎng)活自己。當然這個需要有一支團隊來支撐這個活動,在同學們碰到問題時,可以及時提供幫助。
總之,我們應該從傳統(tǒng)的培育模式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獨立學院應該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開創(chuà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借鑒西方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模式,開辟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大學生獨立能力培養(yǎng)的模式。鼓勵大學生通過兼職與創(chuàng)業(yè)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增強學生的心理適調能力,能使學生更好的成才,處理好環(huán)境適應、自我管理、求職擇業(yè)、人際交往,交友戀愛等各方面的困擾。
參考文獻:
[1]張仙珍.美國大學生獨立生活能力所引發(fā)的思考[J].機械工業(yè)高教研究.2000(1):P34-35
[2]劉烈輝,黃曉吉.新時期大學生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5(22):P46-54
[3]鄭解,劉冰峰.論大學生獨立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培養(yǎng)[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7(1)
胡萍.略談大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及其培養(yǎng).湖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9(3):P72-74
[4]劉彥國,魯焱.塑造大學生獨立創(chuàng)業(yè)者人格.[J]鞍山鋼鐵學院學報.2001(24):P158-160
[5]CharlotteSilen.“Responsibilityandindependenceinlearning-what is the role of the educators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edcuationalprogramme?”Hinckley,Leicestershire.2003
[6]Atkinson,Valerie.Howtoavoidfallingintotheparenttrap.Times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12003 Issue1611,p25-25
[7]Teacherinterventionversusself-regulatedlearning?Teaching Mathematics its Applications,2005,Vol.24Issue2/3,p75-89
[8]Carrie,F(xiàn)iona.It'sbettertobefriendly.TimesEducational Supplement,12/03/99Issue4353,p17
(作者通訊地址: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浙江杭州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