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無痕》寫了兩個半月,《蒼天在上》寫了五個半月,《省委書記》連采訪帶寫總共用了一年?!陡呔暥葢?zhàn)栗》我寫了快兩年,這期間除了我妹妹陸星兒病逝,我基本就沒離開過電腦,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就寫這本書。寫到最后兩三個月,就根本寫不下去了,牙疼得整天出虛汗,一天吃兩三次止疼藥,就那么熬著,硬撐著寫完的?!苯衲辏?5歲的他花了兩年多終于完成了60 萬字的長篇小說《命運》,那一刻之后,他連續(xù)高燒不退,幾乎進入虛脫狀態(tài)。他對寫作是如此執(zhí)著與狂熱,后來,他的許多作品曾多次獲各種國家獎項,作為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的專家,他帶給我們太多震撼了。當我們傾聽著他對命運、人生的追索與解讀,這個“倔老頭”執(zhí)著得近乎悲壯的人生,更是讓人肅然起敬。他說:“只要我還能寫作,我就會一直寫下去!”他,就是陸天明!
我用執(zhí)著成就了我的文學夢
“在我10歲的時候,父親患肺癆病去世,兄妹4人只得靠母親一個人微薄的工資生活?!?958年,陸天明14歲,正在上海讀高中,為了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他毅然選擇到安徽下鄉(xiāng)。在安徽他過著最典型、最艱苦、最最刻骨銘心的農村生活,平生第一次體驗到和底層老百姓生活在一起的感受,也明白世界上還有這么一群人,讓他無法忽視他們,也無法忘記。那一年,正趕上安徽鬧饑荒,饑餓讓他最終生病吐血,不得不回上海治療。1964年,他又毅然下鄉(xiāng)到新疆兵團,那里物質生活一貧如洗,自然條件更是艱苦到了極點。沒想到他這一呆卻是12個年頭,12年里,陸天明在農場安家、結婚、生子,成為地地道道的西北漢子。那個年代,邊疆極度的貧困和落后帶給知青們的是絕望和困境,但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文學夢,但只有愿望,卻無法抒寫,讀書成了他精神的支柱,“我沒有被生活擊倒,完全得益于讀書,它讓我感覺不再孤單,不再絕望?!彼盐膶W夢藏在心底,涉獵了大量的俄羅斯文學,我們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隱約看到俄羅斯文學的影子。這兩次下鄉(xiāng),無形中給他的生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積累了最基本的生活感受和最扎實的素材。
1971年,上頭號召工農兵拿起筆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那時他還在新疆兵團。他向農場領導請了七天的假,在滴水成冰的冬日里,躲在一個不能生火的倉庫里面,披著皮大衣,完成他平生的第一部大型話劇——《揚帆萬里》,該劇當時代表新疆進京匯演,引起很大的反響,他也因此被奉調進京,就職于中央廣播文工團電視劇團編導組。從新疆到北京,冥冥中似乎是命運給他的一次“精神救贖”。日后,他成了編劇,又寫長篇小說,在創(chuàng)作上“一發(fā)不可收拾”。 但由于他后來的很多描述官場的小說得到廣泛的肯定,很多人都認為他只是寫官場小說的,其實這是不準確的。陸天明說,他早期的作品一部分是知青題材的,還有一部分是實驗文體小說,表現(xiàn)當下社會生活的。說到官場文學,“中國至今仍然是個官本位制的國家,官左右著人民的生活。雖然說‘水載舟,亦能覆舟。’但畢竟不是以‘水’為本位的,而是以‘舟’為中心的。因此,如果回避了官場生活,就不能完整地表現(xiàn)中國的社會生活。但并非所有涉及到官場的小說都應該定義為官場文學,所謂的官場文學,是有具體界定的,那就是指以暴露官場黑暗為主的作品。我的許多作品有些是涉及到官場,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像《泥日》、《桑那高地的太陽》、《木凸》等作品更是帶有實驗文體性的純文學作品。即使是涉及官場的那一部分作品,像《蒼天在上》、《大雪無痕》、《高緯度戰(zhàn)栗》也是以反腐敗為主的,不只是在展現(xiàn)和暴露官場黑幕”。不管如何,他終于用自己的堅強和執(zhí)著,成就了自己的文學夢。
《命運》:用內容證明價值
2009年,《命運》一出版,就引發(fā)了很多人的爭議。有人說陸天明寫《命運》是被政府“招安”了,說它是“奉命文學”?!叭绻欢ㄒf,它是奉命的,那么《命運》所奉的也是歷史的召喚、民族的召喚、時代的召喚,我一直認為深圳就是中國經濟發(fā)展和民族命運變遷的‘諾曼底登陸’,寫深圳就是寫中國?!睹\》就是要回答,這三十年來,中國人民做了什么,他們成為了什么樣的新人。我是把它當史詩來寫的?!?/p>
然而,《命運》的寫作卻困難重重:“第一.真實地表現(xiàn)當代的歷史進程,是相當有難度的。當代的歷史進程是充滿矛盾斗爭的,而且,矛盾斗爭的當事人雙方都在世。如何真實地寫,其難度可想而知。第二.我們要的是憾世之作,是要對得起人民、對得起歷史的作品,是能夠流傳下來的作品,而不只是一部獻禮的應景之作。第三.要寫成一部真正的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作品是很難的。第四. 寫得好看也是很難的,是寫給老百姓看的,寫給創(chuàng)造歷史的人看,讓他們喜歡看。當然,作品當中還是有對一些東西進行取舍,但這種取舍是非常必要的?!?他說,“有些人看不起這樣貼近現(xiàn)實的作品,認為這樣的作品只是在討好當局。他們豈不知這部作品曾經在審查過程中差一點夭折??梢哉f,《命運》是中國第一部寫當代歷史的宏大敘事小說。中國當代至今還沒有一本寫當代歷史的宏大敘事文學,不是作家不愿意寫,而是現(xiàn)在某些規(guī)定嚴重約束了文學去真正貼近現(xiàn)實,讓作家很難真實反映當代的歷史。文學是要直面當代歷史的?!?如今,《命運》這樣一部嚴肅沉重題材的小說,居然也見諸各大暢銷榜單,還有什么比這個更有說服力呢?
當代文學到底怎么了
近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壇,文人的心態(tài)一直存在著相近的狀態(tài)。他們一方面鐘情于心中的繆斯,對唯美的東西心存眷戀;另一方面不得不卷入身邊的政治經濟生活,當下感常常沖淡了先前的藝術之夢。如何權衡文學藝術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陸天明說:“這個問題困擾中國當代文學很多年,這是一個畸形的現(xiàn)象,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在當代卻成了作家的困惑。1919年~1949年,這三十年間,中國出現(xiàn)許多偉大的作品;1949~1979年,又是一個三十年,同樣出了不少優(yōu)秀的作品;但1979~2009年,出現(xiàn)的優(yōu)秀作品卻非常少。文革綁架了文學,把文學變成了政治的附屬品。撥亂反正后,作家維護個人審美權利,但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和現(xiàn)實生活錯誤地分隔開了,為此,整個文學在走下坡路。我的創(chuàng)作立場非常堅定,文學先要服務當代的人民。有人說自己的小說是為一百年后的人民服務的。當代的人民和一百年以后的人民,我相信是心心相通的。如果當代的人民都不愿意接受,你怎么證明一百年以后的人民會接受呢?如果你的小說能在當代的人民中引起強大的共鳴,那么這樣的小說有希望流傳到后代;如果你的作品被當代的人民唾棄,那你期待一百年以后的人民把它當經典來對待的依據(jù)何在?畢竟一百年以后你我都不在了啊?!?/p>
文學要個性化,但不能個人化。如今,許多文學作品要么過于個人化,要么過于媚俗。文學完全被當成表達自我的工具。“經典的含義是歷史和人民承認,這樣的作品才是經典,而不是限于小圈子,僅僅打動三五紅顏或者藍顏知己,更不是完全不把人民看在眼里。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提倡的文學觀念,就是一定要趟出一條路來,讓文學回歸到人民群眾中。當代中國文學脫離人民已經太久了,尤其小說,很多普通民眾,根本看不到有價值的東西;有些東西,他們也看不下去。我們要反思的是,當代文學不該在極小的一個圈子里熱鬧著,應該讓最大多數(shù)的民眾看得懂,喜歡看。近幾年來我寫的幾部書,如《高緯度戰(zhàn)栗》、《蒼天在上》、《大雪無痕》、《省委書記》等,特別是《命運》,都和當代現(xiàn)實生活僅僅綁在一起。每一部作品里,都有一種呼喊,也都有一種生命欲求在搏動。我指望它是屬于歷史的,民族的,未來的,是完全屬于人民的。”
家庭潛規(guī)則: 我們都得靠自己
隨著陸天明在文學上的成就越來越大,他在媒體上露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但我們從未見過他的家人談論他的作品,也很少看到他談及自己的家人,這是為何呢?
滬上著名女作家陸星兒是陸天明的小妹,然而他們素來不以“兄妹作家”在文壇彼此呼應。只有當陸星兒臨終前在病榻上與陳思和共話文學的時候,才說了一句很簡單的話:“對于我來說,人不能為活而活,寫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信念的一部分,更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經歷,父親病故后一直由母親撫養(yǎng)我們兄妹四個長大成人,……我們一直保持密切的書信往來,我受哥哥的影響很深,我很尊敬他,長兄如父嘛?!?/p>
繼《可可西里》獲得東京電影節(jié)評委特別獎后,又以此片抱得金馬歸的電影導演新銳陸川,是陸天明的長子。陸天明幾乎從不對妹妹和兒子做評論。他說:“不管我們是作家,還是導演,我們都是工作者,作為工作者是應該靠自己的勞動成果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而不是靠炒作自己。在我們家庭,雖然沒有約定,但都嚴格遵守,這是潛規(guī)則?!苯衲?,當陸川的《南京!南京!》引發(fā)熱議,陸天明終于站出來說話了,他解釋說:“這部電影引起軒然大波,勾起很多當下對中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文學創(chuàng)作等問題的思考,而我作為一位作家,有義務對這些個問題進行表態(tài),我不是代表兒子做表態(tài),而是代表社會方面做表態(tài)?!?/p>
父親是編劇和作家,兒子是導演,讓人訝異的是父子倆卻從來沒有合作過,許多人還是希望能看到他們父子合作的。不過,據(jù)陸天明透露,他們父子已經都有這個意向,合作之日指日可待了。
祝福我最敬重的妻子
“沒有程蘊蘭, 就沒有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成功?!碑旉懱烀髡勂鹱约旱钠拮樱恼Z氣開始變得激動?!拔覄傉{到北京的時候,我們經歷了人生中最艱苦最艱難的時期,這一路坎坷,都是妻子陪我一起度過。”
“我太太從來不接受任何采訪,從不出境。在我們家,她是一個女人帶著三個男人?!闭f到這里,陸天明感慨萬千,“剛來北京的時候,如果家里有一個雞蛋,她那就會用它來保證我的營養(yǎng);如果有兩個雞蛋,就用來保證我和小兒子的營養(yǎng);如果有三個雞蛋,那么就絕對是保證三個男人的營養(yǎng);除非是有四個雞蛋,她才會考慮到自己,但那時候,我們家很少有四個雞蛋的時候。那些日子,她一個人不停地奔波勞碌,幾乎每個月都要昏倒一次,但她就那樣支撐著。而對她,我們全家也是充滿敬重?!倍嗄陙?,程蘊蘭對丈夫依然如故。“現(xiàn)在她年歲也大了,身體比以前更加虛弱了,我敬重她,也祝福她?!?/p>
寫作是莫大的人生樂趣
“每次寫作都是我的一次自我詮釋。文學是我的生命寄托,向這個世界和歷史做表態(tài)的就是我的文學。我是一個極入世的人,但我只以文學入世,只靠文學來表達我的人生追求人生理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才是真正的‘純文學’作家。我非??粗匚业拿恳蛔髌罚俏疑囊徊糠?,比我的孩子還重要。我在北京30年了,從來不休假,幾乎沒有過周末,也從來不參加應酬,沒有夜生活,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是很需要體力的,因此,幾十年如一日,我堅持每天早鍛煉,每寫完一部作品,我總要出去下生活,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找找感覺,再看一些書,找一些資料,以充實一下自己。說一句玩笑話,我真的是在把自己完全變成一部很好的寫作機器啊?!?/p>
陸天明說:“我寫作,或者活著,并不是只為圓自己的作家夢。寫作不是我的目的,我是為那一群曾經在他們中間生活過10多年的最底層的老百姓而寫,為那一群人而活著,如果這群人有什么不快,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吶喊,只要遇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題材,我一定會去表達,但不是簡單地重復自己。現(xiàn)在如果說這一輩子有什么享受的話,我就享受我自己,做一個真正的自己。我一直覺得還沒寫出最好的東西來,并且一直有這樣的預感:我這一生可能寫不完我所要寫的東西。也可能寫到最后,寫不動了,也沒有真正把文學的自己完美化,但我覺得只要能夠一直寫下去就很幸福了。”
陸天明
祖籍江蘇南通。生于昆明,長于上海。國家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石河子大學、原江西大學客座教授。主要作品有主要作品有:大型話劇《揚帆萬里》、《樟樹泉》、《第十七棵黑楊》;中篇小說集《啊,野麻花》;長篇小說《桑那高地的太陽》、《泥日》、《蒼天在上》、《木凸》、《大雪無痕》、《省委書記》、《命運》;電影《走出地平線》;電視劇《華羅庚》(六集)(與人合作)、《不散的軍魂》(十集)、《凍土帶》(三集)、《蒼天在上》(十七集)、《李克農》(十八集)、《聞一多》(七集)、《大雪無痕》(二十集)、《省委書記》(二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