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實施個性閱讀的問題,著重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個性閱讀的興趣;2.嘗試自主探究,尊重個性閱讀差異;3.引導個性學習,培養(yǎng)個性閱讀能力;4.積極評價,促進個性閱讀有效發(fā)展。
關鍵詞: 小語教學 個性閱讀 有效路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薄皞€性”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比較固定的特性”。在心理學上指的是“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語言和行為方式,是一種個人特質”。個性化閱讀就是要充分顧及每個學生的閱讀心理,以學生自己的閱讀、研讀為主,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閱讀思想,所達到的不僅僅是感受和理解,還是有創(chuàng)造和有批判意識的閱讀實踐,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閱讀習慣的目的,并且使其得到長足發(fā)展的個性閱讀行為,所關注的是學生生存性的問題。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個性閱讀的有效實施。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個性閱讀的興趣
為了能讓學生真切地感悟體驗文本,教師應該針對其心理特點,巧妙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通過多媒體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構建一個引力強勁的閱讀磁場,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與探知欲望,在對文本的還原和體悟中感受閱讀的妙趣橫生。例:在教學《游天然動物園》一課時,我神秘地說:“同學們,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游覽一個地方,請你帶上攝像機,拍下你認為最神奇的鏡頭”。學生興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對文本的探索中去了。在閱讀交流中,學生有的愿意拍下一群亭亭玉立的長頸鹿所形成的巨大而迷人的風景畫,有的想拍下頑皮的基馬猴,有的主張拍威風凜凜的河馬和大象,還有的則想拍下和睦相處的獅子家族。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言魅力,巧妙地促進了學生與課文的有效對話,使學生一下子捕捉到了課文所寫的重點動物,并對它們的特點進行了體驗性的想象、描述。
2.嘗試自主探究,尊重個性閱讀差異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睂W生是閱讀教學的主人,是“對話”的中心,走個性化閱讀教學之路,必須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地位,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探究。文章由學生自己去讀懂,疑問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由學生自己分析解決,知識由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獲取,規(guī)律由學生自己概括掌握。然而,閱讀同一篇課文,由于閱讀內容及主旨的限制,往往學生會有同樣的閱讀感受;而同時由于個人閱讀興趣及經驗等差異,又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課堂閱讀時,既允許學生有相同的感受,又要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樂于與眾不同,能于獨樹一幟。例:閱讀葉圣陶先生的《古代英雄的石像》,這篇童話故事的情節(jié)主要由對話展開,課上可引導學生試擬一段對話,設想石像“失蹤”前跟小石子說了些什么。學生討論得很熱烈,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說出了多種答案,對于學生的這些個性化理解差異,我們應以尊重的態(tài)度加以對待,在各種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可供選擇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能力及學習習慣進行個性化自主探究。
3.引導個性學習,培養(yǎng)個性閱讀能力
3.1選擇個性化學習內容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選擇個性化學習內容。例: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在學生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允許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季節(jié)反復研讀,并設計一些問題來考考其他同學。由于學生選取的是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興趣盎然,學習充分。至于其他段落,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交流時,允許學生自由發(fā)言,學生提到哪個季節(jié)就討論哪個季節(jié),教師也點撥到哪個季節(jié)。最后,教師允許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季節(jié),學當“小小解說員”,為事先制作好的小興安嶺四季美景當媒體課件配音。由于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學習與展示的自由空間,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熱情高漲,個性化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運用個性化學習方法
學習無定法,我們提倡運用個性化就是鼓勵學生放飛自己的個性,運用長期學習實踐積淀下來的自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實現(xiàn)異曲同工的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批注,對課文語言文字、語言特點,表現(xiàn)手法、思想感情等進行感知,用線條符號或簡潔文字加以標記。學生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讓其具有較強的閱讀自主權。學生有感而發(fā),有疑而注,有得而寫,滿足個體學習的需要,從而促進了個性品質的發(fā)展,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例:引導學生初讀《翠鳥》一文,可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自悟,能用語言談談翠鳥特點的可以講一講,議一議;喜歡查找資料的可以交流一下課前搜集到的有關翠鳥的圖片和資料;喜歡畫畫的可以畫一畫翠鳥的活動圖;喜歡朗讀的可以美美地讀一讀,如果還有其他方法也可以。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運用不同學習方法的學習收獲。以上教學立足于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學生雖然方法各異,但都從不同側面對翠鳥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取得了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的教學效果。
4.積極評價,促進個性閱讀有效發(fā)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閱讀評價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朗讀的評價,”“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熬x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感情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將過去那種“答案標準化”的僵化模式改為“答案多元化”的彈性模式,以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鼓勵學生,允許多種觀點并存,提倡標新立異。只有這樣引發(fā)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去朗讀文本,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在評價中,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肯定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并加以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鼓勵他們大膽地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最終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有效發(fā)展。
總之,語文個性化閱讀是一門復雜的、綜合的藝術,它需要我們教師長期的探索和思考,不斷實踐和完善?!鞍褌€性生命發(fā)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每個人的個性都得到發(fā)展和完善”,這是人的本性要求,更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生活閱歷實際,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個性化閱讀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