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電影《立春》的配樂中,西方古典音樂的運用富于特色,其中使用了《慕春》、《乘著歌聲的翅膀》兩首藝術歌曲和《獻身藝術,獻身愛情》、《月亮頌》兩首歌劇詠嘆調,它們在推動劇情、塑造人物形象上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關鍵詞]《立春》藝術歌曲 詠嘆調 表現(xiàn)作用
由顧長衛(wèi)執(zhí)導的電影《立春》講述了小城音樂教師王彩玲——一個卑微的小人物的故事。不甘平庸,渴望夢想,渴望真愛,虛榮、自戀、孤傲、敏感、善良、脆弱、倔強……影片展現(xiàn)了主人公豐富的內心世界。王彩玲的銀幕形象是豐滿、生動、感人的,其中,音樂對塑造人物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別是西方古典音樂元素的有機融入,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適時而準確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情感,烘托了影片的主題。
電影中共用到了四首藝術歌曲和歌劇詠嘆調。
《慕春》又名《春的信念》,由奧地利詞作家烏蘭和作曲家舒伯特創(chuàng)作。這是一首春天的贊歌。歌唱了春天的來臨。萬物蘇醒,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表現(xiàn)人們在春天里忘掉一切煩惱,沉醉在幸福之中。歌曲是一首兩段歌詞的分節(jié)歌,旋律舒緩流暢,像民歌一樣淳樸自然,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詩情畫意。歌中唱到:“那溫暖的春風已蘇醒。它輕輕地吹。日夜不停,它忙碌地到處創(chuàng)造。空氣清新,大地歡騰,可憐的心哪,別害怕!天地間萬物正在變化。這世界一天比一天美麗,明天的美景更無比……”這首歌曲是王彩玲重要性格的真實寫照,表現(xiàn)了她屢遭挫折,但仍對未來充滿憧憬的一面。如果把它看成電影的主題歌,恐怕也不為過。電影一開始,在王彩玲的畫外音之后,這首歌便響起,飄蕩在小城上空,音樂伴隨著畫面,交代了人物、地點、環(huán)境,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王彩玲對黃四寶有著一廂情愿式的愛情,在黃四寶酒醉之后的夜晚,他們有了畸形的歡愉。王彩玲重又點燃了對生活的熱情,她在課堂上面對學生,再次唱起了《慕春》,她的笑容是那樣甜美幸福,卻沒有想到黃四寶將給她沉重一擊。這時,《慕春》的旋律真切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
《獻身藝術,獻身愛情》選自歌劇《托斯卡》,是歌劇中女主人公托斯卡的詠嘆調。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作曲。托斯卡是一個悲劇人物。最后以自盡了卻了生命?!东I身藝術,獻身愛情》這首詠嘆調是她生命的獨白。歌中唱到:“獻身藝術,獻身愛情,我衷心地愛護一切生靈!對待世界上受苦的人們懷著熱誠。永遠是虔誠的信徒,時常向上帝祈禱,獻上我純潔的心靈,永遠是虔誠的信徒,常把鮮花供奉。但在這絕望時刻,為何啊上帝。為何對我殘酷無情?……”歌曲共分兩個段落。第一段落以音調不斷連續(xù)下行的句式表達了托斯卡壓抑的心境。第二段多同音重復和三連音節(jié)奏,是以憤懣的情緒對上帝的詰問。
這段詠嘆調的第一次出現(xiàn)是周瑜要求跟王彩玲學唱歌,王彩玲在學校的琴房表演給他唱的。對于王彩玲來說,身邊的周瑜已經(jīng)不存在了,她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里,從內心深處唱出了她對命運的不滿和怨恨。這一詠嘆調使王彩玲性格的另一面鮮明起來。詠嘆調的第二次出現(xiàn)是王彩玲去報考歌劇院,劇院領導告訴她劇院根本不需要人,王彩玲唱著這首詠嘆調跪了下來。這首歌曲把主人公的失落、絕望、無助、脆弱充分表達了出來。電影的結尾。導演以虛擬的手法,讓王彩玲站到了音樂廳的舞臺上,再次唱起了這首詠嘆調,它與影片開始處的《慕春》相呼應,使王彩玲這個卑微的小人物的形象刻畫更加豐滿細致。
《月亮頌》選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的歌劇《水仙女》。是歌劇中人物魯薩爾卡的詠嘆調。表現(xiàn)了魯薩爾卡對遠方愛人的思念和美好愛情的渴望。歌曲為慢板、3/8拍。具有夢幻般的氣質,帶著一種寧靜、圣潔之美。歌中唱到:“月亮啊,皎潔的月亮!銀色光芒照耀遠方,漫游在無際的天邊,向美好的人間遙望。啊月亮留下吧,留一會兒吧。告訴我,我愛人在何方!……”
王彩玲在愛情破滅,調入北京又無望的打擊下,躲到一個小歌廳,喝得酩酊大醉,在酒精的麻醉下?;孟胱约旱脑竿麑崿F(xiàn)了。此時。她唱起了這首《月亮頌》。這時的王彩玲已身心俱疲,渴望能有一片能讓靈魂停歇的凈土。《月亮頌》的音樂特點極為準確地契合了她的心境?!鞍≡铝亮粝掳桑粢粫喊伞边@似乎是王彩玲對奢望不到的理想生活的乞求。
藝術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由德國詩人海涅作詞、作曲家門德爾松譜曲。歌曲為6/8拍子,富有流動的氣質,充滿愉悅之情。歌中唱到:“乘著那歌聲的翅膀。親愛的。我?guī)闳サ侥呛愫拥膬砂叮铎届坏牡胤剑耗怯撵o的月光底下開放著鮮艷的花,蓮花正等待著你啊,他們的親姐妹。讓我們在棕樹底下靜靜地躺下休息,飲浴著諧愛與恬靜。憧憬著幸福的夢……”
這首歌曲在影片中象征著王彩玲的理想之夢。在一場名為“唱出新天地。唱出新生活”的社區(qū)廣場文藝演出中。王彩玲演唱了這首《乘著歌聲的翅膀》,然而。她的歌聲與百姓生活卻那么格格不入,那些大爺大媽打著哈欠毫無顧忌地離去,只留下王彩玲孤零零地留在空地上,看雪花片片飄落下來。歌曲的歡快反襯出女主人公內心的惆悵。她“乘著歌聲的翅膀”卻沒有能飛起來,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沒能“唱出新天地”,也沒能“唱出新生活”。這首承載著理想的歌曲再次響起。是由片中的另一個人物高貝貝演唱的。王彩玲滿心希望自己的夢想能在這個所謂身患絕癥的女孩身上實現(xiàn)。然而。現(xiàn)實又給她沉重一擊,高貝貝竟然在利用和欺騙她。歌中唱到的“幸福的夢”究竟在哪里呢?
王彩玲是一個靠歌聲追夢的音樂教師。在影片中穿插的這四首作品由她唱出來是那么貼切自然。最重要的是,它們的選用不是生硬地添加,每次出現(xiàn)都與故事相融合,與環(huán)境、氣氛相融合,與主人公的情緒相融合,對挖掘人物內心世界,刻畫人物形象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