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央視著名播音員羅京身患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住院治療,喜愛他的觀眾都在為他祈禱,愿他早日康復。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CHOP)是最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國,其占所有惡性淋巴瘤的比例超過40%。它多發(fā)于中老年人,40~50歲多見。在臨床上,患者常表現(xiàn)為迅速增大的淋巴結,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結外病變,患者常出現(xiàn)發(fā)熱、盜汗、進行性消瘦等全身癥狀。本病病程進展迅速,如不予以積極治療,后患無窮。一旦確診應準確分期,根據(jù)預后指數(shù),可將患者分為如下4組:低危、中低危、中高危和高危。
歷史資料證實,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不接受治療很快就會死亡。與之相反,淋巴瘤細胞對化療藥物敏感,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也是如此。治療CHOP的標準是4種藥物(環(huán)磷酰胺、多柔比星、長春新堿、潑尼松)聯(lián)合的CHOP方案,需6~8個療程,該方案,成為治療CHOP的新一代金標準。多年來,各國學者一直在努力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多項前瞻性隨機研究表明,沒有任何一種新的化療方案優(yōu)于CHOP方案。新方案在療效上并未得到統(tǒng)計學上的肯定,而且由此引起的嚴重毒副反應阻礙了這些方案在臨床上實施與應用。因此,CHOP方案仍是近30年來治療進展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標準方案。
在年輕患者,CHOP方案作為標準方案已得到大家公認,但該方案對部分老年人而言,其毒性反應可能太強。目前,各國學者已對部分毒副反應相對較輕的新聯(lián)合化療方案應用于老年患者的療效作出評價,但這些方案耐受性的增加是以療效降低為代價,因此即使在老年人,CHOP方案也仍是標準治療方案,但它是一種不完善的治療方案,老年病人誘導治療緩解率僅為40%~50%。因此,單用傳統(tǒng)的細胞毒藥物治療DLBCL,其臨床益處是有限的,需要采用新的治療策略以提高彌漫大B細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療效和預后,而免疫化療問世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由于利妥昔單抗療效肯定,未明顯增加治療毒性,在國外已成為治療彌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的標準治療。
利妥昔單抗是一種抗CD20嵌合型單克隆抗體,在惰性淋巴瘤的治療中顯示出良好療效。最近的研究證實,利妥昔單抗不僅治療惰性淋巴瘤有效,在進展性淋巴瘤的治療中也有明顯療效,尤其與化療方案聯(lián)合使用時療效顯著。進一步的資料分析顯示,同采用單一CHOP方案的患者相比,不僅高?;颊卟捎美孜魡慰孤?lián)合CHOP方案能顯著提高生存率,而且低危病人也同樣能獲益。無論是老年病人還是年輕患者,無論在初治患者或復發(fā)難治患者都顯示出免疫化學治療的優(yōu)越性。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谷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