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線青年英語教師,筆者于今年暑期參加了市里組織的關于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培訓活動,筆者在體驗新教材時,認真學習了英語新課程標準,經(jīng)歷了一個激動、適應、疑惑到反思的過程,對于新課標的實施與認識筆者聽了很多觀摩課,并在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慢慢體會、摸索、探討與反思。新《標準》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個性差異的統(tǒng)一。面對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應對社會形勢的發(fā)展變化作出相應的角色轉換。教師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創(chuàng)建新《標準》下的新型師生關系,以適應新時代英語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轉變觀念 新型師生關系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增進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站在教學第一線的英語教師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課堂角色,真正轉變傳統(tǒng)觀念,做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者。時代在飛速發(fā)展,教育理念也應與時俱進。只有科學的教育觀才能指導科學的教育行為。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變理想的課程為現(xiàn)實的課程,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完全不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yǎng)活動,學生缺乏參與,學習缺乏主動性,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而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的知識權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再單一化,教師的角色也趨向多元化。要建立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及需求設計、組織、安排豐富多彩合理有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
尊重、熱愛學生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前提。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觀察每個學生,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及表情變化,要注意觀察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態(tài)度,是積極參與還是漠不關心。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用心施教,對學生要有所牽掛,課堂教學中要與學生有情感交流和溝通,要關心每個學生,要學會賞識學生,給予學生適當?shù)谋頁P,不要言過其實。尊重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承認個體的差異,對學生一視同仁,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特別是有錯誤的學生。教師不能人為地將學生劃分等級,不能親疏有別,要公正平等,賞罰分明。事實上,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更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渴望老師給他們指點迷津,使他們在同學和老師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教師對學困生不能疏遠,更不能另眼相看。教師對學生持寬容的態(tài)度,決不是放縱或聽之任之,而是在嚴格要求基礎上的一種處世方法。寬容的目的在于給犯錯誤的學生以改正的機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促使他們從思想上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并努力加以改正。這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才會越來越完美,最終能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當然,英語教師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二、不斷提高教師自身專業(yè)水平和素質
多年來,學校教學一直是分科進行的,不少教師畫地為牢,把自己禁錮在本學科的壁壘中,不再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新課程在改革現(xiàn)行分科課程的基礎上,設置了分科為主、包含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由于課程內容涉及的知識面較廣,這就要求教師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成為綜合型教師。新課程標準給英語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它要求英語教師具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即擁有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注重自身的禮儀修養(yǎng)。同時,英語教師需要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了解新教材特點,恰當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新課程要求下的英語教師要善于學習,以“拿來”的眼光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吸納、更新知識。那種幾年所學試圖長期甚至終身受用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以前我們總是勉勵自己,“要使學生有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然而在新課程理念中,這種理論已遭遇極大的挑戰(zhàn)。現(xiàn)今看來,教師的“一桶水”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它是不是活水。我們也曾理直氣壯地說“隔行如隔山”,但新課程的綜合化特征,要求英語教師注重所任教學課與鄰近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綜合運用。
三、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要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相互學習,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因此,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具備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能力,盡量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例如,角色表演、小組競賽、問題討論、開辯論會等,讓學生通過實踐和參與,充分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合作學習所帶來的益處,愈發(fā)激活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把個體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全員互動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相互溝通、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加強團隊精神和集體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民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互動中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四、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難以滿足現(xiàn)代教學模式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需求,現(xiàn)代信息教育技術的運用是目前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發(fā)展趨勢。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網(wǎng)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支持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F(xiàn)代信息技術是培養(yǎng)師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具備一定的教學媒體的操作能力,能合理選擇和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深化學生的感知和記憶,拓展他們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從而達到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的目的。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開發(fā)英語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聽覺和視覺手段,例如,掛圖、音像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課堂學習;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開發(fā)和利用廣播電視和網(wǎng)絡等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總之,英語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積極地參與教學實踐與研究,增強自己的反思意識,努力去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不斷給自己充電,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博學多能的人,順利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轉變,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把課堂構建成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使自己在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中與學生共同進步,結伴成長。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
(作者單位:江西南昌市南昌三中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