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大學英語四、六級教學的改革特點出發(fā),分別從創(chuàng)新原則、教學觀念、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師資建設等不同方面,闡述了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措施。
[關鍵詞]四、六級考試 教學改革 大學英語
作為為教學服務的標準化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其考試成績已成為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社會用人單位視其為選擇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jù)。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大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相對較低,許多人即便通過了CET 4或CET6,“聾啞英語”仍是普遍現(xiàn)象。為了改變這種局面,2005年2月25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宣布對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進行歷史性改革,并公布了我國《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試行)》。提出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改革特點
1.改革原有計分方法
大學英語四、六級教學改革的最大特點就是淡化及格標準,全面反映學生的語言技能。新的考試成績報告單將不設及格線,每個考生都會收到一份成績單(包括總分和各部分成績)。原來的四級考試是一個過級考試,考試中只有通過與不通過的區(qū)分,而新的考試雖然缺少了以前的及格線和優(yōu)秀線標準,但成績單按照聽力、閱讀、寫作公布各單項成績,能夠比較客觀、全面地反映考生實際運用英文的能力。
2.改革原有測試重點
在新方案中,可以明顯地感到,新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將從注重語言知識點的考察轉(zhuǎn)向?qū)忌C合能力的測試。首先,提高聽力分值的比例,將不定期的復合式聽寫題型固定下來。聽力題材也選用對話、講座、廣播電視節(jié)目等更具真實性的材料。其次,閱讀的分值比例下降,但新增快速閱讀題型,題材應是說明書、廣告、導游圖等實際生活中常見且實用性較強的文章,重點測試考生快速尋找信息的閱讀技巧。第三,取消詞匯題,代之以綜合測試,涉及完型填空、改錯、短文問答或句子翻譯,可以說形式多樣,包羅萬象。
3.改革考試內(nèi)容
改革按照新方案修訂考試大綱、開發(fā)新題型、改革考試內(nèi)容和考試形式,特別加強對聽、寫能力的測試。聽力部分的權重從2O%提高到35% ,在短對話的基礎上增設了長對話理解,把“短文理解或聽寫”改為“短文理解和聽寫”;閱讀部分從40%降至35%;綜合部分占15%,包括“完型填空或改錯”和“短文問答或譯”,分別占1O%和5%,取消了“詞匯與結(jié)構(gòu)”部分??荚噧?nèi)容的主要變化表現(xiàn)為:加強了聽與寫的考核。主觀題比例從原來的15%~25%增加到35%,包括聽寫、短文回答、翻譯和寫作等形式。新的四、六級考試加大了對語言輸出能力的考核力度,將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二、創(chuàng)新高校英語教學,適應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措施
1.確定教學創(chuàng)新的原則
(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前提必須是具體的英語教學過程。在聽說上,注意詞匯的現(xiàn)實意義,加強會活和交流訓練;在讀寫上,側(cè)重于閱讀理解和應用寫作訓練。 (2)必須依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它貫穿著英語教育教學的思想。要教學創(chuàng)新,必須在此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 (3)尊重教學規(guī)律,注重教學方法。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方法必須符合高校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特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要“有趣、有味、有情、有意”,和大學生的心理需求、知識層次相吻合。
2.更新教學觀念
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新時期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因此,我們應從根本上更新教學觀念,把教學指導思想從重知識傳授向重增強能力培養(yǎng)轉(zhuǎn)變,從注重共性教育向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觀念轉(zhuǎn)變。改革多年形成的單純語言教學模式,變?yōu)檎Z言與文化教學并重;突破原來的以閱讀為主、以英語語言知識的輸入為主、以欣賞語言為主的設計思想和體系,向突出實用、應用,重視交際表達能力培養(yǎng),特別是突出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方向轉(zhuǎn)變。
3.重視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實際應用能力
為提高四、六級的過級率,各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仍不同程度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的現(xiàn)象。許多學生聽力和口語能力提高不大,與社會需要有很大差距。四、六級考試改革以后聽力部分在題型和分值上均有所改變,并且在口音上也由改革前的美音為主到新題型的口音多元化。這樣的改革則要求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單一的去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聽力和口語訓練也應是以后英語教學的重點。
4.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改變成為計算機加課堂教學的模式,以人機互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學英語教學采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有助于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信息技術的信息傳遞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調(diào)動視、聽等多種感觀的功能,促進大腦皮層的活動。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室,從硬件設施方面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了保障。但同時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引進大學英語教學,并不意味著大學課堂教學就不重要了。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在緩解英語師資緊缺、營造語言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自主學習等方面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在計算機上學習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
5.加大師資建設
英語四、六級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師也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建設合格的大學英語教學師資隊伍是此次改革的關鍵。首先,要補充適當?shù)母咚刭|(zhì)教師,包括優(yōu)秀的外教;其次,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尋求多種有效的培訓手段,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大量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大學英語教師。同時,還要采取積極的措施,提高教師待遇,優(yōu)化穩(wěn)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教學動力。
總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避免了傳統(tǒng)考試中的一些弊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那么外語工作者們更應進一步統(tǒng)一認識,深入開展研究,力爭使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夏紀梅,現(xiàn)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29.
[2]劉淑穎.大學英語教學法研究[M].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51-5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59-61.
[4]王文惠,李慧芳.英語快速閱讀的課堂訓練方法[J].商場現(xiàn)代化,2005,(15):123.
[5]馬珍萍.淺折大學英語四級閱讀測試特點及教學對策[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2,(5):41-43.
(作者單位:浙江溫州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