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技術是輔助教學功能性很強的教學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教育現(xiàn)代化的標志。多媒體課件已成為廣大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模擬、仿真或再現(xiàn)一些難以體驗的事物及過程,使學習者身臨其境,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水平。在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上,比運用傳統(tǒng)教學時間縮短近30%~50%。筆者就多年來利用多媒體技術從事職工培訓教學工作的淺微收獲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職工培訓 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技術主要指用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文字、圖像、動畫及活動影像等多媒體信息,使多種信息建立起邏輯鏈接,集成為一個系統(tǒng)??梢愿鶕?jù)需要對它們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等。人們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可以自然貼切地表達、傳播、處理各種視聽信息,并具有更多的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重要的是在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上,比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時間上可縮短近30%~50%。因此,在眾多的職工培訓教學中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成為一種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
一、職工培訓與多媒體技術
職工培訓通常是內(nèi)容多,時間短。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許多的內(nèi)容因不易板書,或因無法體現(xiàn)其真實效果,很難讓學員在短時間內(nèi)高效率地掌握。培訓師不僅要為培訓時間和教學內(nèi)容的矛盾而犯愁,更為一些晦澀難懂,抽象枯燥的內(nèi)容而煞費苦心。即便是配以模型、掛圖等教學道具,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講解說明,也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學員雖積極領會,在大腦中努力拼湊重現(xiàn)客觀存在,然而常常是收效甚微。不僅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教學質(zhì)量也得不到保證。如今隨著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培訓時間也一再壓縮?!跋茸詫W,再集中輔導”已成為一種基本學習方式。這就對我們的培訓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培訓時間內(nèi)將教學內(nèi)容精練準確、生動形象、高效地展示出來,以滿足學員的學習需求。多媒體技術使我們走出了“板書式”教學舉步為艱的窘迫,也讓這一愿望成為了可能。
培訓師將授課內(nèi)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形成一種圖、文、聲、像并茂,人機交互的教學方式。通過模擬、仿真或再現(xiàn)一些實際中難以體驗的事物及過程,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示教學內(nèi)容。達到了抽象概念具體化,微觀概念宏觀化的良好效果。較徹底地分解知識技能信息的復雜度,充分傳達教學意圖。使學習者身臨其境,親歷其中得到體驗。能有效地激發(fā)學員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變單純的死記硬背上升為理解應用。在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學員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nèi)獲取更多的信息。
二、職工培訓與多媒體教學
幾年來,針對職工培訓的特點,筆者在制作不同的教學課件時,可謂是嘔心瀝血,將多媒體技術發(fā)揮到了及至。
建設崗位“五大員”培訓,筆者從事“建筑識圖”、“建筑力學”、“建筑結構”等課程的培訓教學工作。眾所周知,要讀懂“圖”需要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為了能讓學員迅速建立起空間概念及想象,筆者在收集了大量素材后,將投影的種類、空間三面投影體系的建立、以及點、線、面、體的投影等,利用Flash(動畫)課件進行教學。不僅將以往幾天的課程縮短至一次課,而且在教學效果上遠遠勝過“口誅筆伐”。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分析組合體的“疊加法”、“切割法”及“剖視圖”的形成,更使學員輕松地了解并掌握制圖的基本原理。為學習和識讀施工圖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在板書教學中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教學效果。 PowerPoint(幻燈)在對客觀事物的時間特征、空間特征和運動特征上,呈現(xiàn)為瞬時、平面、靜止或相對運動;以靜止及相對運動畫表現(xiàn)客觀事物及現(xiàn)象。這三方面的表現(xiàn)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靜止畫面的穩(wěn)定、清晰,高亮度、艷色彩,可長時間停留的自身特點與優(yōu)勢,有利于學員從容地、有分析地對事物進行細致的反復觀察。筆者在進行靜力學公理的教學中,應用“平行四邊形公理”將分力進行合成。采用不同的線型(顏色、線寬),制作依次合成的“平行四邊形”(板書很難做到標準)。在講述時逐一播放得出合力的結果(見圖1),用反復的播放來加深學員的認識,最終引出“力多邊形法則”(見圖2)。
又如,“加減平衡力系”、“力的可傳性”,都可將事先制作好的平衡力系,在講授中依次“加”入,依次“減”去。這樣的教學過成,既省時又清晰,變抽象為具體(見圖3)。
再如,梁彎曲時的應力分析,很難讓學員真正理解。采用課件,將變形前后的圖形進行對比(見圖4),可讓學員直觀感知內(nèi)部組織變形的結果,而不用細嚼文字。同時,利用透明效果的圖形(見圖5)顯示梁的“中性層”,從而理解并掌握“中性軸”概念及“中性軸”兩側的拉應力和壓應力分布規(guī)律。
通過PowerPoint(幻燈)和Flash(動畫)的豐富表現(xiàn)力,將圖放大后展示在屏幕上,從整體結構一一分解、放大、停鏡、重放,從不同視角全面地、完整地、清楚地展示實物直觀的難以看到和體會的事物運動形式、空間位移、相對關系等,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教學信息。學員觀察清楚,能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為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建立起向理性認識飛躍的基礎。同時,培訓師也講解方便。
然而,任何“手段”都有其本身某些方面的不完善性,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在課堂教學速度成倍提高的同時,也使學員因視聽并用,精力高度集中,而身體容易疲勞。時間一長,學員的思維就跟不上教學的進度,同樣會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做到快慢得當,信息量適宜。教師要有意識地多做一些講解、提示、補充和重復,提出問題要求自學等,控制授課節(jié)奏。同時,培訓師決不能一味地坐在計算機前,盯著計算機屏幕,而應時刻注意觀察學員的反應,及時調(diào)整講課速度。即便是使用成熟的課件,也要及時了解、接收學員的反饋。對于重點難點,更要博引旁征,反復講解,不斷加強刺激的次數(shù)和強度,幫助學員理解和記憶。同時,教師還要熟練掌握教學儀器的操作技能,決不能操作不熟練,設備出現(xiàn)小故障時便束手無策。
總之,在職工培訓教學中,既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功能來彌補授課時間之短,又要切忌一味地追求而忽視教學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職工培訓教學的效果。
(作者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教育培訓中心<浙江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