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困生是那些在品行或?qū)W習等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是和優(yōu)秀生相比較而言的。只有對學困生抱有誠摯的愛和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使學困生進步的前提。教師應注意學困生的進步和閃光點,及時予以鼓勵。
[關鍵詞]數(shù)學 學困生 轉(zhuǎn)化 學習興趣
一、引言
學困生是那些在品行或?qū)W習等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是和優(yōu)秀生相比較而言的。但是,這些學生總是缺乏刻苦鉆研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缺乏學習的信心。教育他們,困難很大,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也很難提高。下面我就如何教育轉(zhuǎn)化學困生,大面積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談一點粗淺的經(jīng)驗和體會:
二、教師對“學困生”的尊重,是他們愉快學習的重要條件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辈还茏鍪裁词虑?,都離不開“真誠”二字,做學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更離不開“真誠”二字了。真誠是一門愛的藝術,它的基礎是給予、關心、尊重和理解。有的教師對學困生很討厭,看不起學困生,給予學困生的幫助實在太少了,其實應該多尊重學困生,多給他們一點關心,多去了解他們?!罢嬲\”是學困生教育轉(zhuǎn)化工作能取得實效的一個關鍵。實踐表明:最難教育的學困生也能被老師的“真誠”所感化。
一般來說,學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經(jīng)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不歧視、不諷刺、不打擊、不揭短。學困生有怕遭冷落的心理,因此,只有對學困生抱有誠摯的愛,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對學生的愛投射到學生心里。比如,在數(shù)學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時,隨之對學困生投去一個充滿信任的、親切的目光,這樣就會在他們心中掀起波濤。老師心中有學困生,學困生心中才會有老師,師生情感的一致,會引起雙方信息的共振,此時,學生的接受能力就最強,教學效果就最佳。
三、改進教法,加強對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學困生認識水平低、思維能力差,因此講課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同時,還要加強變式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情況得到及時反饋。講授速度要適合學困生的接受能力,講課語言應盡量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特別應加強直觀教學,能利用直觀教具的應盡量利用。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困生優(yōu)先提問、優(yōu)先輔導、優(yōu)先檢查評價。評價時,特別應注意學困生的進步和閃光點,及時予以鼓勵,以增強他們的信心。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物去說明數(shù)學知識,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答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從這些學生常見又感興趣的事物中提出他們沒有想到的問題,能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四、加強思想教育,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動力
一般說來,學困生的學習動力不足,他們往往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經(jīng)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也缺乏刻苦鉆研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更缺乏學習的信心,認為“努力也學不會”,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對于學困生學習動力的激發(fā)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教學中應結合所學內(nèi)容向?qū)W生進行理想教育,介紹張海迪頑強學習的事跡,介紹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
學生與老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師對學困生實施教育時,要淡化教師的權威,尊重學困生的人格,激發(fā)其自尊心。一般來說,學困生有較重的自卑心理,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但同時又有較強的自尊心,對老師的當面批評或指責,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厭煩情緒。所以,當老師初次與學困生談心時,一定要放下架子,否則,會使師生關系陷入僵局。對學困生教育時,必須堅持平等原則,使他們時時感到老師可親、老師可敬,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即使是廢鐵,也有可熔煉成鋼的成分;即使是木屑,也可燃起熊熊的火焰,學困生身上自然也有閃光點。因此,與學困生談心時,老師要多給予鼓勵,堅持正面引導,不說傷害學困生自尊心的話,更不可體罰學困生,特別要抓住學困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使學困生既看到成績,又找出不足,以增強其奮進的信心。
五、在數(shù)學教學中,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因材施教
由于不同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愛好、意志力、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做到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
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摸底,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成高中低三個層次。在分層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學生的共性,又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對后進生要多輔導,多啟發(fā),多讓他們做一些基礎性題目,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恰當?shù)乇頁P,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學有余力、思維靈活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做一些綜合性的、難度較大的題目,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要把集體教學、分組討論與個別指導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六、結語
總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耕耘,就有收獲。實踐證明,只要用心教育,學困生是能夠轉(zhuǎn)化的。
(作者單位:甘肅金昌市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