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目前中學體育教師的現狀出發(fā),根據形勢對中學體育教師的素質要求與期望,作一概略分析。就提高中學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提出了應具備的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職業(yè)品德素質、良好的身心素質、全面的能力。
[關鍵詞]體育教師 中學體育 體育教師素質
1 前言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跨世紀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大決策。如何推進素質教育,保證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方向,關鍵在于教育者的素質。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學的體育教師是跨世紀學校體育教育的一支重要隊伍,這支隊伍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的水平、質量和全面素質教育的推進。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既有理論課又有體能練習課),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甚至一言一行,衣著儀表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學體育教師素質的提高對于培養(yǎng)現代化合格人才,增強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我國綜合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體育教師素質的涵義
素質,是指人在后天環(huán)境影響和教育訓練中所獲得的穩(wěn)定的、長期發(fā)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包括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體育教師的素質是以人的先天秉賦作為基礎,通過后天的科學教育和學習鍛煉所形成的具有時代特點的思想、知識、能力等方面綜合的身心特征和職業(yè)修養(yǎng)。它是一種穩(wěn)固的職業(yè)品質。
3 新時期對體育教師素質的要求
3.1培養(yǎng)人才、教書育人的思想政治素質
體育教師不僅是一名體育工作者,而且還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擔負著將青少年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這一要求決定了中學體育教師必須具有的培養(yǎng)人才、教書育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它是作為體育教師必備的首要條件,也是社會主義教育對人民教師的根本要求。培養(yǎng)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體育教師和其它業(yè)務教師共同的光榮職責。
3.2樂于奉獻、為人師表的品德素質
體育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還應當熱愛學生,發(fā)揚奉獻精神,應當盡職盡責;應當實事求是,精益求精;應當尊重、了解和嚴格要求學生,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應當遵紀守法,作風正派;應當衣著整潔,舉止大方,語言文明;應當制止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行為。體育教師工作較其它教師更為艱苦,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教師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以身作則,公正無私的氣質風度無時不在感染學生。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生不僅看老師怎樣說,還看教師怎么做,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具有特別意義。
3.3合理的知識結構
3.3.1體育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基礎知識。這即是體育學科要求的,也是現代科學知識的發(fā)展所需要的,中學體育教材的內容涉及到軍事、藝術、地理、政治、科技等各方面。這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才能,同時也對體育教師的文化知識范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對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科技動態(tài),現代科學方法應具有基本的知識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科學地傳授教材中的各類知識。
3.3.2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豐富和精深的專業(yè)素質。為了做好體育教學工作,體育教師應刻苦鉆研業(yè)務,力求精通所在學科的專業(yè)知識??萍荚诓粩喟l(fā)展,體育教師還必須注意體育學科的發(fā)展,不斷地吸取所教專業(yè)的最新成就,及時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體育教師必須掌握較全面的體育活動技術和技能,才能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充分利用自己準確的語言和優(yōu)美舒展的動作示范樹立自己的形象與威信。
3.4良好的身心素質
體育教師不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且還是塑造人類健美的建筑師。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體育教師要學會自我心理調控,保持心理平衡,又要以良好健康的心理影響學生。中學生的心理正處于不太成熟的時期,體育教師要發(fā)現和糾正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使學生的心理能健康成長。
3.5全面的能力素質
3.5.1教學表達能力。它主要是語言表達能力和體態(tài)語言表達能力,是全面訓練學生講解、示范的體育教學能力。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應體現在教學語言的示范性和藝術性上。做到課堂語言清楚、準確、精練。同時,要據根體育教學特點和任務的需要,教學語言應富有情感色彩、語調自然、音量適中、音速適度。還可借助眼神、表情等加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體態(tài)語言主要是身體動作示范的表達能力。
3.5.2教學組織能力。主要是課堂教學組織能力。具體說就是體育課堂教學控制能力、應變能力、誘導能力的組合。這是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重要能力。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程序,控制教學的速度和強度,以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對課堂出現一些意外事件,教師應沉著、冷靜、機智,善于控制;善于借助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5.3教學設計能力。首先,是體育教師的教案設計。在編寫教案時,要做到目的明確,重點突出。其次,是場地、器械布置設計能力。要求場地與器械的布置能夠結合練習的需要,與教師的講解相配合,使學生在練習中感到輕松、恰當。再次,還要求體育教師具有幫助與保護的設計能力。
3.5.6社會交往能力。體育工作是一項群眾性工作,集體競賽活動多。體育教師的工作不僅面向全體學生,也面向社會。學校經常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校內外體育競賽等,體育教師應廣泛地接觸社會、同社會保待密切的聯系。體育教師不僅要了解和掌握學生在校受教育的情況,也要了解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所能產生的各種影響并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使學生在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下共同協調起來,達到學校教育的目的。
4 結論與建議
4.1為了促進中學體育教師素質的提高,創(chuàng)造良好的再教育機會,有計劃、有步驟的選送體育教師進行業(yè)務進修或培訓。促進教師知識更新,及時掌握最新的體育科技動態(tài),以促進體育教師業(yè)務素質的提高。
4.2引進競爭機制,建立教師業(yè)務考核制度。在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的基礎之上,采取建立教師業(yè)務檔案,分不同年齡層次有選擇的進行教師運動素質和專項技術的考核測評等方法,引進競爭機制。以激發(fā)教師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與提高自身素質的積極性,加強體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4.3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要做到為人師表,教師自身素質又是教書育人的基礎。因此,每一位中學體育教師都要樹立終身治學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質,以適應體育現代化發(fā)展的需要,同時為社會主義體育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應有的才能和智慧。
參考文獻:
[1]楊貴仁等.試論學校體育素質教育.中國學校體育,1998.(3).
[2]金欽昌.學校體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3]劉淑梅.論體育教師的能力與體育教學.山東體育科技,1996,(3).
[4]畢誠.中國呼喚創(chuàng)新教育.人民教育,2000,(4).
(作者單位:山西稷山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