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親屬稱謂是親屬制度的語言反映,它以簡單的詞語形式反映出了復(fù)雜的親屬制度,考查親屬稱謂具有語言學(xué)和文化學(xué)雙重意義。通過對潮州方言內(nèi)部的親屬稱謂調(diào)查,從宗親、外親、姻親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描寫,并總結(jié)出潮州方言親屬稱謂的特點。
[關(guān)鍵詞]親屬制度 親屬稱謂 潮州方言
一、潮州地理位置以及潮州方言的概況
潮州位于廣東省最東端,處于韓江中下游。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西與揭陽市的揭東縣接壤,北連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南通汕頭市和汕頭市屬的澄海市,并瀕臨南海,與臺灣隔海相望。陸地總面積3083.9平方公里,還有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136公里。潮州自古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素有“省尾國角”之稱。
潮汕地區(qū)的閩語是閩南方言向南傳播的產(chǎn)物。雖然目前潮州方言與福建閩南方言在語言溝通上有一定的障礙,但是我們依然無法否認二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保持著閩語共同的特征。但是潮州方言生長在粵地,必然受到粵文化的影響,產(chǎn)生了一些獨有的特點。潮州方言既有古漢語的積淀,在語言、詞匯、語法等方面都保持留有古漢語的特點,堪稱“活化石”,又有潮州民俗文化的生動體現(xiàn),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二、潮州方言親屬稱謂關(guān)系
1.宗親
宗親是血親的一支,是指與自己有血緣關(guān)系并且同姓氏的親屬。包括直系宗親和旁系宗親,直系宗親包括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孫子、孫女。旁系宗親包括伯父、叔父、堂兄弟姐妹、侄子、侄女等。
(1)直系宗親
2.外親
外親是血緣的另一支,他是指與自己雖有血緣關(guān)系,但不同姓氏的親屬。
(1)母親的親屬
3.姻親
姻親指的是沒有血緣關(guān)系而有婚姻關(guān)系的親戚,包括自己的配偶及其父母兄弟姐妹,自己兄弟姐妹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的配偶、堂兄弟姐妹的配偶、表兄弟姐妹的配偶。
(1)夫系
三、潮州方言親屬稱謂總體特征
1.遵循漢語親屬稱謂的基本規(guī)則
(1)男女有別。性別之分是人類語言中對親屬分辨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樣,潮州方言在每一個稱謂中分出了男女不同的兩個相對應(yīng)的稱呼,尤其是敘稱詞。
(2)長幼有序。潮州方言親屬稱謂對長幼的區(qū)分相當(dāng)細致,不同輩分的區(qū)分是一目了然的,上文幾個表格中的祖、父、子、孫輩都層次清楚。并且,它對同一輩分中的長幼也作了很明晰的區(qū)別,如比父親大的稱“阿伯”,比父親小的稱“阿叔”。
(3)脈系分明。這是漢語親屬稱謂的一個最大特點。潮州方言親屬稱謂對各個不同譜系之間作了非常嚴格的區(qū)分,同一輩分同一性別的人,如按女性可分為父系中的“阿姆”、“阿嬸”、“阿姑”,母系中的“阿妙”、“阿姨”,按男性可分出父系中的“阿伯”、“阿叔”母系中的“阿舅”等等。
(4)以父系為中心的宗族觀。潮州是一個重男輕女思想較為濃厚的地方,這也在親屬稱謂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以父親為中軸線延續(xù)下來的前后代稱謂整個親屬稱謂系統(tǒng)的骨架,有關(guān)這部分的詞語劃分得最為仔細,對其他親屬的區(qū)別也都是以父系中的男性為基點。如對父系中稱謂“父親的兄弟”為“阿伯”、“阿叔”,而對母系中的“母親的兄弟”則統(tǒng)稱為“阿舅”,沒有分出大小。甚至是對父系中的女性,如“父親的姐妹”也沒有區(qū)分大小,統(tǒng)稱“阿姑”,這就與母系中對“母親的姐妹”不分大小統(tǒng)稱“阿姨”同理。
2.內(nèi)部一致性較高
從上面表格中不難看出,潮州方言親屬稱謂詞匯的內(nèi)部一致性比較高,存在的差異只限于個別詞語,各地之間能夠通話。例如,其他地方稱謂伯祖父、叔祖父分別為“老伯”、“老叔”,通過前加“老”來表示輩分的增加,而饒平的黃岡和井洲則稱謂為“伯公”、“叔公”,它們是通過后加“公”來表示跟爺爺(“阿公”)同一個輩分。再如,對于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的稱謂語序上存在差異,湘橋、楓溪、古巷、黃岡都稱謂為“老外公”、“老外媽”,而庵埠、彩塘、鳳塘、井洲則稱謂為“外老公”、“外老媽”。盡管在潮州方言親屬稱謂系統(tǒng)里面存在著諸如此類的一些差異,但仍然不會影響不同地方的人的互相溝通。
另外,潮州方言親屬稱謂的內(nèi)部一致性尤其體現(xiàn)在對長輩的稱謂上。相當(dāng)于祖父輩份及更高輩份的親屬的稱謂一致性更高,如“老祖公”(高祖父)、“老祖媽”(高祖母);“老公”(曾祖父)、“老媽”(曾祖母);“阿公”(祖父)、“阿媽” (祖母);“老伯/伯公” (伯祖父)、“老姆姆婆”(伯祖母)等等。
在語音上潮州方言親屬稱謂詞也存在較大共性。普通話由于受雙音化的影響,己經(jīng)沒有單音節(jié)的親屬稱謂詞了,只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節(jié)構(gòu)成的親屬稱謂詞。潮州方言親屬稱謂詞也呈現(xiàn)出這種態(tài)勢,從語音形式來看,親屬稱謂詞主要是以雙音節(jié)和三音節(jié)詞為主體。
3.保留大量古詞語
潮州方言中保留了大量古詞語,尤其是穩(wěn)固性很強的親屬稱謂詞語。如:“大家”指丈夫的母親。這種稱謂由來已久,《后漢書#8226;曹世叔妻傳》:“(班昭)博學(xué)高才……帝數(shù)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這里“大家”音義均同“大姑”,是對婦女的尊稱,后來由此引申為婦女對丈夫之母的稱呼?!端螘?8226;孫棘傳》:未娶妻,“棘妻許又寄語屬棘:‘君當(dāng)門戶,其可委罪小郎?且大家臨亡,以小郎屬君,竟家道不立?!薄短綇V記#8226;陳義郎》:“大家見之,即不忘息六朝時期,‘大家’就已經(jīng)引申出‘婆婆’之義了。需要說明的事,(媳)婦?!憋@然,在“婆婆”義的“大家”在古代音同“大姑”,潮州話中為了區(qū)分“大家”和“大姑”而采用“家”的讀音。
“大官”,在潮州話中“大官”不是稱職位高的人,而是與“大家”相對而言,即指丈夫的父親。“官”在古代除了作“官職”、“官吏”解外,還可以用作“對君主、尊長的敬稱”,如晉盧循家人稱循(((晉書#8226;盧循傳》)、南朝梁袁君正稱父昂(《南史#8226;袁君正傳》)、晉石鑒稱其君石虎(《晉書#8226;石季龍載記》)皆曰官。以后引申作對“公公”的稱呼,與“家”(婆婆)并稱。據(jù)宋王愚《野客叢書》記載,婦人“稱翁姑為官家”《南唐書#8226;李家明傳》注:“江浙謂舅曰官,姑曰家?!苯癯敝菰挼摹按蠊佟憋@然就是源于古時的“官”,并仿照“大家”一詞,在“官”之前加“大”而形成。
“新婦”,潮州人稱“兒媳婦”為“新婦”。“新婦”一詞最早見于先秦,本意為“新嫁娘”?!秶?8226;衛(wèi)策》:“衛(wèi)人迎新婦?!薄秴问洗呵?8226;淫詞》:“惠子聞之曰:‘何事比我于新婦乎!’”從漢代起,“新婦”開始被用來稱“兒媳”?!逗鬂h書#8226;周郁妻(趙阿)傳》:“郁驕淫輕躁,多行無禮。郁父偉謂阿曰:‘新婦賢者女,當(dāng)以道匡夫?!庇帧逗芜M傳》:“張讓向子婦叩頭。云:‘老臣得罪,當(dāng)與新婦俱歸私門?!北饼R時童謠云:“寄書與婦母,好看新婦子。”
“阿奴”,這是潮州一帶的老年人對自己的孫兒、孫女或者特別喜愛的晚輩的愛稱。另外,潮州人也稱兒子為“阿奴”?!鞍⑴笔且环N愛稱,有“心肝寶貝”之意,絲毫不帶貶義。這種愛稱曾經(jīng)盛行于六朝?!妒勒f新語#8226;德行》:“謝奕作刻令,有一老翁犯法,謝以醇酒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太傅時年七八歲,著青布褲,在兄膝邊坐,諫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庇帧斗秸?“周侯(額)獨留予(周漠)飲酒言話,臨別,流涕撫其背曰:‘奴好自愛?!薄赌鲜?8226;齊#8226;廢帝郁林王本紀》:“(武帝)臨崩,執(zhí)帝手曰:‘阿奴,若憶翁,當(dāng)好作!’”又《郁林王何妃傳》:“帝謂皇后為阿奴,曰:‘阿奴暫去?!睆纳厦嬷T例可以看出,“阿奴”、“奴”在六朝時期是尊長對卑幼的愛稱,可以用作兄稱弟,也可以用作祖稱孫,還可以用作帝稱后。潮州話中的“阿奴”正是保存了第二種用法。
“同門”,指連襟兄弟,意為同娶一門之女?!巴T’,這種稱謂,晉代己見。《爾雅#8226;釋親》:“兩婿相謂為亞。”晉。郭璞注云:“今江東人呼同門為僚婿?!薄稄V雅#8226;釋親》:“同門謂之婿?!鼻?8226;王念孫疏注:“婿上蓋脫‘友’字……《漢書#8226;嚴助傳》:‘家貧為友婿富人所辱?!亷煿抛⒃?‘友婿,同門之婿?!?/p>
四、結(jié)語
親屬稱謂是親屬制度的語言反映,它以簡單的詞語形式反映出復(fù)雜的親屬制度。親屬稱謂的特點一般受到親屬制度的制約。具有不同的親屬制度,自然會形成不同的親屬稱謂系統(tǒng)。但是語言對社會的反映還受到語言本身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規(guī)律的影響。考察語言中的親屬稱謂,不僅可以理解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的親屬制度的構(gòu)成狀況。也可以了解這種語言的語言系統(tǒng)特別是詞匯的面貌與特點。
潮州方言是閩南方言向南播遷的產(chǎn)物,在語音、詞匯、語法方面都保存著閩南方言共同的特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周邊語言環(huán)境的差異,潮州方言已呈現(xiàn)很多不同于福建閩南方言的特征,親屬稱謂也是如此。潮州方言的特點,為深入研究閩南方言提供了語言材料,對語言接觸研究也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艾貴金.淺談淮陽方言的親屬稱謂語閉[J].語言研究,2002.
[2]北京大學(xué)中國語言文學(xué)系語言學(xué)教研室.漢語方言詞匯(第二版)[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4.
[3]曹煒.現(xiàn)代漢語中的稱謂語和稱呼語閉[J].江蘇大學(xué)學(xué)報,2005,7(2).
[4]常敬宇.漢語詞匯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5.
[5]陳漢初.潮汕民間親屬稱謂淺探閉[J].汕頭大學(xué)學(xué)報,2003.
[6]陳立中.漢語方言親屬稱謂詞語中的排行標(biāo)志明[J].湘潭大學(xué)學(xué)報,2006.
(作者單位:北京廣盛律師事務(w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