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字謎的謎面與謎底的關(guān)系是十分復(fù)雜的,本文從漢字的構(gòu)形這一角度出發(fā),將其大致梳理為:謎面對謎底的部件作出提示;謎面通過描述謎底的筆畫來提示謎底;謎底本身是謎面中心字的一個部件。此外,還就字謎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的漢字本身的一些特點,如漢字結(jié)構(gòu)的二維平面設(shè)計,漢字形體的包容性等作了簡單介紹。
關(guān)鍵詞:字謎 謎面 謎底 部件 筆畫
字謎是指用字做謎底的謎語,它是漢字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F(xiàn)在一般認為,字謎萌芽于漢代,成熟于魏晉南北朝時期,至宋達到黃金時代。元明以來,逐漸興起正月十五猜燈謎的習(xí)俗。①時至今日,每逢元宵佳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仍然保留著賞燈猜謎的習(xí)俗。字謎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化樣式,承載著人們的智慧,顯示出漢語、漢字的奇妙。本文以日常生活中所收集的字謎以及相關(guān)書籍中所收錄的字謎為研究對象,②旨在從漢字的構(gòu)形這一角度對字謎的謎面與謎底的關(guān)系作初步地探討。③
一
謎底至少由兩個部件組成,謎面對謎底的部件或搭配方式作出提示。
(一)謎面中直接顯示出謎底的部件。
(1)大火燒到耳朵旁。 耿
(2)牛角上邊來一刀。 解
(3)一邊有水一邊干。 汗
(4)王大娘和白大娘,挨肩坐在石頭上。碧
(5)老大老二和小三,弟兄三個逗著玩,老大踩著老二頭,剩下小三在下邊。奈
以上諸例,有的僅在謎面中點明謎底的部件,有的則不僅點明謎底的部件,而且對部件之間的搭配關(guān)系進行了描述,如例(5),“奈”字由成字部件“大”“二”和“小”組成,謎面巧妙地運用擬人的手法描述出三者的位置關(guān)系:“大”在“二”的上面,而“二”又在“小”的上面。
(二)謎面間接顯示謎底的部件,即謎底的部件分別暗含在謎面的中心字中。④
(6)甜一半,辣一半。辭
(7)記一半,忘一半。忌
(8)半把斧頭。爸
(9)半價出售。催
(10)臺灣始終歸一體。 弘
以上諸例,有的只是在謎面中大致點明謎底的部件暗含在謎面的中心字中,但并不確切說明是中心字的哪一部件,需要猜謎者自己去組合,如(6),“甜”字的一半可以是“舌”,也可以是“甘”,“辣”字的一半可以是“辛”,也可以是“束”,這就需要猜謎者對它們分別組合;因此,這類謎面的設(shè)計有一個前提,即謎面中心字的部件彼此通過組合,只有一種組合方式可以成字,如“打一半,哄一半”,這個字謎謎面的設(shè)計就有點問題,因為它的謎底可以是:拱、扣或叮,違反了字謎謎底的排他性原則。有的字謎則會在謎面中提示謎底的部件分別是謎面中心字的哪一部分,如例(10),“臺灣始終歸一體”,“始終”二字便巧妙地點出了謎底的部件分別是“臺”和“灣”的哪一部件。
(三)謎底由成字部件構(gòu)成,謎面通過對單個成字部件獨用時所表示詞義的說明,或?qū)ζ渌硎緦ο蟮奶攸c、性質(zhì)、狀態(tài)的描述來達到暗示謎底部件的目的。
(11)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跑,一個跳,一個吃草,一個吸血。 騷
(12)我有一物生得巧,半邊鱗甲半邊毛,半邊離水難活命,半邊入水命難保。 鮮
(13)我有一物分兩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 鮮
(14)我有一物長得奇,半身生雙翅,半身長四蹄,長蹄跑不快,長翅飛不起。 鮮
例(12)、例(13)、例(14)的謎底均為“鮮”字,其謎面都分別揭示了“鮮”字的兩個部件——“魚”、“羊”各自的形體特征及生活習(xí)性,非常巧妙。
(四)謎底由成字部件組成,而且它們可以連綴或擴充成詞或詞組,謎面文意便是這個詞或詞組的另一種說法,或者謎面文句所指稱的事物或現(xiàn)象是這個詞或詞組所表達事物或現(xiàn)象的典型代表,或者謎面文句是對謎底部件所組成詞或詞組的意義的闡釋、說明等等。
(15)木乃伊。居
(16)弄璋之喜。甥
(17)文言文。故
(18)金木水火???/p>
(19)兔逸吳剛走,嫦娥下凡塵。 腔
例(15)“木乃伊”是古尸的典型代表;例(16)“弄璋之喜”是指生了個男孩,而謎底“甥”的部件——“生”“男”可組成詞組“生男”。例(18)的謎面是“金木水火”,中國傳統(tǒng)的五行觀念是“金木水火土”,謎面文句缺土,缺土即欠土,所以謎底為“坎”。例(19)的謎底“腔”的部件連綴組成的詞組是“月空”,“兔逸吳剛走,嫦娥下凡塵”就是對“月空”的具體闡釋。
以上四種方法可以彼此組合,用來設(shè)計謎面。如:
(20)修竹成陰暑日無。箸
(21)心和年少緊相連。憧
(22)有個牛,個頭低,站著只有一尺一。特
例(20)中“竹”是“箸”的部件,“者”則暗含在“暑”字之中。例(21)中“心”是“憧”的部件,“年少”則是對“童”的釋義。例(22)中“?!笔恰疤亍钡牟考?,“一尺一”則是“十一寸”的等義替換。
(五)有些漢字的組成部件是完全相同的,只是部件之間的位置搭配不同,因此謎面通過說明其中一字的組成部件的搭配方式的變化來暗示另一個與之組成部件相同但搭配方式不同的字。如:
(23)江水向下流。 汞
(24)機構(gòu)改革。 朵
(25)暈頭轉(zhuǎn)向。 暉
例(23)“江”與“汞”的組成部件都是“水”和“工”,只是前者是左右結(jié)構(gòu),后者是上下結(jié)構(gòu),謎面“江水向下流”是指將“江”字的“水”這一部件移到“工”的下面。例(24)“機構(gòu)改革”指“機”字的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也就是部件“幾”與“木”由左右結(jié)構(gòu)變?yōu)樯舷陆Y(jié)構(gòu)。這幾個例子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漢字本身的構(gòu)形特點:漢字是在二維平面上來構(gòu)形的,所以運用相同的部件可以組構(gòu)成不同的漢字,換句話說,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件組成的字,它們的字形與字形之間的區(qū)別度決定于兩個要素:一是組成漢字的部件,二是這些部件之間的位置搭配關(guān)系。
二
謎面通過描述謎底的筆畫來提示謎底,也就是說,字謎通過描述、說明謎底的筆畫來設(shè)計謎面。如:三橫又三豎,三撇又三捺。(森)但是由于漢字中像“森”這樣由一些基本筆畫組成且易于描述的字畢竟不多,所以對筆畫的描述往往與其他方式結(jié)合起來,如:一點一橫長,一撇去南洋,南洋兩棵樹,長在石頭上。(磨)其中,前兩句便是對“廣”的組成筆畫的描述。有時候,謎面在描述謎底的筆畫時會根據(jù)筆畫的形體特征將其映射在某種事物的形象上,也就是說,謎面會通過激發(fā)猜謎者聯(lián)想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形體特征來暗示謎底的某一筆畫。如:一鉤殘月帶三星。(心)“殘月”與“心”字的豎彎鉤雖然屬于不同的認知域,但是二者的形體卻很相像,因此通過“殘月”來隱喻“心”字的豎彎鉤。
漢字中存在著不少形似字,它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于其中某一筆筆形的不同,或者某一筆畫的有無,或者筆畫搭配方式的不同。因此,一些字謎在設(shè)計謎面時便通過說明中心字某一筆筆形的改變,或筆畫的增減,或筆畫搭配方式的改變來對謎底作出暗示。
(26)由下面轉(zhuǎn)彎。電
(27)一只牛,沒有頭,天天來,天天走,要想見它也容易,等到十二點左右。 午
例(26)中“由”與“電”是形似字,二者的區(qū)別在于“由”的最后一筆是“丨”,而“電”的最后一筆是“乚”。例(27)中“?!迸c“午”也是形似字,二者的區(qū)別在于“?!钡淖詈笠还P與第二筆的搭配方式是相交,而“午”的最后一筆與第二筆的搭配方式是相接。
若謎底至少由兩個部件組成,那么謎面在暗示其中一個部件時有時也采用上述方法,尤其是當(dāng)這一部件是非成字部件時。
(28)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29)三人騎頭無角牛。奉
(30)一點一橫長,方磚頂房梁,大口張著嘴,小口里面藏。高
例(28)中“?!迸c“告”的上半部分的區(qū)別僅在于第四筆與第三筆的搭配方式不同。例(30)中“口”與“冂”的區(qū)別在于后者比前者少一筆。
三
在漢字部件中存在著相當(dāng)一部分成字部件,它們既可以獨立使用,又可以和其他部件組合成字,因此在字謎中便存在著這樣一種類型,謎底本身是謎面中心字的一個部件。
(31)東坡。皮
(32)滅火。一
(33)砍樹木。對
(34)星出太陽落。生
(35)沾水就活。舌
(36)個個參加運動會。云
例(31)“東坡”通過方位詞“東”來提示謎底是“坡”字右邊的部件;例(34)“星出太陽落”是暗示謎底是“星”字去掉“日”這個部件;例(35)“沾水就活”的意思是說若給謎底加注“水”這一部件就是“活”字,因此不難猜出謎底便是“舌”字;例(36)“個個參加運動會”則是巧妙地向猜謎者提示謎底同時暗含在“運”“動”“會”這三個字中,而此三字都含有同一個部件——云。上述諸例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謎底就包含在謎面的中心字中,只不過是謎面所采取的提示辦法不同而已。
這類字謎還有一種表現(xiàn)形式,即謎面對謎底作出預(yù)設(shè),假設(shè)謎底為X,謎面通過加注另一部件A組成漢字“AB”,但“AB”并不直接出現(xiàn)在謎面中,需要通過推理而得出,最后得出X=B。
(37)本來就不聰明。竹
(38)加倍不少,加一不好。夕
(39)有耳能聽到,有口能請教,有馬就猛沖,有心就煩惱。 門
以(37)為例,假設(shè)謎底為X,則X+本=不聰明,而不聰明即是“笨”的委婉說法,所以X+本=笨,由此可推知X=竹。
四
從我們所收集的字謎中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字謎的謎面還巧妙地點明了謎底的詞義,如:
(40)閉著嘴,卻在笑。哈
(41)不要太陽并不難。易
(42)存心不讓出大門,你說煩人不煩人。悶
有時候,在謎面中點明謎底的字義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如果不說明字義,謎底可能就不止一個。如:雖有十張口,只有一顆心。謎底可以是“思”,也可以是“怙”,但是如果加上“要想猜出來,必須動腦筋”,那謎底就只能是“思”了。
有的時候字謎的謎面表述會產(chǎn)生歧義,這時也可以通過點明預(yù)設(shè)謎底的字義來消除歧義。此外,謎面還經(jīng)常通過使用排除法來消除歧義,即直接在謎面中指出謎底非某字,如:
(43)宋字去寶蓋,不做木字猜。 李
(44)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 奇
(45)日月一起來,不做明字猜。 膽
以(43)為例,“宋字去寶蓋”,既可以理解為將“宋”這個字去掉寶蓋這一部件,還可以理解為將“宋”、“字”這兩個字的寶蓋都去掉,這樣謎底既可以是“木”,又可以是“李”,于是便在謎面中直接指出謎底不是“木”字。
五
通過對所收集材料的分析,還發(fā)現(xiàn)字謎中存在著一些常見的拆字習(xí)慣,如將“木”拆分為“十八”,所以“十八點”便是“術(shù)”,“十八寸”便是“村”,“十八門”便是“閑”。再如將“大”拆分為“人”與“一”,將“出”拆分為兩個“山”。而且字謎在設(shè)計謎面時,為了稱說的方便,常常對文字學(xué)上的某些部首進行規(guī)整,如“口”與“囗”,不論謎底的部件是“口”還是“囗”,在謎面中都是用“口”來進行提示的。如:外面會說話,里面飄雪花,里外合起來,大家愛看它。(圖)“圖”的組成部件之一是“囗”,但是在謎面中是通過“外面會說話”來暗示的。此外,通過分析字謎對漢字的拆分,可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字謎對漢字的拆分都符合現(xiàn)代漢字學(xué)中的拆分原則,而且多拆分到一級部件。
六
字謎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漢字本身的一些特點,如漢字結(jié)構(gòu)的二維平面設(shè)計,已于上文論及,不再贅述;再如漢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具有很大的包容性這一特點,且舉一例,“不出頭”(木)此謎的謎面意是“不”字的豎筆與橫筆相交,但即使是這樣,“不”與謎底“木”在形體上也還是有區(qū)別的,“不”的最后一筆是點,而“木”的最后一筆是捺,可是如果把“木”的最后一筆改為點,并不會影響人們對它的識讀,況且“木”字在作左偏旁或處在包圍、半包圍結(jié)構(gòu)中時,捺要變?yōu)辄c。其實,部件的變形這一現(xiàn)象本身就反映出漢字形體結(jié)構(gòu)的包容性。
附注:
①詳參陸錫興《漢字的隱秘世界》P135-150,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②文中大部分字謎引自《中華句典》一書,小部分為筆者在日常生活中收集。
③本文在對漢字的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時,主要采用蘇培成先生
《現(xiàn)代漢字學(xué)綱要》(增訂本)一書第五章“現(xiàn)代漢字的構(gòu)形法”中的相關(guān)理論研究成果,只是拆分原則中的“相交的組合不拆”不予采納,如“三人同日見,百花齊爭艷。”便是將謎底“春”字拆分為三、人、日,因此我們亦將三、人、日視為“春”字的部件。
④我們稱對謎底部件有重要提示作用的字為中心字。
參考文獻:
[1]陸錫興.漢字的隱秘世界[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2]蘇培成.現(xiàn)代漢字學(xué)綱要(增訂本)[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
[3]李屹之.中華句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郭曉敏,陜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