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方言中的副詞研究一直是副詞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副詞研究中,針對其語義指向進行的研究,有個案研究、組合研究和聚合研究。本文從邳州話的語言實際出發(fā),以邳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詞“直擱”為研究對象,并對其句法功能和語義特征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邳州話 程度副詞 句法功能 語義特征
一、邳州方言概述
邳州市地處蘇魯交界,北與山東省郯城、蒼山、臺兒莊等縣區(qū)接壤,東、南、西分別與新沂、睢寧、銅山為鄰。它位于漢語北方方言區(qū)的東部偏南的地區(qū),邳州方言屬北方官話中原官話區(qū),在保留中原官話的基本特點之外,同時也保存著江淮方言的一些特點。邳州方言的語音和北京音比較接近,與普通話差別較大的是詞匯,語法也存一定的特點。
到目前為止,對徐州方言研究所見的著作比較多,比如《徐州方言志》(1985)、《徐州方言詞典》(1996)、《徐州方言單音詞匯釋》(1984)等。而對邳州方言的研究幾乎為空白。本文對邳州話中獨有的絕對過量級主觀程度副詞“直擱”進行了個案研究,通過與普通話類似詞語的比較,進行了句法功能、語義特征的全面分析。
二、邳州話中的程度副詞“直擱”
(一)“直擱”與“非?!惫δ軐Ρ?/p>
“直擱”是邳州話中獨有的程度副詞,《徐州方言志》(李申,1985)、《徐州方言詞典》(李榮,1998)中都不曾收錄。其程度達到過量級,比之普通話中的“非?!钡纫饬x相關(guān)的程度副詞程度還要深得多。往往表達說話人主觀認為最深的程度,與普通話中“非?!钡瓤陀^程度副詞有著功能上的區(qū)別。
“直擱”與“非常”在部分情況下可互換使用,如:
非常:
(1)他的小扒板凳非常矮。
(2)我非常希望他快點走。
直擱:
(1a)他的小扒板凳直擱矮。
(2a)我直擱巴了他快點滾熊。
但有些情況不能換用,如:
非常:
(3)新來的工人不是非常能干。
*(4)這日子非常沒法兒過了。
直擱:
*(3a)新來的工人不是直擱能干。
(4a)這日子直擱沒法兒過了。
(注:文中句前帶“*”的為不能這樣說的例句。下同)
以上說明,“非?!迸c“直擱”在單獨用作狀語或搭配使用充當(dāng)謂詞、定語或補語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其主要區(qū)別總結(jié)如下:
1.搭配功能不同
客觀程度副詞的搭配功能少受限制,被修飾的謂詞通常既可以充當(dāng)謂語,也可以充當(dāng)定語或補語,而主觀程度副詞的搭配功能多受限制,被修飾的謂詞一般只能充當(dāng)謂語和補語。
被程度副詞“直擱”修飾的謂詞只可以充當(dāng)謂語,不能充當(dāng)定語。如:
非常:
(5)這間教室非常大。
(6)這間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
(7)這是間非常大的教室。
*(8)這間教室非常太大了。
*(9)這間教室非常臟死了。
直擱:
(5a)這間教室直擱大。
(6a)這間教室布置得直擱漂亮。
*(7a)這是間直擱大的教室。
(8a)這間教室直擱太大了。
(9a)這間教室直擱臟死了。
例(5)、(5a)中與形容詞搭配組成的詞組作謂詞;例(6)、(6a)中與形容詞搭配組成的詞組作補語;例(7)搭配成分作定語,而例(7a)中“直擱+形容詞”搭配組成的詞組卻不能作定語;例(8a)“直擱”與“太”搭配,共同修飾“大”,而例(8)中“非?!眳s不能與“太”組合使用;例(9a)中,“直擱+形容詞”作謂詞時,后面的形容詞可以帶補語,而例(9)中“非?!眳s不能這樣用。這說明在搭配功能方面,邳州話“直擱”作為主觀程度副詞與客觀程度副詞“非?!庇泻艽蟮膮^(qū)別。
2.包含的感情色彩不同
客觀程度副詞基本上不帶有主觀評價色彩,而主觀程度副詞表示程度時通常兼表主觀評價義。邳州話程度副詞“直擱”含有情態(tài)義,說話人在使用“直擱”修飾謂詞時,一方面是增強謂詞所表性狀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帶上說話人自身要強調(diào)的主觀感受,有鮮明的褒義或貶義的主觀色彩。在這種情況下,“直擱”與 “非?!北磉_效果往往差別很大,有時甚至不能換用。如:
非常:
(10)這個外來的男人非常丑。
(11)個別工作人員的素質(zhì)非常差。
(12)××電影明星長得非常漂亮。
(13)門衛(wèi)老劉這個人非常好。
直擱:
(10a)這個外來的男人直擱丑。
(11a)個別工作人員的素質(zhì)直擱差。
(12a)××電影明星長得直擱漂亮。
(13a)門衛(wèi)老劉這個人直擱好。
例(10)、(10a)、(11)、(11a)中的“丑”“差”為貶義詞,而例(10a)、(11a)表厭惡貶斥的程度明顯比例(10)、(11)中要強烈得多。例(12)、(12a)、(13)、(13a)中的“漂亮”“好”為褒義詞,例(12a)、(13a)中表達的羨慕贊嘆的情感比例(12)、(13)更加強烈。
3.表達的語氣不同
使用客觀程度副詞“非?!钡木渥樱硎镜亩际且环N客觀的判斷和敘述;使用主觀程度副詞“直擱”的句子,所表示的往往帶有主觀的看法和態(tài)度。前者一般用于陳述句,具有陳述語氣;后者經(jīng)常用于感嘆句,具有感嘆語氣。邳州話程度副詞“直擱”在修飾謂詞時,往往帶有一種主觀的看法和態(tài)度,語氣上往往較陳述語氣強烈,但如要明確表示感嘆語氣時,句末通常要用語氣詞“了”并與“太”組合使用以增強感嘆語氣。例如:
(14)這個孩子非常勇敢!
(14a)這個小孩蛋子直擱太猛了!
(15)今天早上他起得非常早!
(15a)今早清子他起得直擱太早了!
顯然,例(14a)、(15a)表達的感嘆語氣比例(14)、(15)增強了很多。
綜上所述,邳州話主觀程度副詞“直擱”與客觀程度副詞“非?!奔扔泄残?,又有很大差異。另外,有時“直擱”與“太”“很”也有很多相類似的地方,“直擱”在某種情況下與語氣副詞“簡直”語法功能及語義特征相似,這里不再闡述。
(二)“直擱”的句法功能
1.基本句法功能
1)程度副詞“直擱”可以修飾謂詞性詞語,充當(dāng)狀語,表示性狀、情緒、態(tài)度、行為等的程度極高或過量,例如:
(16)我直擱喜乎死他了。(我非常喜歡他)
(17)我直擱想狠狠剋他一頓?。ㄎ液芟胱崴活D)
(18)小晴她爸前一猛子直擱穿得花不麗哨的。(小晴的爸爸前一陣子穿得太花哨)
2)所修飾的謂詞可以作補語。
(19)三四個孩子把他砸不得直擱沒個人樣。(三四個人把他說得不像人樣)
(20)穿得直擱(地)耍刮?。ù┑靡路^簡潔,方便玩?;蚋苫睿?/p>
2.組合搭配選擇
1)可以與“太”組合使用,表達更深的程度。如:
(21)這小丫毛子直擱太會喊呼了。(這小女孩遇到什么事會太呼大叫)
(22)手捏子直擱太臟了?。ㄊ峙梁芘K)
2)組成“直擱+形容詞+補語”結(jié)構(gòu)
(23)大冷天曬個太暖兒直擱恣死了。(冬天曬太陽很舒服)
3)既可以修飾性質(zhì)形容詞,也可以修飾狀態(tài)形容詞。
修飾性質(zhì)形容詞,如:
(24)她妗子那個人心眼直擱好。(她舅媽很善良)
(25)剛過門的這個新媳子直擱俊。(剛嫁過來的新媳婦很漂亮)
修飾狀態(tài)形容詞,如:
(26)她的臉直擱(地)傻白。(她臉很白)
(27)那小孩蛋子的眼眶子讓幾個人給剋得直擱虛青。(那個小孩子的眼被幾個人打得發(fā)青)
4)修飾動詞時只能修飾心理活動動詞,不能修飾表動作、行為、存在、關(guān)系等其他動詞。例如:
(28)心里直擱難過。
(29)對他直擱信任。
*(30)直擱打人了。
*(31)直擱作弊了
從例(30)、(31)中可見,“直擱”不能修飾動作、行為等動詞。
3.“直擱”的語義特征分析
表示的是“關(guān)節(jié)點內(nèi)高量幅”,即“程度極高”或“程度過分”,在給程度量進行定位時,帶有明顯的主觀評價態(tài)度,這種主觀評價態(tài)度有高量度的肯定性評價和否定性評價兩種傾向。
首先,“直擱”可以與具有積極的褒義語義特征的形容詞和具有積極義色彩的心理動詞搭配,表明事物的肯定性質(zhì)程度極高。這些具有褒義語義特征的形容詞,“直擱”在與其搭配后,對其積極的褒義的語義進行肯定,表明這種積極的褒義的語義達到極高的程度。例如:
(32)他跳進冰涼的河里救人的事跡直擱感人。(他跳進河里救人很感人)
(33)他的二兒媳子直擱賢惠。(他的二兒媳婦很賢惠)
(34)這家小店的服務(wù)直擱周到。(這家小店服務(wù)好)
可以搭配的詞語還有:重要、安靜、安穩(wěn)、白凈、本分、暢快、稱心、吃香、大方、方便等。
其次,“直擱”也可以與具有消極的〔一褒義〕語義特征的形容詞和心理動詞搭配,表明事物的消極否定性質(zhì)程度極高,例如:
(35)直擱霸道。(很霸道)
(36)直擱惡毒。(很惡毒)
可以搭配詞語還有:殘暴、惡劣、固執(zhí)、狠毒等。
三、余 論
邳州話中,除了“直擱”外,還有一些獨有的程度副詞,比如:噴、透、寧(不)、瞎(不)、雪(不)、?。ú唬⑼Γú唬?、虛(不)、苦(不)、滾突、死、冰(閘)、和(不)、虛(不)、列(不)等。這些詞在搭配功能上有時只限于與一個或幾個詞具有搭配能力,但表現(xiàn)力極強,在普通話中很難找到能替換其的詞語。
參考文獻:
[1]張哲生.徐州方言單音詞匯釋[J].方言,1984,(4).
[2]李 申.徐州方言志[M].北京:語文出版社,1985.
[3]張愛民.現(xiàn)代漢語語法論稿[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4]王自強.現(xiàn)代漢語虛詞用法小詞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5]李榮.徐州方言詞典[Z].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6]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調(diào)查指導(dǎo)組.江蘇省志·方言志[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
[7]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性質(zhì)、范圍與分類[J].語文研究,2000,(2).
[8]賀巍.中原官話分區(qū)(稿)[J].方言,2005,(2).
[9]顧黔,石汝杰.漢語方言詞匯調(diào)查手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0]周伯之,殷召義.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江蘇邳州卷[M].北京: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07.
(徐君善,江蘇運河高等師范學(xué)校中文與社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