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結構施工圖的識讀是職業(yè)技術類院校土木工程及相關專業(yè)學生識圖學習的重點與難點??赏ㄟ^心理減壓、“規(guī)則”牽引和識圖過程中的求真務實等手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結構施工圖的方法。
關鍵詞:結構施工圖;識讀;心理減壓;規(guī)則;求真務實
房屋建筑施工圖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水電暖通設備施工圖。在這三大類施工圖中,結構施工圖是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事實上,結構施工圖關系到房屋的結構安全,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學習者產(chǎn)生畏懼心理;同時結構施工圖的繪圖規(guī)則多、詳圖多、抗震構造要求多,這又使得不少學習者覺得結構施工圖的內容過多,節(jié)點太亂,讓人有些無所適從。針對這種狀況,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筆者注重消除學習者在結構施工圖學習中的膽怯情緒,從心理上給學習者減壓;同時加強對制圖規(guī)則的理解和學習,從大處著眼,在識圖方法上給學習者以引導;始終貫穿崗位工作任務這一主線,以構成工程模擬實體為落腳點,從務實的角度對學習者提出目標。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摸索出一條富有成效的結構施工圖教學之路。
學生心理減壓
調查發(fā)現(xiàn),為數(shù)不少的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學生都認為結構施工圖難讀、難懂,在識圖時,自然就形成一種心理畏懼,不肯動腦學習。畏懼心理的日積月累形成了學生在學習施工圖時的一種無形壓力,直接導致不少學生在識讀圖紙時效率低下。
心理學認為,壓力和學習效果呈倒U型關系,壓力較大時,學生求取知識的狀態(tài)低迷,學習效果自然是最差。有鑒于此,在課改實踐中,適時地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使他們有適度的學習壓力,效果比較理想。
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帶出去”與“請進來”的辦法給學生進行心理減壓。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是:不少職校畢業(yè)生在鋼筋翻樣一線承擔主要角色。通過“帶出去”的辦法,讓學生去親身感受工作場景,用榜樣的力量減壓;另一方面,通過“請進來”的辦法,請施工單位的技師進課堂做專題講座,用他們的個人成長經(jīng)歷感召學生,給學生從心理上卸“包袱”。適時地“帶出去”,適當?shù)亍罢堖M來”,都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fā)了他們學好結構施工圖的欲望,使他們能夠化壓力為動力,化想法為行動,使學生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中減輕壓力、輕松學習。
“規(guī)則”牽引
有了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要把結構施工圖學好,自然離不開正確的方法引導?!耙?guī)則”正是學習結構施工圖時的指南針。
設計人員依據(jù)“規(guī)則”進行結構施工圖繪制。作為識圖者,要準確識讀結構施工圖,首先要理解的就是“規(guī)則”,即國標圖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識圖時有困難,自然找“規(guī)則”,首先檢查自身對規(guī)則的理解和把握狀況。繪圖的依據(jù)是“規(guī)則”,跳開或繞開《平法規(guī)則》看結構施工圖顯然有悖于學習規(guī)律。無論是鋼筋翻樣、施工圖預算,還是現(xiàn)場施工,都離不開以“規(guī)則”和圖集為重點的參考書,這是領會結構施工圖的基礎。識讀結構施工圖遇到困難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查《制圖規(guī)則》和相關圖集。要讀懂結構施工圖,必須有“規(guī)則”牽引。
當然,學《規(guī)則》仍要遵循基本的學習規(guī)律,由一般到特殊。《平法規(guī)則》系統(tǒng)介紹了梁、柱、剪力墻等構件的平法施工圖的制圖規(guī)則。以初學者入門的框架結構施工圖為例,從一般處著眼,即是房屋的梁、柱骨架,梁、柱平法制圖規(guī)則自然是《平法規(guī)則》學習的基本點。解決了基本點,解決了框架結構中的梁、柱圖紙識讀,循序漸進,接下來就可以學習特殊的梁、柱節(jié)點構造。梁、柱節(jié)點做法與梁、柱本體構件融合在一起,房屋的空間骨架也就躍然紙上。實踐證明,在《規(guī)則》指引下,構建規(guī)則學習的清晰思路,學習結構施工圖的困難將一一被克服。
求真務實
心理疏導幫助學生以輕松的心態(tài)挑戰(zhàn)結構施工圖學習中的困難,清晰的規(guī)則學習思路又給學生指明了結構施工圖學習的方向。職業(y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學生畢業(yè)即頂崗,因此,在結構施工圖學習中,還需從圖紙的認知上升至工程的具體實踐,力求“真”與“實”。
將立體的梁、柱等構件用平面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化繁為簡,這是《平法規(guī)則》的智慧所在,它有效地減輕了結構設計人員的作圖負擔,幫助結構設計人員來更多地關注結構的概念設計、細部節(jié)點設計。但對現(xiàn)場的工程技術人員而言,圖紙識讀的難度增加了,他們需要將平面的結構施工圖轉化為立體的、有序的空間結構。這就要求學習者在識讀結構施工圖時,頭腦中要有實實在在的建筑構件出現(xiàn),有一個仿真的建筑空間模型出現(xiàn)。
識讀一幢房屋的結構施工圖,應優(yōu)先通過建筑施工圖建立該房屋的輪廓:房屋的結構形式;房屋的豎向構件墻或柱的信息;房屋的水平構件樓蓋、屋蓋的樣式。房屋的空間參數(shù)信息,豎向的有層數(shù)、各層層高、房屋總高度;水平方向的有房屋的縱向柱距(開間)、橫向柱距(跨度、進深);樓梯數(shù)量及位置;屋頂形式(平屋頂、坡屋頂);主、次出入口的位置;房屋每層的建筑功能、立面造型等等。有了這些全局性的信息后,房屋輪廓基本上也就形成了。以此為基礎,圍繞房屋骨架的建立去展開結構施工圖學習,建立房屋的仿真輪廓。
建筑施工圖關注更多的是建筑的平面功能、立面效果以及建筑的外在藝術表現(xiàn)。而結構施工圖主要提供房屋受力骨架的具體信息,以框架結構房屋結構施工圖為例,梁配筋圖主要有梁的截面尺寸、梁截面上下排縱向鋼筋的級別及數(shù)量、梁中箍筋的級別及間距。為建立構件的空間模型,梁應重點關注梁頂標高,這在結構施工圖入門學習中為多數(shù)學生所忽視。柱定位圖則明確各框架柱在平面上的定位,重點反映構件與軸線間的位置關系;結構施工圖中的柱表則提供柱截面大小,柱縱筋級別、數(shù)量及其所在位置、柱箍筋級別及間距等信息,建立房屋的空間輪廓,應重點關注柱截面、配筋相同的區(qū)段,從而將豎向看上去復雜的柱分成幾個簡單的區(qū)段,從識圖的角度化繁為簡,有利于初學者建立空間骨架模型;有了梁、柱空間信息后,每層的樓板信息也就呼之欲出,板厚、板中配筋、尤其是板頂標高。一般情況下板頂標高同板四周梁頂標高,只有在廚房、衛(wèi)生間等易潮濕房間板頂標高低于四周梁頂標高。屋面板結構圖識讀還應結合屋頂排水坡度的形成和注意板面坡度的變化;屋頂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屋面板中配筋一般也不同于樓層板配筋。由梁到柱再到板,在關注了房屋的上部結構之后,學習者也不能忽略房屋最下部的承重結構——基礎。構建基礎的空間輪廓,應判別明確基礎類型、基礎埋深、基礎底面積大小以及基礎高度、基礎配筋信息等。從建筑施工圖至結構施工圖,從上部結構至下部基礎,房屋的空間骨架既有了輪廓,又有了細部構件的尺寸、配筋信息來支撐。一個仿真的待建房屋的模型就在頭腦中生成了。無論工作崗位是現(xiàn)場施工員,還是工程預算員,或者是一線監(jiān)理員,都在開展工作時有了循序漸進的章法。當然,一些對工程起全局作用的通用信息,如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縱向鋼筋的連接方式、房屋的抗震等級等,均會在結構設計總說明中加以明確。在崗位工作中正確地開展工程施工,進行工程量計量與計價,都離不開這些貫穿房屋建造始終的信息。
建立房屋的空間模型,必須從建筑施工圖開始建立房屋的粗線條輪廓,再由結構施工圖細化每一個具體構件,從而精確地建立房屋的真實模型。與此同時,識讀結構施工圖,還必須站在房屋建造師的角度,明確識圖目標,從平面到空間,注重細部的、空間的、有序的結構構件信息,以造出真正的房屋實體。
職業(yè)教育的課程改革實踐證明,在結構施工圖學習中,放下心理包袱,在制圖規(guī)則的指引下,用好工具書,用構件“實體”充實頭腦,從基礎工程到主體工程,由局部到整體;同時站在項目工程師的角度,依靠圖紙、工具書等,由細部節(jié)點到梁、柱構件,再由單一構件到房屋空間實體。用施工活動主導結構施工圖的識讀,模擬工作場景,求真務實,那么對結構施工圖的學習一定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楊建林(1973—),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常州建設分院講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