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打破了人們之前的理財習慣。環(huán)境變了,理財策略也要隨之改變
隨著人民幣升值,美元已失去了保值的功能。一些捂著美元想保值的人們,開始叫苦不迭。那么,如何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理財呢?
存外匯好事變壞事
張先生,深圳一位私營業(yè)主。十幾年來,他一直在做兒童玩具出口貿易生意,主要出口歐美國家。由于產品全部出口,這些年來,賺來的都是外匯。
張先生是個生意人,做起生意來頭頭是道,但他對理財產品卻知之甚少。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張先生因為手中有大量美元而免遭貶值之苦。所以,他非常相信外幣,總覺得拿著外幣穩(wěn)妥,一直不愿意把外匯結成人民幣。
于是,張先生把這些年賺到的錢,全部以各種外幣存入銀行。其中,60萬美元存入銀行兩年期定期存款,到期自動轉存;1000萬日元也存入兩年期定期存款;30萬歐元存入銀行七天通知存款;將20萬美元換成澳幣,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另外,張先生的個人銀行賬戶上始終保持40萬美元的活期存款,作為公司的流動資金。
但是,近兩年多,一度讓張先生很放心的外幣,卻給他添了不少煩惱。
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累計超過21%。同時,央行在近三年加息頻繁,使張先生手中的外幣不斷貶值。
張先生的外匯資產面臨著匯率風險,他不得不開始想辦法以規(guī)避免損失。由于他從未研究過資本投資,一時不知道從何下手,只好找理財師幫忙。
人民幣升值后,張先生的外匯資產到底損失了多少?要不要把手中的外匯結成人民幣?做生意需要的那部分外匯流動資金如何保值?
理財師對張先生的外幣資產做了評估,發(fā)現(xiàn)他各個幣種的存期、利率及匯率等因素,張先生的外匯資產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除了港幣稍有微利外,其他的外匯資產都出現(xiàn)了負投資收益,尤其是日元,損失最多。
理財師幫張先生分析了虧損的原因,由于人民幣升值,張先生依然以外幣資產為主,這是他虧損的主要原因。從投資品種來看,張先生非常保守,大部分以低收益的銀行存款方式持有,幾乎沒有任何投資性的外匯資產,這也是資產收益率低、無法抗拒匯率風險的原因。
忙理財虧損變收益
如果將張先生的外匯資產重新優(yōu)化,就要綜合考慮人民幣未來的升值空間及利率變化,了解各種外匯投資產品及張先生對外匯的需求情況。
通過與張先生溝通,理財師建議,將他的美元資產實行轉換策略。在中國的外資銀行購買美元投資產品,主要是美元結構性理財產品。將一部分美元資產轉到香港,投資美國國債、美國投資基金等。另一部分美元資產存于國內銀行離岸賬戶,以獲得較高利息。再利用各種途徑把美元資產轉化成人民幣資產,進行生產性投資,獲得投資回報。還可以進行美元外匯交易投資,從外匯市場獲得收益。
對于這種轉換策略,理財師告訴張先生,每種投資方法也都有它的劣勢。
結構性理財產品有一定的風險,收益不穩(wěn)定,鎖定期可能較長,即使獲得較高收益,其收益與利息間的差距,可能僅能抵消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虧損。
投資境外產品的難度較大,對國外投資市場了解不多,也無法監(jiān)控國外投資產品情況。另外,能辦理離岸業(yè)務的銀行也很少。
權衡利弊之后,理財師建議張先生把大部分資產換成港幣,購買香港的外匯投資產品。將少部分資產轉成人民幣,可以投資境內B股市場,也可以進入外匯交易市場,還可以購買房產進入固定資產投資市場。
對于投資境內的B股市場,張先生有些顧慮,他不看好B股市場。理財師分析,雖然B股已經失去了融資功能,規(guī)模小,流動性差,完全屬于邊緣化市場。但隨著A股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和大批藍籌回歸,B股應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理財師點評
專業(yè)理財師戴引嚴認為,在這份理財規(guī)劃中,對于投資境內B股市場,他不很贊同,完全可以全部用港幣做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
理財師馬軍輝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張先生的資金配置中,港幣的配置太多,品種太單一,應該考慮其他外幣的投資組合。
北京沃馳理財?shù)牟虘c濤認為,張先生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是行業(yè)風險,這是以上兩位理財師所沒有看到的。近兩年人民幣持續(xù)升值,張先生所從事的外貿企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增大。盡管人民幣升值速度已經放緩,但滯后效應才剛剛體現(xiàn)。尤其是今年以來,國內大批中小型外貿企業(yè)關門倒閉就是非常明顯的體現(xiàn)。所以,理財師應該幫助張先生分析一下企業(yè)的行業(yè)風險,是否應該在適當?shù)臅r候退出這個行業(yè)。再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資源進軍新的或者關聯(lián)產業(yè)。如果還從事這個行業(yè),應該另找突破口將公司理財與個人理財結合起來。
關于美元是否仍為強勢貨幣問題,蔡慶濤認為應該客觀地看。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xù)下滑,尤其是次貸危機的滯后效應,美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將處于疲軟狀態(tài)。相對人民幣來說,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的空間已不大,但并不意味著美元就會立即走強。而人民幣的加息周期已達到一個階段性頂部區(qū)域,如果有人民幣存款,應該盡量延長期限,以保持高收益,避免在新一輪的利率下調周期中損失利息。
人民幣升值中的理財良機
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人們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專家認為,選擇穩(wěn)健型投資品種,能讓手中人民幣最大限度地升值。
投資宜選短期
對工薪族來說,特別是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如鐵桿儲戶、國債購買者,短期、固定收益理財,其年收益率預期可達到5%~8%,是他們的最好選擇。
目前股市呈震蕩走勢,風險較大。對于股市沒有深度認識的投資者,此時進入股市顯然不合時宜,這時便可選擇購買3個月人民幣理財產品。如果投資者追求穩(wěn)妥又不想長期投資,則選擇半年或一年期人民幣理財產品,以實現(xiàn)穩(wěn)妥的理財收益。
貨幣基金較實用
對于一些既要求安全且比銀行存款收益高一些,還要能隨用隨取的市民來說,貨幣基金簡直就是量身定做的產品。
進入股市調整期后,靈活性好、收益穩(wěn)妥的貨幣基金成了投資者最好的避風港。貨幣基金和人民幣理財產品有些相似,都是投資于國債、央行票據(jù)等產品,所以,風險也很低,投資時沒有任何手續(xù)費。如果投資者需要用錢,只要提前一天提出贖回申請,第二天就可以到賬,而且年收益率不會受影響。也就是說,貨幣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把活期儲蓄的流動性和定期存款的高收益結合在一起了。
股票基金賺錢又能避風險
從國外經驗看,本幣升值能給當?shù)刈C券市場帶來長線利好,因此,在家庭資產中適當增加證券資產很有必要,但并非鼓勵都去炒股。對于工薪股民來說,經過近期股市的震蕩,前期所獲收益大多損失殆盡。目前家底不厚的工薪族應先盤點一下盈余,以靜制動,暫時觀望乃是最好的選擇。而對于一年來沒有踏上節(jié)奏、屢屢受挫的投資者來說,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炒股的得失,轉變思路,用購買開放式基金的方式來“曲線”炒股。通過這種方式既可賺錢,又能規(guī)避非系統(tǒng)風險。
盲目結匯不可取
以美元為例,經過連續(xù)多次加息,雖然美元同期利率已比人民幣高了不少,但外幣理財產品的回報普遍高于人民幣理財產品,而且匯兌是要承擔差價損失的,所以,盲目兌換往往得不償失。
此外,按照“雞蛋不應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金律,持有外匯的投資者,不僅需要合理配備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類投資品種,也需要合理安排人民幣和外幣投資品種。最近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的“電話炒匯”和“網(wǎng)絡炒匯”業(yè)務,具有較強的投機性和風險性。投資者一般盈利機會極少,又要支付高額傭金,極易造成巨額虧損。一旦發(fā)生交易風險和信用風險,很難得到國家法律的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