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組部委托國家統(tǒng)計局在全國展開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這是一件好事。一向有些神秘的組織工作本身,也開始關注民意了。而多少年來人們就說,組織人事的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很多腐敗官員,“要想富,動干部”的格言及其實踐,也的確給我們的組織人事工作蒙羞。關注這方面的民意反應,無疑是改善工作矯正失誤的良好開端,使今后的改進建立在科學實證的基礎之上。
但是,民意調查可否作為決策的依據(jù),關鍵是可信度如何。調查者是否價值中立,方法是否得當,技術手段是否完善,能否排斥干擾,是決定調查成敗的關鍵。做研究的人,尤其是做實證研究的人,也十分注重調查,我們稱之為“田野調查”,在方式上,跟一般的民意調查很類似。記得建國初年,批判電影《武訓傳》的時候,江青帶領隊伍到武訓的家鄉(xiāng)山東堂邑縣也做過兩個調查,一個是武訓調查,一個是宋景詩調查。由于帶著強烈的主觀動機,外加行政的干預,結果硬是把個叫化子武訓,調查成了大地主大惡霸,而另一個在史籍上明確記載投降清朝的農民起義首領宋景詩,則調查成堅持反抗,最后不知所蹤。
不能說現(xiàn)在這樣反映調查者強烈意向的調查就沒有了,以筆者服務的教育界為例,人們都知道這些年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難,但來自江蘇教育部門的調查數(shù)據(jù),就業(yè)率卻平均高達96%以上(即便來自官方的數(shù)據(jù),去年畢業(yè)的500萬左右的大學生,迄今尚有近百萬尚未找到工作,不知何以江蘇就是世外桃源)。幾乎每個上過大學,聽過政治課的人都知道,很多年來,學生們對這些課程反應不佳,如果教師不點名,學生要逃光。但是,剛剛來自教育行政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對高校政治課的滿意度達到85%左右。
顯然,我們的調查者,在做調查的時候,是先有了自信,而且是極度的自信,甚至可以說是自戀,然后調查也就隨之證實了他們的自信。至于有沒有他信,別人信不信,他們是不管的,只要自信而且自信被調查證實了,他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該做什么做什么。因為可以借這種科學調查的數(shù)據(jù),抵擋來自外界的輿論壓力,可以向上級交差。
當然,我們看到,此次中組部的民意調查,沒有將調查交給自己的研究部門,而是委托給專業(yè)性比較強的國家統(tǒng)計局,說明中組部已經(jīng)考慮到了這個問題,試圖盡可能消除調查者的主觀性,增強調查的客觀性。盡管如此,問題依舊存在。前兩年,若干國外學者,組織過一次跨國家的民眾對政府滿意度調查,結果,最后得出的結論是,越南和中國的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最高,達到90%以上,而歐美發(fā)達國家,反而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相當?shù)汀o@然,他們在調查中,對于所有國家使用的是一種指標和方法,基本上沒有能排除來自當?shù)卣畬φ{查的干擾。
民意調查是個好東西,但調查必須贏得他信,即讓民眾相信,才是可信的。因此,這種調查,切忌先有一個主觀意圖,然后設法通過調查加以證實。歷史證明,凡是這樣做的人,什么新奇古怪的意圖,都是可以被“證實”的,被調查者一般都會很知趣地順著你的意思說,你要什么,給你什么。當然也要避免在調查的技術環(huán)節(jié)上出錯,尤其要避免調查地的人為干預,事實證明,凡是這種調查可能對當?shù)氐哪撤N勢力不利的時候,對調查的干預乃至破壞是免不了的。否則,不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就是差之千里,謬之萬里。■
圖:季平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