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簡介
祁老太爺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平民,一生經(jīng)歷過許多動亂。七七抗戰(zhàn)那年,他七十五歲。他有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子天佑,孫子瑞宣、瑞豐、瑞全,長孫媳韻梅操持家里的事情。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護國寺附近的“小羊圈”胡同,胡同里還住著老詩人錢默吟,熱心的“窩脖兒的”李四爺,做過稅局局長等肥缺的冠曉荷。冠曉荷的大太太外號大赤包,二太太尤桐芳原是唱奉天大鼓的。胡同里還住有剃頭匠孫七,放唱片的程長順,拉洋車的小崔,棚匠劉師傅等人。
日本人要來了。瑞全是個熱血青年,他準備把生命獻給國家。北平陷落,瑞宣受不了做亡國奴,又丟不開一家老小。錢先生勸瑞全像他的二兒子那樣上前線去。似乎每個人都想做點什么,卻又都使不上力氣,只有冠曉荷想方設(shè)法巴結(jié)日本人。
“八·一三”事件掀開了壓在北平人頭上的黑云,日本人慌忙組織地方維持會。冠曉荷告密說錢家二少爺用汽車摔死了日本兵,害得錢家家破人亡。這時,瑞豐與冠曉荷、藍東陽、大赤包這些人混在一起,他們仗著日本人的勢力,無所不為。瑞宣決心遠遠地躲開日本人,錢先生則把一切仇恨埋在心里,嚴密執(zhí)行復仇計劃。
冠曉荷、大赤包等人投靠日本人,氣焰更加囂張,而錢先生、瑞宣、小崔、劉師傅等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為抗日盡力。
日本人加緊“強化治安”,反共剿共,大量捕人殺人。天佑的生意很難做下去,又遭毒打,不堪其辱,跳湖自殺。
在日本人組織的冬季義演大會上,桐芳為幫助錢先生受傷而死。日本人翻臉不認人,把冠曉荷一家關(guān)進監(jiān)獄,并抄了家。大赤包死在獄中,招弟成了日本特務(wù)。冠曉荷從獄中出來后淪為騙子和乞丐,受盡冷落和污辱,最后被日本人活埋了。
后來,北平成了無糧之城。日本人發(fā)的“共和面”根本不能吃,韻梅為此吃了不少苦頭。
瑞宣想到全中國的苦難,心中充滿無限悲痛。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了,日本人又發(fā)瘋似的狂妄起來。祁老太爺對生活簡直絕望了。瑞宣見到瑞全,他感到瑞全象征著一種什么力量,那力量,像光似的,今天發(fā)射,也許在明天,明年,或下一世紀,方能教人得到光明。
瑞宣決心像瑞全那樣去做個有用的人。
綜合評價
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世界百部文學名著之一,被評論界稱為反法西斯文學的經(jīng)典著作。它既是一部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惡史,又是一部中華民族抗爭侵略者的覺醒史和斗爭史?!端氖劳谩肪哂袧夂竦氖吩娨馕?。它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深刻地展現(xiàn)了我們民族性格的種種情狀,深刻地反省了民族性格的變化與升華,具有深刻的反思意味。這部著作是老舍一系列抗戰(zhàn)文藝創(chuàng)作中規(guī)模最大的長篇巨著,全篇蘊涵著老舍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它也是我國抗戰(zhàn)文藝中一部頗具獨創(chuàng)性的史詩性作品。
作品中介紹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祁老太爺是“四世同堂”的祁家的長者。他思想守舊,膽小怕事,頑固地想照陳舊的法規(guī)來維持全家的生活。當侵略者的戰(zhàn)火燒到家門口的時候,他還一廂情愿地力圖保住自家的安寧,對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他似乎置若罔聞。他持有傳統(tǒng)觀念的偏見,瞧不起大雜院的普通人家。但隨著戰(zhàn)爭的持續(xù),他開始對救國有了一定的覺醒。老一輩北平市民覺醒的過程,在祁老太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兒子祁天佑上敬父母,下佑子孫,是一個正派的生意人,結(jié)果受到日本人的敲詐勒索,游街示眾,最后被逼跳湖自盡。長孫祁瑞宣是一位中學英文教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也不為日寇做事,同賢妻韻梅維持一家老小生計。次孫祁瑞豐貪圖安逸,當了漢奸。三孫祁瑞全是個熱血青年,出城參加了八路軍。全家的心肝寶貝,祁老太爺?shù)脑鴮O女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餓死。
《四世同堂》在藝術(shù)上呈現(xiàn)全景式、多線索的結(jié)構(gòu)模式。從時間上來說幾乎跨越了八年抗戰(zhàn)的全過程。從空間上說,它的筆觸遍及北平的小胡同、大雜院等,簡直就是一幅淪陷了的北平社會的全景圖畫。在人物關(guān)系的設(shè)置上,呈輻射型、網(wǎng)絡(luò)狀展開。它以小羊圈胡同的祁家四代人為中心,穿插多重矛盾,既有中國人民與外國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維護民族尊嚴者與出賣民族利益者的矛盾,也有同一個家庭內(nèi)部的上與下之間、正與邪之間的矛盾,但結(jié)構(gòu)嚴謹,勻稱,完整。在語言特色上,老舍把北京方言口語推向更為純熟,更為豐富,更為生動準確的境地。老舍的作品中雖然也有對下層市民充滿生活情趣的帶有幽默的描寫,但幽默作為一種基調(diào),顯然與作品血與火的背景不相協(xié)調(diào)。以憤怒激烈的感情色彩去諷刺,暴露和寫實是《四世同堂》的主要藝術(shù)特點。
《四世同堂》是異族統(tǒng)治下平民靈肉遭受折磨的痛史。亡國奴的生活是慘痛的,物質(zhì)極度匱乏,人民陷于饑餓之中,生命沒有保障;同時也是憎恨侵略者、民族敗類,憎恨惶惑與偷生的國民性的恨史。小說描寫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也刻畫了一批漢奸形象。漢奸沒有好下場,這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體現(xiàn)。此外也是頌揚愛國主義與民族氣節(jié),激勵人民奮起抗爭的壯史。愛國詩人錢默吟,他深明大義,重視民族氣節(jié);祁瑞宣和瑞全后來也一起抗日等,這些情節(jié)頌揚了民族氣節(jié)和中華民族不甘淪為亡國奴的抵抗精神。
總的來說,《四世同堂》展現(xiàn)了漫長的八年發(fā)生在小羊圈胡同人們身上的、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和反抗斗爭。作品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場面,讀后卻仍然能使人深刻地體會到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無窮災(zāi)難。這部書堪稱中國版的《戰(zhàn)爭與和平》。
精彩片段
1.有許多小崔,因為北平陷落而登時沒有飯吃;有許多小文夫婦,閉上了他們的口,不能再歌舞升平;有許多孫七,詬罵著日本人而沒有更好的方法發(fā)泄惡氣;有許多劉師傅,想靠著他們的武藝和日本小鬼去拼一拼,可是敵人的坦克車在柏油路上擺開,有一里多地長;有許多……誰都有吃與喝那樣的迫切的問題,誰都感到冤屈與恥辱,他們都在猜測事情將要怎樣變化——誰都不知怎樣才好!
2.尤桐芳的計劃完全失敗。她打算在招弟結(jié)婚的時候動手,好把冠家的人與道賀來的漢奸,和被邀來的日本人,一網(wǎng)打盡。茫茫人海,她沒有一個知己的人;她只掛念著東北,她的故鄉(xiāng),可是東北已丟給了日本,而千千萬萬的東北人都在暴政與毒刑下過著日子。為了這個,她應(yīng)當報仇。或者,假若高弟肯逃出北平呢,她必會跟了走??墒?,高弟沒有膽子。
3.老人閉上眼睛,仿佛想要打個盹似的,小順兒的手熱乎乎的,一股熱氣順著胳臂一直鉆進老人的心里。他覺著自己不但活著,而且還攥著重孫子的手——從戰(zhàn)爭中活過來的最老的和最小的——他像是在騰云駕霧,身子也化到云彩里去了。他把小順兒的手攥得更緊了。小順兒以后可以安享太平,生兒育女,祁家世世代代,香煙不斷。他把小順兒的手越攥越緊,老手和小手合成了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