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四冊第五單元寫作輔導(dǎo)
【技法導(dǎo)航】
戲劇文學(xué)是劇本的泛稱,是用角色對話直接表現(xiàn)矛盾沖突的文本。近年來,一些省市高考題中出現(xiàn)了劇作短評寫作。劇作短評是一種以劇本為評論對象的論說文體,作者通過寫作評論,表達自己對該作品思想價值及美學(xué)價值的認(rèn)識和評價,啟發(fā)和幫助讀者提高欣賞水平,對作品的作者提出正確而有益的批評和建議。那如何寫好劇作短評呢?
1.明確特征
劇本為了符合舞臺藝術(shù)的要求,就必須具有自己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
(1)劇本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2)劇本的結(jié)構(gòu)必須遵循空間和時間高度集中的原則;
(3)劇本的人物語言應(yīng)具有個性化、動作化、口語化和文學(xué)性的特征,并富含潛臺詞。
考生可以從劇本的特征入手,通過具體作品的戲劇沖突去掌握劇作中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作品的主題思想,以及作家在作品中所寄托的審美理想。
2.擬好標(biāo)題
標(biāo)題是文章的“眼睛”,準(zhǔn)確形象的標(biāo)題會使文章增色不少,而拙劣平淡的標(biāo)題會減弱文章的表現(xiàn)力。為劇作短評擬標(biāo)題必須做到:
(1)開口小,角度巧
如“淺談《竇娥冤》中的矛盾沖突”“評說《長亭送別》的情和景”“簡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語言描寫”。
(2)主副標(biāo)題
主標(biāo)題——表明中心,見解,觀點;副標(biāo)題——點明寫作對象,范圍,角度。
如“清水出芙蓉——談《雷雨》的語言特色”。
(3)力求醒目,鮮明,新穎,深刻,讓人過目難忘,眼睛為之一亮。
如“痛、怨、怕、眷——談《長亭送別》中崔鶯鶯的心理變化”。
3.選準(zhǔn)角度
為劇作寫短評,一般而言,應(yīng)從五個方面入手:一是戲劇沖突,二是主題,三是語言,四是人物,五是寫作技巧。下面我們以《雷雨》為例,談?wù)劷嵌鹊倪x取。
(1)從戲劇沖突的角度劇本中有兩個尖銳的矛盾沖突,一是侍萍和周樸園的沖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損害的下層人民同剝削階級勢力的矛盾;二是后半部分,魯大海的出場,引出了工人階級與封建資產(chǎn)階級的矛盾沖突。如可以擬題為“新仇舊恨——試論《雷雨》的矛盾沖突”。當(dāng)然,《雷雨》中還有其他小的矛盾沖突,如繁漪、四鳳的矛盾,也可以作為評析點。
(2)從主題的角度《雷雨》寫的是舊社會相隔30年的恩恩怨怨,結(jié)局不是死就是瘋……可以看出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如可以擬題為“一部慘烈的悲劇——淺析《雷雨》的主題”。
(3)從語言的角度可以分析作品的語言特點,如準(zhǔn)確、簡練、生動、形象、清新、華麗、質(zhì)樸等;也可以品味作品的語言風(fēng)格,如幽默、辛辣、平實、自然、明快、簡明、含蓄、深沉等;還可以分析作品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比擬、設(shè)問、反問、借代、對偶、對比、夸張、反語、雙關(guān)、反復(fù)等。《雷雨》的臺詞十分精練,常以極簡短的語句表現(xiàn)人物復(fù)雜的心理。如“嗯”“哦”,簡單的兩個字,意義卻很豐富。另外,語言十分口語化,非常樸實。如劇作短評可擬題為“清水出芙蓉——談《雷雨》的語言特色”。
(4)從人物的角度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應(yīng)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二是簡要分析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征。矛盾沖突是劇本的生命,因此要緊緊抓住矛盾沖突來分析人物形象?!独子辍分械娜宋镉泻芏鄠€,但不宜貪多,最好只選一個進行評析。如可以擬題為“一個壞到了連自己都不認(rèn)為是壞人的人——淺析《雷雨》中的周樸園”“‘雷雨’式的人物——談繁漪”。
(5)從寫作技巧的角度這個戲劇發(fā)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雷雨之中,整個戲劇也給人以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沉悶和窒息的感覺。因此,可以從作者構(gòu)思的技巧方面去寫。如可以擬題為“悶、悶、悶——淺談《雷雨》中的雷雨”。
4.理清思路
劇作短評的寫作,關(guān)鍵是要能從所讀的劇本中找出恰當(dāng)?shù)?、深刻鮮明的“評點”,并且從中選擇支撐這一“評點”的論據(jù),然后選擇一個合適的結(jié)構(gòu)模式,使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有條理地將其表達出來。
劇作短評雖然篇幅短小,但也是一篇結(jié)構(gòu)完整的文章。因此,寫作時一定要注意短評結(jié)構(gòu)的完整。通常情況下,一般采用“總—分—總”“總—分”“分—總”的結(jié)構(gòu)模式?!翱偂?,就是開頭用簡短精練的語言開門見山地把劇作短評總的內(nèi)容概述出來;或是概述劇本某方面的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觀點。“分”,就是對照作品作深入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鑒賞評析的要點,或是結(jié)合劇本圍繞自己的看法、觀點展開;采用敘評結(jié)合、評析結(jié)合的手法,對原作品作深入的、有條理的分析,而論據(jù)就是從作品中摘出的那些能支持觀點的材料?!翱偂?,就是結(jié)尾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jié)。
【范文引路】
《長亭送別》的情和景
張海燕
《西廂記》是一曲有生命的人性戰(zhàn)勝無生命的禮教的凱歌,是一部超越時空的藝術(shù)作品?!堕L亭送別》是元雜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中的一幕。劇中的主角張珙、崔鶯鶯是反封建禮教、爭取愛情自由的代表。這一幕以寫景始,以寫景終,通過對暮秋郊野景色的渲染營造出蕭瑟凄涼的氛圍,這同崔鶯鶯濃濃的離愁別緒水乳交融,意境十分優(yōu)美。
在《長亭送別》中,作者把張珙與崔鶯鶯的離愁別緒放在三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中作了景異情同的描寫。
前往長亭時,“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绷攘葦?shù)語,猶如“枯藤老樹昏鴉”般的意境,令人黯然神傷。句句寫景,卻句句含情。在空曠的高空下,紅彤彤的樹葉在陣陣西風(fēng)中飄飛,天空中不時傳來南飛大雁的一陣陣叫聲,滿目的落葉殘花,滿耳的雁鳴聲,如此蕭條之景,有力地渲染了凄婉的離情。這時,崔鶯鶯途中所見之景——碧云天,黃花地,就成了她亂糟糟的心情寫照?!榜R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這雖是寫景,而實際抒發(fā)的卻是鶯鶯那種不忍遽別,希望永遠廝守的深情。
席間話別,“下西風(fēng)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一幅落葉紛飛、衰草枯敗之景,充分展現(xiàn)了話別時的不舍。“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腰肢變得瘦小了,其思念之情不言而喻。這與“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有異曲同工之妙。戲劇中“伯勞東去燕西飛”“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fēng)霜要起遲”勾勒出一幅勞燕分飛、外出漂泊之圖,以虛景寫實情,站在崔鶯鶯的角度,寫出了她的擔(dān)憂,更加突出她的情真意切。
臨分手時,“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fēng)聽馬嘶”寫隱隱青山隔斷了人影,層層樹林遮住了人形,沉沉暮靄掩沒了人跡。夕陽古道上聽不見情人的溫存話語,只聽得秋風(fēng)中禾黍颯颯作響,自己車上的馬兒蕭蕭嘶鳴,這蕭瑟悲涼的景象,把鶯鶯柔腸寸斷的心情烘托得十分逼真。
這一幕劇,處處都在描繪離別之景,又一直在渲染離別之情。寫景是為了抒情,而抒情必須借助于景物描寫才能給人以深刻的感受?!堕L亭送別》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抒情歌,是一首撩人心弦的離歌。它給人以美的享受,即使在中國優(yōu)秀的古典戲曲中,如此凄艷感人的作品也是不多見的。
點評
《長亭送別》是一個情景交融的劇本,有具體可感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意境。作者抓住這一點,選擇了三種不同場景重點評析了情和景的交融。本文做到了角度恰當(dāng),評點集中,觀點鮮明,述評結(jié)合,結(jié)構(gòu)明晰。此外,語言優(yōu)美,意蘊豐厚。
【延伸訓(xùn)練】
閱讀下面的劇本,按要求作文。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第一幕(校園)
[旁白:鐵柱的父母趕了好幾天的路才
來到鐵柱上大學(xué)的城市]
父:(上臺,扇風(fēng))這天氣可真熱,俺家柱上了
大學(xué)都大半年沒有回家了,這不,今兒我
和他娘來看看他,(回頭,往回走)他娘,
(母拄杖上)你倒是快點。
母:他爹,你就不能等等俺,俺一瞎老太太,
能走多快?
父:(站住,抬頭,回頭看母)他娘,到了,咱
娃的學(xué)校到了。
母:(點頭,激動狀)到啦?他爹,看見咱柱沒?
父:讓俺瞅瞅。(東張西望狀)
柱:(打電話上臺)喂,小麗啊,想我了吧,中
午一塊吃飯吧,最近新開了一家店,味道
還不錯。(路過父母)
父:他娘,咱柱,是咱柱?。ɡ甘郑?/p>
母:(激動地扔杖亂摸)柱,在哪兒?柱——
柱:(回頭驚訝狀,握母手問爹)爹,娘,你們
怎么來了?
父:(扶母)你娘最近老夢見你,這不,今兒
個就來看你了。
母:(握柱手,頭偏向父)盡瞎說,你沒想咱
柱嗎?(摸柱臉)
柱:(躲開)想什么想,我挺好的。
父:柱,想吃啥就吃啥,別擔(dān)心錢。(掏錢給柱)
柱:(急忙拿過錢數(shù))一塊,五毛,爹,(拿著
錢問父)咋都是些零錢?
父:(撓頭)這不是還沒來得及換么,你先湊
合著用。
柱:哦(突然地)!噢,爹,娘,我待會還要上課,
要不,你們先走吧。(推搡父母)
母:(從包中拿出包)柱,別慌,這是你小時候
最喜歡吃的雞蛋煎餅,你讀書累,得補補。
柱:(推母手中的包)娘,我不吃,你拿回去。
父:(拿過包塞給柱)拿上,你娘給你弄點吃
的也不容易。
柱:行行行,(不耐煩,看表)你們趕緊走吧!
(推搡父母,父撿起杖給母)
父:(扶母一同下臺)柱,好好學(xué)習(xí)?。?/p>
柱:(看見小麗)小麗,等久了吧,剛才有點
事,所以……不生氣吧?(小麗搖頭笑)就 知道你不會,走吧,出租車。
第二幕(飯店)
[旁白:鐵柱和小麗兩人在飯店里]
(此時父扶母緩慢上臺)
服務(wù)員:二位請點菜(鐵柱接過菜單給小麗)
小麗:紅燒丸子,宮保雞丁,日本豆腐。
柱:再來個糖醋魚。
[旁白:此時鐵柱的父母坐在了飯店櫥
窗外的地上]
父:(掏出一個饅頭掰了一半給母)吃吧,都
餓了一天了。
母:(把放在嘴邊的饅頭放下)唉,算了,明天
再吃吧,饅頭也不多了,他爹,把水給俺
(父找水,回頭,見柱親小麗,手一松,水壺頓
時掉在地上)
母:(摸到水壺)他爹,咋了?
父:(撫母背)沒事,沒事。(回頭看柱,怒,沖
進飯店,打柱一巴掌,指柱)你個不肖子!
(小麗愣)我今天打死你!(小麗攔父,柱
跑,父推開小麗追)我打死你!
柱:(跑出飯店時碰倒母,母倒)爹,別打,別
打了!(父追出飯店繞過母)
小麗:(尾隨出飯店,見母倒在地,扶母)大娘,
大娘,醒醒啊!(掏出手機給靈兒打
電話)喂,靈兒么,你快來啊,出事了!
[黑燈][旁白:鐵柱的母親被送進醫(yī)院]
第三幕(黑燈)
[旁白:當(dāng)晚,鐵柱一人躺在宿舍的床
上,他想起了父親]
父:柱,想吃啥就吃啥,別擔(dān)心錢。
[旁白:他又想起了母親]
母:柱,別慌,這是你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雞
蛋煎餅,你讀書累,得補補。
[旁白:他突然間覺得自己很無恥……]
要求:1.理解劇本內(nèi)容,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劇作短評;2.評點集中,觀點鮮明突出,述評得當(dāng),評析言之成理。
思路引擎:寫劇作短評,選準(zhǔn)角度是關(guān)鍵,準(zhǔn)確評析是重點。就主題而言,這是一個簡短而充滿真情實感的校園短劇,對當(dāng)代學(xué)生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就人物而言,從父母角度,“可憐天下父母心”“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從鐵柱角度,兒女如何理解父母的心等;當(dāng)然,還可以從對比手法運用等角度去評析。寫作時,可以先亮明觀點,然后結(jié)合劇作進行評析,也可以邊敘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