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東
湖南汨羅江畔的屈子祠中,有屈原和女媭的塑像。屈子祠周圍的“玉笥八景”,亦有三景(望爺墩、繡花墩和剪刀池)與女要有關。傳說屈原常在江濱吟詠,或與漁父閑談,每至薄暮,其女女媭立于墩上眺望,盼爺(即屈原)平安歸來,這就是望爺墩的來歷。繡花墩位于望爺墩左側,相傳屈原投江自盡后,女嬰悲痛不已,整日坐于墩上,遙望父親的墳墓,一針一線繡出其父音容笑貌。剪刀池在繡花墩北坡,相傳女要繡成父親遺像,悲痛不已,遂奔往池邊,磨剪自刎,剪刀落人池中,從此池不蓄水。
此外,屈子祠往東南5公里有一座山被稱為烈女嶺。傳說屈原投江后,數(shù)日后才被漁民撈起,因他的頭部被魚咬去一半,埋葬時女耍給他配上半個金頭,為了防止舊貴族掘墳奪取金頭,女媭以羅裙兜土筑疑冢,天神感動于她的孝心、幫助她一夜之間筑成12座疑冢。為了紀念女要,后人把取土所掘成的大坑叫楚塘,山名改稱烈女嶺。
女媭的這些傳說在汨羅江畔流傳了千百年,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史料中關子女要的記載卻非常少見,女要究竟是不是屈原的女兒,一直是個謎。
對于“女媭”這個稱謂,有不同的解釋?!墩f文·女部》中,“媭”這個字一是古代楚人對姐姐,的稱謂,二是女子人名用字?!稘h語大詞典》中,“女要”亦作“女須”,釋義為“屈原之姐”,源自《楚辭·離騷》:“女媭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蓖跻葑ⅲ骸芭畫€,屈原姊也?!惫簟杜瘛は胬邸分幸嘣疲骸?屈原)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其姐女須扶持之?!?/p>
清代乾隆時期《長沙府志》中說,屈原流放湖南后,在益陽的桃江停留過一段時間。他的夫人派了一對兒女到他身邊照顧他,女兒名叫繡英,而并非女媭。當時屈原的學生宋玉、景差常來探望。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陷郢都,楚都東遷陵陽時,才與宋玉、景差失去了聯(lián)系,屈原派兒子去打聽消息,兒子一去也杳無音信。這時,與屈原相伴的愛女繡英一病不起,病情一天天地加重,后來不幸病死,今桃江花園洞鳥姐山,仍有繡女墓遺址。
然而,山東龍口市文聯(lián)副主席曹堯德先生所著《屈子傳》一書中卻說,屈原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名叫小須(即小要)。屈原在投江的前夜,含淚寫下絕命辭《惜往日》。一切準備停當后,他返回堂屋,跟女兒作最后道別,因怕驚醒睡熟的女兒,生離死別只是輕輕一吻。這種說法亦流傳甚廣。
不過,又有報道說,四川雙流縣一個叫屈楚平的老人家里有一本代代相傳的《衡陽屈氏宗譜》,上面記載了從屈氏祖先——周成王時期的屈成到屈楚平的父親愛字輩人的變遷。宗譜上還稱,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后,四個兒子各奔東西。屈楚平的祖輩屈年永和屈年穩(wěn)在乾隆年間從湖南衡陽遷移到今四川雙流縣,至屈楚平一輩已經(jīng)是第70代。
如果屈原確有四個兒子的話,那《長沙府志》中所述屈原夫人派了一對兒女來到他身邊的可信度則比較高,也就說明屈原確實有一個女兒——繡英,而傳說中的女媭,卻極有可能是屈原的侍女。
編輯趙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