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潮
尊重的“旁觀”
《新京報》9月10日:殘奧會開始以來,兩幅畫面定格在記者的心頭。
畫面一:殘疾運動員坐著輪椅費力地入場訓練,旁邊的志愿者沒有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提供幫助。這位志愿者后來解釋其原因時說:“運動員沒有向我提出要求,出于對他們的尊重,我當時沒動?!?/p>
畫面二:在北京某大學體育館,因為一份材料需要運動員簽字,一位殘奧會工作人員給一名運動員遞過去一支筆。這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這名運動員的十指只剩下了指根?!拔耶敃r猶豫了一下,但出于對她的尊重,還是把筆遞了過去。誰知她用指根夾住筆,很快就簽完了字。我情不自禁地流淚了。”這位殘奧會工作人員說。
【分析品悟】按慣常的方式,當我們看到殘疾人“不方便”時,常常會“亳不猶豫”地施以援手,甚至完全代替他們?nèi)プ鍪?。這種做法的動機值得稱道,大多源自對殘疾人的同情。就殘疾人內(nèi)心而言,他們更多的是希望社會把他們當正常人對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位志愿者和殘奧會工作人員的“旁觀”,正是出于對殘疾人個體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尊重與認同。
【適用話題】旁觀、同情與尊重愛的方式
充滿牛奶的池子
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他讓人挖了一個池子。池子挖好后,國王發(fā)出告示:“每一個公民都必須準備一杯牛奶,晚上拿來倒進池子?!边@樣的話,第二天早上,池子里就會充滿牛奶。國王準備用這些牛奶來救濟無家可歸的乞丐。
一個男人在準備牛奶的時候想:“反正每個人都要倒一杯牛奶到池子里,我可以倒一杯水在里面,而且又是在晚上,沒有人會發(fā)現(xiàn)?!庇谑撬弥旌?,端著一杯水倒進了池子后趕緊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國王來到池子邊上的時候驚呆了:池子里全是水!每個人都像那個男人一樣想:“我不必倒那一杯牛奶,反正其他人會倒的?!?/p>
【分析品悟】本該充滿牛奶的池子,卻全是水。這絕非僅僅是水的量的積累,更重要的是人們自私心理的匯聚。古語云“勿以惡小而為之”,當人們都抱著一種自私與僥幸心理的時候,當人們都將美好的希望寄予他人的時候,許多事情會使人們目瞪口呆。
【適用話題】自私量變與質(zhì)變小節(jié)與文明自己與別人勿以惡小而為之
可怕的“虛假安全”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英國皇家空軍統(tǒng)計了在戰(zhàn)爭中失事的戰(zhàn)斗機和犧牲的飛行員以及飛機失事的原因和地點。其結(jié)果令人震驚——奪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敵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風暴雨,而是飛行員的操作失誤。
更令人費解的是,事故發(fā)生最頻繁的時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緊急撤退時,而是在完成任務歸來著陸前的幾分鐘。
心理學家對這個結(jié)果絲毫不驚訝,他們說這是典型的心理現(xiàn)象。在高度緊張過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類心理會產(chǎn)生“幾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傾向”。飛行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里精神高度集中,雖然外界環(huán)境惡劣,但由于大腦正處于極度興奮中,反而不容易出紕漏。
在返航途中,飛行員精神越來越放松。當他終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飛機離跑道越來越近時,他頓時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這一瞬間的放松,釀成大禍。因此人們管這種狀態(tài)叫“虛假安全”。
【分析品悟】在人生的路上,也有很多“虛假安全”。當你通過重重困難,成功近在咫尺的時候,千萬別因放松警惕而放慢你的步伐。記住,沒有取得的成功,便不是成功。
【適用話題】謹慎與放松功虧一簣心理禍患常積于忽微
最佳狀態(tài)
《于丹〈莊子〉心得》:魯國木匠梓慶削木做成懸掛鐘鼓的架子兩側(cè)的柱子,看見的人都驚訝不已,以為是鬼斧神工。
魯侯召見梓慶,問他其中的奧秘。梓慶對魯侯說:我準備做這個的時候,不敢損耗自己絲毫的力氣,而要用心去齋戒。齋戒的目的,是為了“靜心”。
齋戒到第三天,我就可以忘記“慶賞爵祿”了。
齋戒到第五天,我就可以忘記“非譽巧拙”了,也就是說,大家說我做得好也罷,做得不好也罷,我都已經(jīng)不在乎了,也就是徹底忘記名聲了。
到第七天,達到忘我之境,我就可以忘記是在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雜念就做不好了。
這時,我就進山了。靜下心來,尋找我要的木材,觀察樹木的質(zhì)地,看到形態(tài)合適的,仿佛一個成型的就在眼前。我就把這個最合適的木材砍回來,順手一加工,就成為現(xiàn)在的樣子了。
【分析品悟】木匠齋戒七天,其實是穿越了三個階段:忘記利益,不再想著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世間的大利;忘記榮譽,不再想著大家的是非毀譽對“我”有多么重要;忘記自己,只有達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得更好。
【適用話題】最佳狀態(tài)靜心名利忘我
尊重選擇權(quán)
片段1:一位美國官員在我國南方某城旅游。陪同人員說,今天我們?nèi)ソ纪饪匆粋€古廟,去時走一條路線,回來走另一條路線,因為兩條路線風景不同。美國官員很高興這樣安排。到了那古廟玩了許久,回來時這位官員發(fā)現(xiàn)走的仍是去時的路線,很不高興。陪同人員解釋說:“你玩得太累了,另一條路線太繞,路程要多半個小時,所以還走來時這條路?!闭l料這官員聽了很惱火。陪同人員很氣惱,認為這美國人不懂好意,弄得雙方都不愉快?;貋砗螅サ囊粋€外國人對陪同人員說:“你不知道美國人的習慣,事先定好的,他們不喜歡隨便改動。如要改,應當與他商量。把兩種辦法都告訴他,由他自己選擇。他們不愿意別人替他們選擇?!?/p>
片段2:美國愛荷華公園,見一婦女拿一件風雪衣與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兒說話,著急又認真,說個不停。過去一聽,原來這件衣服一面是綠的,一面是紅的,她非要孩子自己確定是紅的朝外還是綠的朝外,她不替孩子決定。這是孩子自己的事。后來這小女孩兒做了決定,媽媽很高興,因為孩子已經(jīng)能自作主張了。選擇是我的權(quán)利——這一觀念西方人從兒時起就深入心靈了。
【分析品悟】對西方人來說,選擇權(quán)是他個人最重要的權(quán)利之一。東方人則重師長的裁定,服從于官方的意志。西方人認為,不侵犯別人的選擇權(quán),是對別人權(quán)利的尊重。中國人總是客氣地說:很好很好,都行都行。往往心里不滿意也不好意思說。中國人勉強自己,也正因為由別人代替自己選擇慣了。
如果與別人同做一件事,商量好了,不能說變就變。你改變,是你重新選擇,這就勢必構(gòu)成對別人的侵犯。在西方人與人之間這是絕對犯忌的,比如失信、失約、說了不算等。不只是你的人品有問題,而且是侵犯了別人。
【適用話題】選擇與尊重依賴越俎代庖主見文化差異
藏獒用死維護尊嚴
藏獒,貴為狗中之王,一派王者風范。某地的一只藏獒卻因一時失寵想不開,竟選擇咬舌自盡。
主人老潘追悔莫及。四年前,老潘當起了藏獒養(yǎng)殖專業(yè)戶,這只叫“金剛”的藏獒是他抱養(yǎng)的第一只。四年過去了,“金剛”長成了一個“帥小伙”,在40條狗中顯得格外出眾,透著王者威儀,典型的“吊嘴”像雙下巴一樣肥厚?!八谖颐媲胺浅9郧桑谕惷媲熬褪橇硪桓蹦恿?,老是尋釁找是非,一天不打架,太陽就不下山。為了把它培養(yǎng)成種狗,平時我也特別寵它,仗著這一點,它更來勁了,整天想著當狗王?!崩吓藢Α敖饎偂庇謵塾趾?。一天早上4點鐘,老潘起床上廁所,狗圈里又傳來打斗的聲音。老潘果然沒猜錯,在一群狗的包圍圈里,“金剛”兩只前爪摁著一條狗,眼神充滿殺氣,渾身亢奮地顫抖著。
老潘站在一邊看得正出神,一道黑影撲來,只感覺左小腿揪心地一陣疼痛?!敖饎?!”老潘大喊一聲?!敖饎偂北徽鹱×?,意識到咬錯了對象,乖乖跑回了墻角。老潘隨手扯起一根繩子,就把“金剛”吊在了電線桿上,又找來一塊木板,沖著“金剛”的屁股一頓抽。其實,老潘還是舍不得痛下打手。
中午下班,看到主人回來的“金剛”眼神里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嗚嗚地低聲叫喚,似乎在討?zhàn)堈J錯。老潘不理,又走了。晚上,老潘遠遠地看到電線桿上的“金剛”一動不動,這才慌了,沖過去使勁扳開“金剛”的“吊嘴”,鋒利的牙齒已經(jīng)咬穿了舌頭。
【分析品悟】都說“人活一口氣,樹爭一張皮”,沒想到連狗都那么犟脾氣,都那么有尊嚴。其實,身為狗中之王,藏獒的自尊心很強,“金剛”更不用說了。你以前一直很寵它,突然間當著那么多狗的面,對它又打又罵,它在心理上肯定接受不了,認為你不喜歡它了。沒有主人的寵愛,沒了狗的尊嚴,它寧愿選擇一死了之。
【適用話題】尊嚴寵愛教育分寸(尺度)生命與尊嚴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解放路實驗學校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