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運澤
尋求有效教學方法,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是我們每個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目標.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的轉變等方面的探究都必須圍繞有效教學而展開,通過發(fā)現(xiàn)探究式、自主交往式、過程活動式等多種教學形式開展有效教學,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根據(jù)我校學生的狀況,我對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尋求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如下思考.
一、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同樣“樂學”是對學習有濃厚興趣,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逐漸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愛好,進而發(fā)展成為最重要、最強大、最有效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初中化學是化學的啟蒙教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愿望、學習熱情和學習習慣,使學生熱愛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教師要精心設計化學實驗,在實驗目的、操作程序、實驗現(xiàn)象、結果分析等環(huán)節(jié)上多下工夫,設置懸念,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化學世界的神奇.例如,在講“開啟化學之門”時,我們并不急于上新課,而是演示一組有趣實驗,如魔棒點燈、清水變果汁、白紙顯字、燒不壞的手帕等.通過使學生感知這些神奇的變化,動腦(問題的實質)、動口(描述實驗現(xiàn)象),從而達到引發(fā)、調動、培養(yǎng)、激發(fā)興趣的目的.興趣一旦形成,將會轉化為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動力.
二、進行情感教育,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教師用愛心和真誠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過理之化人.教師應善于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個學生.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心理學調查表明,積極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滿足交往、溝通、探索的欲望,教師應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提供交往、溝通和探索的機會.教學中教師應多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討論和辯論時,讓學生據(jù)理力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促使他們在相互交流中啟迪思路、發(fā)展思維、動情、曉理、端行.教師要盡力做到對學生不指責、不呵斥、不急躁,多給予熱情鼓勵和引導.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更加熱愛學習.其次,教學中教師要以富有情感、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到教學內容生動有趣.教學語言要飽含對學生的引導,凝聚對學生的期望.如經常用“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請你來試試,好嗎”之類的言語,引導、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再次,課間教師要多和學生談心,內容包括:思想狀況、學習狀況、生活狀況等.尤其是那些問題學生的生活狀況,要使他們感受到教師是真正地關心他們.
三、精心教學設計,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集體備課是精心準備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的重要途徑,通常按以下四個階段進行集體備課.1.集體備課.(1)引領:由備課中心發(fā)言人在教研活動會上以“說課”的形成發(fā)言.說教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課件準備、習題精選、教學理論等.(2)合作:討論發(fā)言人的內容.(3)交流:由個人代表或小組代表發(fā)言交流.(4)整合:由教研組長整合大家意見,小結備課情況.作好整個過程的發(fā)言記錄.2.實施教學方案.統(tǒng)一時間組織本組教師聽課、觀察.有條件者全程錄音、錄像.讓研究課真正回歸到日常教學中.3.教學反思.教師執(zhí)教后對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學生表現(xiàn)以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4.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層次,多次上課.多次教學反思,反復討論.結合本班級的實情,最終討論定稿.
四、加強現(xiàn)代教學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整合,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
復習課一般知識密度大,綜合性強.加強直觀教學,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提高復習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現(xiàn)代教學技術運用于教學中可以快速展現(xiàn)思維的過程和事物發(fā)展的歷程.因此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求所有教師要充分利用所在班級的多媒體設備,最大限度地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復習效率.同時還要求教師注意教學技術與化學教學要自然地結合,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統(tǒng)整,展示應用知識的過程和成果,實現(xiàn)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有的班級在復習過程中基本上都是用自制的課件在上課.當然,這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需要教師的智慧與團結協(xié)作.為使學生掌握必備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應加強對重要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分析、理解.首先是時間安排.我們計劃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第一輪復習,第一輪復習主要是按章節(jié)進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然后進行第二輪復習,也計劃用一個月,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著重抓好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復習,尤其是有關定義的復習,因為定義就是用簡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內涵,其中的每個字、詞都有特定的含義.要把已做過的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與物質知識、概念等密切掛鉤.課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識,所占比重大,內容雜,學生不易掌握,要通過典型的實驗裝置、操作步驟和具體現(xiàn)象等所獲得的感性知識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掛鉤.其次,在復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1.單元知識網絡化.學習化學的最大障礙是難以進行“分析、對比、綜合、推理”,難以形成知識體系.通過復習可使知識“網絡化”.2.四類知識復習好.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二是元素、單質及化合物知識,三是化學計算,四是化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