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偉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逐漸被教師們所采納,并嘗試著運用到課堂之中。但絕大多數(shù)的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并沒有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教師如何做才能真正讓學生實現(xiàn)合作學習呢?本文作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合作學習教師角色轉變創(chuàng)設情景評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逐漸被教師們所采納,并嘗試著運用到課堂之中。幾乎在所有的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但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絕大多數(shù)的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教師一宣布開始小組討論,前排的學生立刻扭過頭來,迅速進入了討論的狀態(tài),滿教室都是討論聲,好不熱鬧,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你仔細聽一聽,聽到了什么?滿教室都是討論聲,小組4個人都在說話?;蛟S你的感受和他們一樣:誰也沒聽清誰在說什么!可老師一喊停,教室里立刻安靜下來,“剎車”特靈,比自學課的紀律好管多了。而學生站起來一開口就是“我認為怎么樣怎么樣”,“我覺得如何如何”。實際上,仔細一琢磨,好像應該是“我們組”認為如何如何,而不是“我”認為如何如何,說明這根本就沒有體現(xiàn)小組討論的結果,沒有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和現(xiàn)象?原因就是:這樣的小組討論或者說合作學習并沒有真正的發(fā)生,而只是留于形式。由此可見,合作學習并不是幾個學生的簡單相加,更不是幾個學生的隨意組合,它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嚴密組織,需要有小組成員的明確分工,是形式所逼、內(nèi)容所迫,絕非為了“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
為此,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合作學習的定義。合作學習既是一種教學思想、教學總體要求,也是一種具體的課堂教育技術。
作為教學思想、教學的總體要求,合作學習代表著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與學生要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學生才是課堂的真正主人,教師要轉變教育職能,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要當好組織者,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
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課開始,教師可通過新課導人的設計、學習氛圍的創(chuàng)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nèi)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意愿和動力。然后,教給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fā)現(xiàn)。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nèi)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其實質是通過媒體設計、環(huán)境設計和教學活動設計來組織實施教學活動,從而使得課程內(nèi)容順利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在教學時,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就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而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就要走下“教壇”、放開說教,一改過去的師道尊嚴、高高在上、主宰一切的架子,以營造寬松和諧、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積極參與學生學習活動。其行為方式可以采取觀察、傾聽、交流等方式。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fā)現(xiàn)“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xiàn)交流。這樣,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教給了學生許多知識,同時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把教師當成了他們學習的伙伴,愿意與教師進行探討、互相交流。學生們也體會到了因合作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但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了,學生手舉起來了,話也多了,師生間的合作是否真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呢?像本文開頭提到的合作學習就是不成功的。為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可從以下方面作引導來經(jīng)營好課堂。
1、創(chuàng)設合作的學習情境。教師應根據(jù)學習任務的性質采用相應的策略,創(chuàng)設一種“需要合作”的學習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因此,設計好合作學習任務后,教師應設法將合作學習的任務放到能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之中(如游戲、角色表演、團體競賽、生活問題解決等),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合作學習任務。
2、精選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并非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適合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要有針對性,要有一定的難度、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還要有一定的開放性。它應用于解決知識的重難點及有疑難的問題,例如必須靠“有分工,承擔各自責任”才能完成的探究性內(nèi)容;需要學生在“獨立學習基礎上對每個人得到的信息進行匯總”的檢查性內(nèi)容;能使學生從“各自不同實踐經(jīng)歷、不同結論”的展示過程中來發(fā)現(xiàn)學習方法存在問題的學習內(nèi)容;為了達到“小組內(nèi)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的團體目標的內(nèi)容;需要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師生互動,通過相互協(xié)作、配合來完成認知、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目標的內(nèi)容等等。這些問題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須經(jīng)過合作探索,運用集體的智慧去攻克難關,獲得成功。
3、加強合作學習,全面關注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放任自流,而要以平等的身份、合作者的角色深入?yún)⑴c到學生中去。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適時地對學生的合作交流給予指導,適量地提出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誘導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觀點,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并對他們的學習給予幫助(如有針對性地提供資料、在方法上給予指導等),同時對學生的合作意識、人際交往、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探究精神方面等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和指導。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宏觀調配,如小組人員搭配、任務分工、紀律組織等,從而保證合作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注重合作學習的評價。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及時予以督促指導,開展積極有效的學習評價,不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教師可以通過比一比、評一評、成果展示、過程介紹、體驗交流等方法,組織引導學生對各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方法策略、效果、感悟等方面進行評價,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不斷自我完善。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從根本上必須更新理念、轉變角色,走下“教壇”,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輔之以正確的引導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真正實現(xiàn)合作學習,以合作學習為突破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業(yè)績,實現(xiàn)一箭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