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社會的,更是家庭的。隨著我國離婚率逐年上升重組家庭越來越多。由于重組家庭中非血緣的親子關系使得重組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尤其敏感和突出,繼父母與繼子女的關系微妙而脆弱?!都矣袃号凡捎弥亟M家庭作為故事展開的平臺。通過詼諧、幽默的家庭故事,為我們展現了在重組家庭中如何用愛、公平、尊重和理解重建親子關系、處理子女的教育問題,它不僅對今天重組家庭子女教育提供了經驗,也使普通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受到了啟發(fā)。
[關鍵詞]愛 公平 尊重 理解
《家有兒女》正是中國視協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加強、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少年兒童影視片創(chuàng)作生產的要求而策劃投拍的。《家有兒女》采用重組家庭作為故事展開的平臺。主人公夏東海曾跟隨前妻到美國陪讀工作,離婚后帶著7歲的兒子夏雨歸國發(fā)展,并與在國內長大的女兒夏雪團聚,后與某大醫(yī)院的護士長劉梅結婚,劉梅也曾離異,并帶有一子叫劉星,故事由此展開。在這個重組家庭中,既有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矛盾沖突,又有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不同年齡階段成長中的敏感問題。這部系列劇以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生活背景、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來表現重組家庭在子女教育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近年來,我國離婚率逐年上升,據有關統(tǒng)計,每年全國的離婚數約在120萬對左右,而且以每年30%的比例遞增。由此造成重組家庭越來越多。由于重組家庭中非血緣的親子關系使得重組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尤其敏感和突出,許多繼父母感覺在處理與繼子女關系時如履薄冰,繼父母與繼子女的關系微妙而脆弱。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影響也在不斷加大,帕金斯就曾形象地把家庭比作“制造人格的工廠”。教育是社會的,更是家庭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教育是更重要的教育。據有關方面統(tǒng)計,在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有影響的學校、家庭和社會諸因素中,20世紀50年代家庭占20%,社會占30%,學校占50%;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家庭占50%,社會占30%,學校占20%;20世紀90年代家庭教育的因素還在不斷加大,很多教育者驚呼:6+1=0,即學校教育的6天,抵消不了星期日家庭和社會一天的影響。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專門闡述了重視和發(fā)展家庭教育,強調“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對重組家庭而言,子女的教育問題更為復雜和困難。《家有兒女》通過詼諧、幽默的家庭故事,為我們展現了在重組家庭中如何用愛、公平、尊重和理解重建親子關系、處理子女的教育問題。
《家有兒女》體現出“愛”是重組家庭子女教育的基礎
據一項對1000個離異家庭子女的調查統(tǒng)計,其中,45%的孩子有自卑心理;40%的孩子性格孤僻、情感脆弱;25%的孩子情緒波動,起伏不安;24%的孩子心理早熟??梢?,父母離婚造成了孩子的性格扭曲。離異家庭的子女對情感的渴求更為強烈,調查顯示,重組家庭的孩子更感到孤單、寂寞、無助。這就要求重組家庭中父母對子女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而現實中,一些繼父母對子女的感情投入嚴重不足,他們很少像親生父母那樣親吻、摟抱孩子,以為在物質上給孩子以滿足就是愛孩子了,其實這種體驗和愛是無法用物質的滿足來獲取的。孩子由于缺少與父母良好的感情交流,情感常常得不到健康的發(fā)展。情感的疏離使得繼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缺乏說服力,而親子溝通的不暢,也導致繼子女對繼父母的言行更為敏感,造成教育的失敗。因此,繼父母對繼子女的愛及無私的付出是重組家庭子女教育的基礎。在《家有兒女》第1集,初到新家的夏雪因為怕受繼母的氣,首先給劉梅來了個下馬威:不但對劉梅為她準備的接風宴挑三揀四,而且提出約法三章。甚至故意找“狂野男孩”扮男友和父母叫板。劉梅容忍了夏雪的咄咄逼人,而且為了和夏雪有共同語言,不但克服恐懼陪夏雪觀察小白鼠,更是惡補有關猩猩的知識,并為夏雪辦了一個猩猩展室。劉梅的苦心終于有了回報,夏雪體會到繼母關心和愛護,從內心接受了繼母,說出了:“謝謝您,老媽?!蓖瑯?,繼父夏東海與繼子劉星的關系也面臨著挑戰(zhàn)。學校要開家長會,夏東海為了當一個好爸爸,特意早早下班去給劉星開家長會。回來之后,沒有把劉星闖的禍如實反映給劉梅,后來還是被劉梅知道,要揍劉星。夏東海要親自教訓劉星,他擊打沙袋的聲音,使劉梅和姥姥以為他在狠打劉星,很是心疼,在外面大喊住手。經過這次事件,劉星也從心理上接受繼父。夏東海和劉梅這對重組家庭的父母用無私的愛打開了孩子們緊閉的心扉,為和諧的家庭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家有兒女》體現出“公平”是重組家庭子女教育的前提
有些重組家庭是重組雙方各帶一個孩子組成四口之家,這樣的家庭在處理子女教育問題上更為復雜。一般有三種情況:(1)繼父母與繼子女相敬如賓,父母雙方自己管自己的孩子以避免不必要的沖突,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這種教育方式恰恰加重了繼父母與繼子女在情感上的疏離與敵視,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2)繼父母對繼子女與親生子女不能一視同仁,過分偏袒親生子女。這種教育方式往往會引起繼子女的敵視心理,造成家庭沖突。(3)繼父母對繼子女視如己出,公平對待所有孩子。這種教育方式能樹立父母在子女中的威信,強化教育效果?!都矣袃号分邢臇|海與劉梅這對父母無論是在對子女的批評還是獎勵上都能做到公平、公正,從而得到了子女們尊重和愛戴。在“添個大件兒”一集中,夏東海把將要得到一批稿酬的好消息告訴了大家,興奮之余媽媽答應夏雪買件禮物,而劉星則做起了爸爸的工作,要求買臺電腦,夏雨也不落人后提出了要求。為了不讓孩子感到失落,夫婦二人想盡辦法滿足孩子們的要求,孩子們得知后十分感動,決定放棄自己的“大件兒”。在“替罪羊”一集中,夏東海、劉梅夫妻發(fā)現自己買給姥姥的生日禮物被摔壞了。做賊心虛的劉星、夏雪讓弟弟小雨作替罪羊,企圖蒙混過關。最后小雨忍不住說出他為劉星、夏雪受過的事情,夏東海和劉梅聽后認為哥哥姐姐為弟弟做了壞榜樣都要接受懲罰。劇中夏東海、劉梅這對再婚夫妻在處理子女教育問題上能時刻保持“公平、公正”之心,因此能巧妙的化解家庭矛盾。由此可見對重組家庭而言,繼父母的“公平、公正”是獲得子女尊重和信任的前提。
《家有兒女》體現出理解是重組家庭子女教育的橋梁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經說過:“怎樣能把孩子培養(yǎng)好呢?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好;養(yǎng)蜂的人先要懂得養(yǎng)蜂的方法,蜂才能養(yǎng)好;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鳥、養(yǎng)魚都很需要先懂得專門的方法,才可以養(yǎng)得好”子女的教育同樣如此。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不同發(fā)展階段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才能根據孩子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首先,家長必須把孩子視為朋友。不帶自己的偏見(自己的價值觀)看待孩子的行為。站在一個朋友的角度,單純的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客觀的分析孩子一個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從而找到改變他外在行為的辦法。在整個過程中,家長只是一個旁觀者,而不是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其次,家長應該以放松的心情來與孩子進行交流,以此來消除孩子的恐懼和煩惱,孤獨。使他們鼓起學習、改變、成長的勇氣和熱情。第三,理解中既沒有表揚也沒有批評,理解是兩個人之間心靈的溝通。理解就是要不加評判的搞懂孩子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一件父母認為不該做的事情,孩子沒經過同意做了,父母就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心中是怎么想的?只要這樣,才能真正的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
夏雪、劉星對學校校服有意見,夏雪故意不穿校服上學,劉星在校服上畫上了兔八哥等亂七八糟的東西,被學校要求見家長。為了表示抗議,劉星與夏雪決定成立“美麗二人組”,兩人身著奇裝異服,慷慨激揚,愈演愈烈。夏東海與劉梅意識到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于愛美階段,而且性格反叛,他們采取了疏導的策略,劉梅開始為孩子們爭取每月一次的“無校服日”,夏東海建議校長讓孩子們自己設計校服。父母的理解讓兩個孩子非常高興,圍繞校服的逆反行為迎刃而解?!白沸恰笔乔啻浩诘暮⒆悠毡榇嬖诘膯栴},在對待劉星與夏雪的“追星”問題上,夏東海夫婦從了解孩子所崇拜的“星”入手,將孩子從盲目崇拜中拉了出來。理解貫穿了《家有兒女》整部劇的始終。理解是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橋梁,它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也使父母的教育方法更加得力和到位。
《家有兒女》體現出尊重是重組家庭子女教育的法寶
一位哲人說過: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原則,沒有尊重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教育。尊重孩子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年齡小,需要愛護、關心和培養(yǎng),還在于他們從出生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父母還是老師都沒有特權去支配或限制他們的行為。特別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長中的大多數情況下,師長不能代替他們對客觀進行選擇,所以要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偉大的教育家洛克說過:“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父母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意識也就越淡薄。”正如《家有兒女》中劉梅所說:“明智的家長只能做那因勢利導的守望者,千萬不能驚擾了青春期天空那純潔的白鴿!”
尊重孩子家長首先要重信守諾,一旦許諾了,就一定要實現,一定要守約,讓孩子覺得您是值得他信任的。在《一諾千金》中小雨和朵朵發(fā)現一只受傷的小鴨子,小雨答應朵朵等小鴨子傷好了把它送給朵朵。小雨出去玩時,因為劉梅疏忽小鴨子從家里跑丟了。小雨鬧著要小鴨子。劉梅買只大鴨子回來應付小雨,小雨不要。劉梅又費盡千辛萬苦買回一只與原來相似的小鴨子。騙小雨說丟的小鴨子找回來了。小雨認出不是原來的小鴨子,正當小雨不再相信媽媽的時候,媽媽把原來走丟的小鴨子換回來了,重新贏得了小雨的信任。其次,家長應該以一顆平等的心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劉星打跑了欺負二胖的孩子,二胖的爸爸來道謝。夏東海認為劉星在做好事,應該受到表揚,可劉梅不但沒有表揚劉星,反而讓劉星反思,以后不要再打架,這讓劉星氣憤不已。過了一段時間,二胖的爸爸又找上門來告狀,又有孩子欺負二胖,可劉星在旁邊看著就是不管。劉梅終于鄭重地表揚了兒子那次的救助行為,也為當初錯怪了兒子而后悔。劉星非常感動。第三,民主地對待孩子的錯誤,給孩子自己思考并改正的機會。劉梅答應劉星只要他拿個第一名,就獎勵他一個MP3,劉星拿了夏雪的一篇作文參加比賽,得了第一名。劉梅高興地給他買了MP3,還很激動地想把他培養(yǎng)成一名作家。而夏雪因為在她的年級里沒拿第一而耿耿于懷,總在家人面前說第一名是抄襲來的,且大罵抄襲的第一名如何卑鄙無恥。劉星忍無可忍,最終告訴大家他的第一名是假的。因為他勇于承認錯誤,父母仍然把MP3獎給他。第四,尊重孩子的隱私,家長應該成為孩子言行的引導者而非指揮官。夏雨在無意識中把劉星、夏雪的秘密透露給了父母,因此得到了獎勵。夏雨為得到父母的更多獎勵,從此成了給父母通風報信的小間諜。姐姐夏雪和哥哥劉星見封鎖消息無用,便采取賄賂手段,夏雨開始向父母匯報假消息。父母識破后,幡然醒悟,向孩子們承認了錯誤。尊重孩子是《家有兒女》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則,劇中這對重組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真正做到了愛而不嬌,嚴而有格,寬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縱,從而使重組家庭的生活變的快樂、和諧。
《家有兒女》從小事著眼,以詼諧、輕松的敘事手法,為觀眾展現了重組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它不僅對今天重組家庭子女教育提供了經驗,也使普通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受到了啟發(fā)?!都矣袃号穫鞑チ艘环N啟發(fā)引導式的教育方法:家長關心、愛護、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理解、尊重孩子;培養(yǎng)其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自立的品格和創(chuàng)新精神。正像主題歌詞中說的:“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個性要張揚,在校不做書呆子,居家不當小皇上。充滿友愛,充滿幻想,充滿時尚,陽光男孩、陽光女孩,陽光下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