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太陽照常升起》以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和夢幻的格調表達了一個豐富而復雜的生命主題,悲劇性的情感與奇特的死亡相互交織,但是永恒的生命追求超越了虛無的宿命感,從而表現(xiàn)出一種奇異的美。
[關鍵詞] 夢幻 情感 死亡 生命
姜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自上映以來,因其跳躍性的故事和隱晦的內涵猛烈沖擊著觀眾的審美觀念,引起了極大爭議。在筆者看來,《太陽照常升起》就像是一場夢,一場情節(jié)分散而意境統(tǒng)一的夢。
作為一種影像藝術,電影首先帶給觀眾的是視聽上的享受《太陽照常升起》以極其絢麗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幅夢幻般的藝術畫面。紅色的土壤、白色的沙灘、油畫般的景色與豪邁的配樂相互結合,達到一種空靈、悠遠的境界。影片的夢幻色彩對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很容易引導觀眾置身于迷離的故事時空中。
但是,影片的夢幻格調并沒有只停留在表面的色彩與音樂上,它還深入故事的中心,成為情節(jié)的本質特征。在第一部分,女主角“瘋媽”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她夢見火車軌道上一雙長著黃須子的魚鞋,并由此引發(fā)了一連串荒誕的情節(jié)。從表面上看,“瘋媽”的思維與行為是瘋狂的,但在本質上,“這個瘋狂不是殘暴的、臟亂差式的。而是一種夢的故鄉(xiāng)里。離開現(xiàn)實庸俗的一種奔跑的瘋狂?!彼皇且砸环N封閉性的思維生活在自我的愛情想象中,并糾纏著她全部的感情與行動。她對丈夫的愛恨交織,對兒子畸形的愛。無不帶有迷離而沉痛的意味。這種迷離一方面顯現(xiàn)了人物意識流動的夢幻性,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影片本身的夢幻特征?!棒~鞋”意象是一種象征,是“瘋媽”對愛情的想象與渴望的物化。夢到魚鞋意味著愛情迷夢的開始,買鞋、找鞋意味著追夢。鞋找到的時候,就是人物夢幻結束,精神清醒的時候,也是個體情感無以依附而消亡的時候,所以“瘋媽”在找到那雙魚鞋后平靜地失蹤了。如果從個體生命的夢幻感這個角度來分析“瘋媽”不可思議的舉動,那么影片的跳躍性與超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方式便不再是觀賞的障礙,反而能更深層地揭示人物的性格與命運。
這種夢幻色彩在影片的其他部分也得以體現(xiàn)。第二部分中,“濕漉漉”的林大夫在與唐老師保持不正當關系的同時,對梁老師也充滿著強烈的欲望,即使給梁老師包個手指或者打針,她好像都有些難以自控。同樣攀伏在墻上,她是為了躲避偷情被抓,而他則是害怕被誣陷摸女人屁股。她為了自己先逃走了,而他也想逃的時候,卻被四十二個人逮到暴打一頓。她明明沒去看電影。卻仍誣陷他摸了她的屁股。即使他躺在病床上,也遭遇了兩個舉止怪異的女人的愛情表白。這一系列荒誕的舉動使得梁老師無法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就像做著一場迷夢。當流氓的罪名被澄清之后,他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被愚弄的對象。最后,當他知道有老婆的唐老師還和那個粘糊糊的林大夫有著暗號。那個時刻,對他來說,一場似乎美麗的夢幻突然變得真實了。在他出院后,熟悉的一切都變得陌生,“不認識了”,一切都充滿了荒誕,他最終選擇輕松地離開這個世界。同樣,在第三部分中。唐老師一邊做著英雄的夢想,一邊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老婆和村子里的小隊長睡到了一起。他一槍結束了小隊長的生命,也結束了自己的英雄夢。第四部分,年輕的“瘋媽”和唐妻在荒漠中尋找著各自的愛情,最終以悲喜相對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愛情之夢。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影片的這種“夢幻性”是以情感為基礎的?!隘倠尅泵噪x的愛情幻覺,實質上是對情感的渴望與追問,她長期保留著丈夫的信件,一直生活在對他的回憶當中:但同時,她與丈夫的合影,李不空的整張臉是被剪去的。她還明白,那個男人曾經對她說的話是謊言。這種愛恨交錯的復雜情感始終與人物的愛情幻覺相互糾纏,牽引著個體的生命走向。此外,梁老師等人的夢幻般的遭遇,也都交織著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情感沖動。夢幻的破碎也就意味著情感的幻滅,個體的生命也因此變得虛無而沒有意義。沒有情感的夢幻是空洞的,沒有夢幻感的情感是凝滯的,《太陽照常升起》以一種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攝影手法出色地實現(xiàn)了故事的夢幻格調和個體的情感呈現(xiàn)的奇妙結合。
反過來說,影片情感的表達也具有濃厚的夢幻色彩。除了一系列獨特意象的暗示外。如長著須子的魚鞋、會上樹的羊、會叫“我知道”的鳥、林中的洞穴等。人物情感本身就體現(xiàn)出荒誕意味。如“瘋媽”對作為丈夫化身的兒子的反常舉動,林大夫對梁老師的滑稽表白,年青的“瘋媽”在鐵道上奇異的生育兒子后瘋狂的呼喊等情節(jié)。從表面上看。影片的情節(jié)支離破碎,互不關聯(lián),實質上這些相對獨立的故事都在人物的情感呈現(xiàn)中產生了同樣的效果。那就是個體情感的夢幻性,分裂的情節(jié)在夢幻與情感的結合點上統(tǒng)一起來。
在影片中,正是由于人物情感的夢幻特征。他們不可避免地走向共同的歸宿:死亡。“死亡”是最能體現(xiàn)個體情感夢幻感的中心意象。它貫穿影片始終,四個故事以四個人不同的死亡而結束。“瘋媽”在找到魚鞋后,迷離的情感之夢消失了,最后她的魚鞋、上衣和褲子排列整齊地在河流中漂向遠方。故事以這種離奇的失蹤方式完成了人物死亡的證明。梁老師也經歷了一場滑稽的愛情之夢,流氓的罪名被洗清后,各色人物的丑陋靈魂也暴露了,他關于人生與愛情的迷夢也清醒了。在弄清楚自身被愚弄的遭遇之后。他微笑著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唐老師在發(fā)現(xiàn)妻子與小隊長私通后內心經歷了痛苦的煎熬,自己的英雄之夢也消失了,當小隊長說“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鵝絨”后。他憤怒地扣動了扳機,結束了小隊長的生命。年青的千里迢迢地去尋找自己的丈夫李不空,看到的卻只是丈夫的遺物。分散的情節(jié)帶給觀眾視覺、思維上的沖擊,“死亡”意象則更多地帶給觀眾心理、情感上的沖擊??梢哉f?!八劳觥笔侨宋锴楦袣v程的最終結局,既充滿現(xiàn)實的殘酷感。也充滿超現(xiàn)實的荒誕感,是表達影片內涵的核心要素。
那么,人物一個個奇異的死亡到底意味著什么呢?“瘋媽”十幾年來一直生活在自己心造的幻影里,她試圖通過對丈夫信件的解讀獲得愛情的安慰。結果發(fā)現(xiàn)的卻是欺騙:在森林洞穴中布置的洞房是她對美好愛情的渴望。結果卻在兒子的噴嚏聲中破碎了。此時。生命的意義仿佛在一夜之間被消解了。而擺脫這種虛幻情感的煎熬就成為必然。內心的掙扎經歷了太多的打擊,那么選擇死亡也許是一種解脫,最后“瘋媽”離奇的失蹤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應該說,“瘋媽”的愛情與心理悲劇是影片帶給觀眾情感沖擊最強烈的一個部分。她的人生遭遇雖然從具體形態(tài)上具有特殊性,但她對愛情的渴望和對生命價值的追問卻具有普遍意義。而她情感的破滅與死亡也就意味著人世的殘缺與無奈。同樣,梁老師對國家、社會和人性具有單純的美好想象,他唱著“美麗的梭羅河”。對人生充滿熱愛。然而,一場電影卻改變了他對生活的理解。欺騙、虛偽和愚弄都在“抓流氓”這一本來和他無關的事件中展示出來。最終,他以死亡的方式微笑著告別這個荒唐的世界。此時,觀眾感受到一個美好靈魂的破碎。不禁又對人生意義的真諦發(fā)出了慨嘆。另外,小隊長的死是影片對唐老師英雄之夢的顛覆。丈夫李不空的死意味著青年“瘋媽”痛苦一生的開始。
這種死亡不僅是身體上,更是心理、情感上的。觀眾從中體驗到一種生命殘缺、人生無常的宿命感,死亡就是對這種宿命感的最好隱喻。死亡的偶然性中蘊涵著個體生命走向的必然性,普遍性的生命追問成為影片表達的主要內容。
無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對“文革”年代個體青春沖動的美好回憶,還是《鬼子來了》里對抗戰(zhàn)歷史的深刻的人性解讀,導演姜文一直關注的都是特定歷史背景下個體和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但在《太陽照常升起》中,特殊革命年代的歷史感被弱化了?!斑@個電影我覺得它就只是這么一個背景,時代它不是要起關鍵性作用,而是這些人物,他們本身的故事特別有意思?!比宋锏拿\被突出到主要位置,具有普遍意義的生命主題出現(xiàn)在觀眾的視野中。應該說這是姜文電影的又一次突破。
如果我們進一步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影片中的生命主題除了表現(xiàn)出人生的殘缺與無常感之外,還具有一種更為復雜的內涵。首先,我們從影片整體的結構上看,第一、二部分是平行發(fā)展的兩個故事,在第三部分兩個獨立的故事線索統(tǒng)一起來,成為故事的最終結局。而第四部分卻是影片真正的開端。兩個抱著同樣愛情夢想的女人在崇山峻嶺間前行,在一個人造的天涯“盡頭”分離開來,焰火照耀下歡樂聲和火車轟鳴聲中一邊是幸福一邊是傷痛,幸與不幸重復發(fā)生著,各自上演著自己的悲喜劇。影片最終體現(xiàn)出一種圓形結構。從終點回到了起點。人物的生命軌跡周而復始。
這種倒敘的拍攝方式不僅產生了奇特的觀賞效果。它在意境呈現(xiàn)上更暗含著導演獨特的理念。個體無論經歷怎樣曲折的命運,人性無論有著多么復雜的形態(tài),靈魂深處對美好生命的渴望仍然是激發(fā)個體不斷對抗殘酷現(xiàn)實的動力,“瘋媽”在經過拼命奔跑尋找到丟失的兒子后。站在火車上向著遠方聲嘶力竭地呼喊:“阿遼沙,別害怕,火車在上面停下啦。他一笑天就亮啦……”“瘋媽”的這種瘋狂舉動便是對生命渴望的最好注解。影片豪邁的音樂、奔放的舞蹈和人物激越的情感相互激蕩,營造出一種抗爭的氛圍。雖然故事的結局是悲劇性的,但回蕩在影片始終的熱烈情緒卻一直縈繞在觀眾的心頭。影片的內涵因此表現(xiàn)出更加復雜的形態(tài),那就是生命的恒常與無畏,就像結尾處太陽照常升起一樣,新的希望不斷誕生。一方面是人生的殘缺與無奈。另一方面是對生命價值的永恒追求。正是在這一點上,《太陽照常升起》擺脫了人生的虛無感和空洞感,真正關注起在宿命壓迫下生命存在的必然性與超越性,從而產生一種悲壯的美。
由此可見。《太陽照常升起》以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表現(xiàn)了一個豐富而復雜的生命主題。悲劇性的情感與奇異的死亡相互交織,傳達出生命的無常感,但是不屈的靈魂掙扎仍然使得這種殘缺的生命表現(xiàn)出一種奇異的美。這種美感是與影片整體的夢幻色彩相融合的,從而在結構、意境和內涵上構成了一部夢幻電影。
《太陽照常升起》帶給觀眾夢幻一般的觀賞體驗,也激發(fā)了人們對中國電影光明前景的美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