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英語口語能力(即語言交際能力)的要求以及對此能力進行有效的測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關測試口語能力的研究已成為測試界和教學界共同關注的焦點。筆者認為口語教師學習和了解有關測試學理論,對英語口試進行批判性分析并加以完善,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出科學、合理、高效的口語測試,來測試學生真實的口語水平,這不僅能提高口試質量,而且還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教、學、測三者之間的相互促進關系,為今后口語教學和口語測試工作指明正確方向。為此,筆者將依據(jù)測試學中有關效度、信度、評分信度、反撥作用的理論,對我院英語專業(yè)期末口語測試系統(tǒng)進行質量分析,并提出完善對策。
目前我院英語口語測試系統(tǒng)中存在的問題
本年度期末口語測試的問卷調查情況。為了解高校英語專業(yè)期末口語測試的相關情況,筆者于07年7月對我院04級英語專業(yè)三個班級95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66人提出了自己的改進意見。其結果顯示,學生對此種期末口試基本持肯定態(tài)度,但也從切身體會出發(fā),提出在測試時間、測試內容、口試評分、考官提問技巧及每次考生人數(shù)安排等方面仍須改進。
1.題型設計方面(即口試技術方面)。題型設計的隨意性。在語言樣本的引出技術上,我院口語測試體現(xiàn)出了不同測試者各自的偏好和側重。朗讀、簡短發(fā)言、圖畫描述、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引出技術,常被運用于期末對學生學期口語能力提高水平的測試中。其中,圖畫描述、角色扮演,以及小組討論等常用測試技術都具備了結構效度,根據(jù)Hughes對內容效度的定義:“內容效度指測試內容包括了所要測試的語言技能、語言結構等方面有代表性的要素?!贝硕鄶?shù)測試形式也都具備了內容效度,因其考查項目與學生所學內容相關,從而構成了語言技能、結構等方面的代表性樣本,而這些語言技能和結構正是我們所要關注的,然而,檢查中發(fā)現(xiàn)個別測試技術如朗讀,簡短發(fā)言等,仍存在效度或信度方面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有些教師在測試過程中只給學生提供一項考試內容,如僅對某一話題作簡短發(fā)言。題型單一使學生們無法較全面地展現(xiàn)自己的口語能力。然而,測試的題量越大,信度越高;測試的內容覆蓋越寬,效度越好。單一的測試內容根本不能保證較高的信度和較好的效度。
2.時間和內容設計方面。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多數(shù)學生認為測試時間(3-5分鐘)過短,難以將自己的思想表達清楚、完整,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同時,考生反應測試內容較為單一,不足以全面考查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為能獲得盡可能多的關于受試者語言運用能力的可靠信息,一次口語測試的時間應盡可能安排在10-15分鐘。
3.評分制度方面。由于我院的某些班級由不同的教師任教,在考試執(zhí)行上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包括考試時間的把握,對評分標準的不同理解,乃至評分結果。一些教師出題時可能疏于全面亦或考慮到哪些形式便于考,而非哪些內容應該考。因此,考試項目一般比較單一,考試時間局限于三、五分鐘之內,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沒有具體明示。類似這種考試樣題單一,考試時間過短,以及考試的非同質性(即試題考的不是同一能力傾向,如交際能力)等等,都存在口試的信度問題,從而影響了口試質量。
完善我院口語測試系統(tǒng)的具體對策和幾點建議
1.靈活運用各項口試技術。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決定采取何種步驟和方式來進行測試。例如;針對口語能力有所提高的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學生的實際口語能力,我們要采取有別于其新生剛入學時的測試方法和步驟,一適當加入對討論、辯論能力的考核。具體可采取以下步驟:(a)談論一些相對簡單的熱身問題,如:簡短自我介紹,愛好,家庭等(該步驟不記分);(b)兩名受試者以ABAB的輪流方式對一系列圖畫中的連續(xù)故事情節(jié)進行描述、提問和做出恰當回答,并發(fā)表個人見解;(c)兩名受試者就某一話題進行討論。
以上步驟(a)雖不記分,但對于營造一種輕松互動的氣氛,緩解考生心理壓力和考前預熱極為重要。步驟cb)可以防止一名考生完全扮演測試的主角,而另一個只能處于被動、配角的情形,同時,兩名考生同時測試,更能體現(xiàn)出口試的交際性,而非受試者的內心獨白。步驟(c)兩名考生進行討論,可營造出一種交互性的會話交際情景,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大多數(shù)學生都希望采取這種方式,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更能激發(fā)他們積極思維,挖掘其語言潛能,能最大限度的誘導和測試其真實口語水平。但是,口試前我們得注意考生的配對問題,從語言和性格兩方面考慮,好的考生配好的考生,差的配差的。如果萬一考官發(fā)現(xiàn)兩名考生水平有天壤之別而考試不能正常進行時,則應當機立斷將考生重新配對后再考。
2.進一步完善評分制度。評分制度包括評分員和評分標準。兩方面缺一不可,因為只有當一份表述恰當、清晰可鑒的評分標準和訓練有素的評分員都具備時,我們所得出的口試結果才會具有可信度和有效性。因此,需對口試的評分員進行試前培訓,以確保評分中的一致性,特別是當平行班級由不同的測試者打分時,使其熟悉測試的目的、內容、步驟和評分標準,做到松嚴有度。其次是在每次口試中最好能采用兩個測試者,其中一名負責總體印象評分,另一名則根據(jù)分析法打出各分項得分,取兩位測試者的平均分作為該考生的最后得分。這種安排有助于解決由于單個評分員的個人主觀性而導致的失信問題。另外,評分員可實行考場間輪流交換評分,這樣將有助于提高評分員問的評分信度。
總之,該測試體系只有不斷的完善,才能有效地利用測試提高我院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從而全面推動高校專業(yè)英語教學改革和促進口語測試的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