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的效果,關乎教育成敗。教師以平等對話者的態(tài)度參與到學生世界之中,在師生之間建立起心靈相互溝通的橋梁。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知識活動都是在情感的動力影響下進行的。情感是維系集體和諧穩(wěn)定的紐帶。凡是能使教育者產(chǎn)生親和感,能使學生相信在許多方面和他們有共同點的老師,就會產(chǎn)生加倍的影響力,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親其師,信其道,樂其道”。但是,現(xiàn)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在家里受到長輩的百般寵愛,普遍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現(xiàn)象,與教師難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所以,我們教師除了要樹立新型的教師觀、學生觀,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之外,我們還要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會學生學會主動溝通交流
我們經(jīng)常聽到學生說這樣一句話:“老師不理解我?!泵鎸@樣的問題,我們除了單獨談心之外,還可以開一個主題班會,讓學生試著問問自己,你是否理解老師呢?要告訴學生,老師是人不是神,他面對的,并不是一個兩個學生,而是成百的學生,因為教育教學工作繁重,老師難免會體察不到每個學生的心理需要,照顧不周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請學生與老師換位思考,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和了解老師的立場和感受。
實際上,產(chǎn)生誤解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師生沒有達到良好的溝通,互相不知道對方的意愿。當學生了解老師的意圖之后,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才會有相應的適當?shù)男袨?。因此,學生在換位思考的同時,我們要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向老師靠攏,把埋在心里的話說出來。告訴學生,別錯過任何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機會。
教會學生正確對待誤解
任何人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都常常會有被別人錯怪或誤解的時候,當今的孩子會格外忍受不住這種委屈,他們生氣、煩惱、焦慮……
為了讓他們養(yǎng)成好的心理習慣,我們有責任告訴他們,當老教師錯怪時,千萬不能因此而產(chǎn)生怨恨心理,更不能采取消極態(tài)度與老師對抗。要讓學生堅信,即使是最嚴厲的批評和最錯誤的責怪,老師的愿望并不是想把學生推向反面,而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快樂學習,不斷進步。就算老師真的錯怪了你,你也要學會冷靜,克制自己,并且可以根據(jù)當時的環(huán)境,能解釋就當場解釋,一時不能解釋就暫時放一放,等以后找到適當?shù)臋C會再和老師溝通,或?qū)憦堊謼l解釋一番,或給老師打個電話,乃至請同學及其他老師代自己解釋。通過和緩的方式消除誤解,縮短與老師之間的心理距離,讓自己更加快樂。
教會學生與老師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還在做學生時,我們就聽見同學這樣說,老師對我有偏見,說話總是含沙射影地打擊我。這種現(xiàn)象現(xiàn)在也不少見。雖然這讓大人們覺得很可笑。但是如果處理不好,會產(chǎn)生嚴重危害。對待有這樣想法的學生,我們老師和家長,當然有責任有義務給學生做好指導。要讓學生仔細想一想,班里有幾十個學生,如果一個老師總是盯著你一個,并時時給予打擊,那是需要怎樣的關注和用心。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靜下心來客觀分析。也許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是自己先對老師有了誤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學生將不友好的情緒投射給老師,師生就進入了負性情緒互動,自然,師生關系就會很糟。讓學生懂得,情感是相互傳遞的,你希望老師怎么對你,你就應先用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老師,并教給學生方法:主動同老師打招呼,尊重老師,做讓老師放心的事情等等。不能讓美好的學生時光,浪費在與教師的斗爭當中。學會理解學會溝通,用尊重、理解和愛去架設師生間美好的橋梁。
作為教師,我們要誠懇地對同學說:請你到我身旁來。不要走到老師前面,讓老師只看到你的背影,老師也許會因為看不清而不理解你;不要走在老師的后面,讓老師看不到你的模樣,這樣老師會忽略了你;請你走在老師的身旁,你就是老師的朋友。
(作者單位:山東省乳山市城區(qū)辦事處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