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性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參與校本教研教師的自尊心,調動參加校本教研教師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充分給予對話、反思、質疑、批評的權利,專家與教師建立平等、信任、民主、自由的人際關系,營造活潑、互動、和諧的校本教研環(huán)境。
合作性原則。在堅持人本性原則的基礎上,要求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專家與學生在整個校本教研過程中始終處在密切配合的狀態(tài),不僅是形式上的合作,而且是思想交往、思維碰撞的合作。提升合作意識,使合作意識滲透到該模式的全過程。
問題性原則。該模式既是校本教研活動,也是教師培訓活動。問題意識貫穿行動過程始終,參與校本教研的教師要樹立問題探究意識,在校本教研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問題研究中接受校本教研,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通過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教研活動,實現(xiàn)校本教研所要達到的目的。
行動性原則。在實施過程中,把行動放在首位,要求參與校本教研,教師積極投入到教研活動中,不僅動腦、動手,還要動嘴、動眼、動耳,鼓勵教師敢于行動,積極創(chuàng)設教師行動無錯的校本教研氛圍。
對話性原則。實施該模式要求教師樹立對話意識,學會對話,敢于對話,努力提高對話藝術,把對話理念貫穿于整個校本教研過程,通過多種對話方式和手段,實現(xiàn)零距離對話,提高校本教研效率。
創(chuàng)新性原則。該原則要求參與校本教研的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使教師在校本教研過程中做到“四敢”,即敢想、敢問、敢寫、敢試,大膽想像、挑戰(zhàn)傳統(tǒng)、積極思考、提出新意。
(作者單位:安陸市王義貞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