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90后”新生正式踏入大學校園。來自新疆的國防生小吳,是獨闖廣州的新生,他從老家到廣州倒兩次火車,全程用了3天時間,整個路途的勞苦全由自己“扛”了下來。今年的大學新生,從報到注冊、申請助學貸款到購買日用品,大部分“90后”無須協(xié)助,基本能自己搞定,反倒將家長們“曬”到了一邊。在清華大學,盡管不少“90后”新生都有家長陪同,但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自己張羅自己的事情,不再由父母包辦一切。
長期以來,中國獨生子女給人的整體感覺一直都是:不夠獨立、不肯吃苦、依賴性強、甘愿啃老。他們個性強、規(guī)則意識弱、生活能力弱、抗挫折能力弱,是標準的“草莓族”:外表光鮮,內(nèi)中脆弱,受到一點外界壓力就“變形”、叫苦。這種觀念已經(jīng)形成為社會偏見??赐辍?0后拒絕依賴”的新聞,筆者頗為遺憾。原來,我們一直在用“有色眼鏡”看待他們,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認知已形成了對他們的傷害和誤解。
在改革開放、世界競爭環(huán)境中長大的“90后”一代,沐浴著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也吮吸著舶來文化的奶水。他們不同于“70后”的眼界閉塞很聽話、“80后”的嬌慣依賴不獨立;他們有思想,有主見,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敢于獨立、呼喚獨立、自強自立的精神新面孔。
特別是北京奧運會期間,“90后”志愿者說著流暢的外語,張揚著燦爛的笑容,在老外面前不害羞、不躲閃,融洽相處,和諧自然,得到了人們的高度贊許。在新環(huán)境中長大的“鳥巢一代”,為我們帶來了視覺沖擊,帶來了令人欣慰的新氣質(zhì)。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太快”。1994年,筆者上大學的時候,曾用此話調(diào)侃觀念落伍的長輩。今天,“鳥巢一代”終于獨立自強地站在了社會面前,用獨當一面的作派向長輩宣示了自己的長大成人,用拒絕依賴的個性彰顯了獨立性格。這對我們也是一種善意的調(diào)侃:未曾感受到他們“變化快”,說明我們“指點江山”的澎湃熱情已經(jīng)降溫了很多。
孩子們有了獨立意識,社會、家長和教育更要為他們提供獨立的機會。他們已經(jīng)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將近二十年,具備了翱翔天空的羽翼。雖然前路會充滿坎坷,但這不能成為家長“舍不得放手”的理由。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讓我們?yōu)椤傍B巢一代”深情地祝福:相信你們的能量,獨立自信地走下去,你們肯定能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