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參及北玄參的根。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燁的名諱而改名為元參。本品性寒味苦、甘、成,歸肺、胃、腎經。功能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多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癥見身熱、煩渴、發(fā)燒等;又用于陰虛火旺、肺陰交灼所致的咳嗽咽燥、骨蒸潮熱、咯血、自汗盜汗等癥;還用于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痰核。下面介紹幾個以玄參為主藥的處方:
玄連大黃丸玄參、黃連、大黃各等份,共研為末,煉為蜜丸,每丸重9克,每次口服1丸,每天3次。有清熱滋陰瀉火通便之功,能治三焦積熱和腸燥便秘。
增液湯玄參30克,麥冬20克,水煎服。主治陽明溫病,無上焦癥,數日不大便者。有滋陰通便之功效。
消瘰丸玄參、牡蠣、貝母各等份,共研為細末,以蜜和為丸,每丸重9克,每次口服1丸,每天3次。有軟堅散結之功,常用于治療瘰疬初起。
蒼玄湯蒼術15克,玄參30克,水煎服,每天1劑。能幫助降低血糖,治療消渴不止,尤其對治療隱性糖尿病有良效。
治病毒性心肌炎方玄參、當歸、板藍根各15克,金銀花30克,麥冬12克,苦參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劑,分2次服用。療效較為顯著。
清喉咽合劑玄參260克,連翹、黃芩各315克,生地黃180克,麥冬160克,制成藥液1000毫升。第1次口服20毫升,以后每次10-15毫升。每日4次,小兒酌減。適用于局限性咽白喉、輕度中毒型白喉、急性扁桃體炎及咽喉炎等癥。
玄參為瀉無根浮游之火的圣藥。功能養(yǎng)陰涼血,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故無論熱毒實火或陰虛內熱均可使用?,F代藥理研究表明,玄參具有降血壓和降血糖的作用,故現今臨床上又常應用于治療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