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傳統(tǒng)內鏡的局限性,小腸疾病一直成為消化系疾病臨床診斷的“盲區(qū)”。此外,不少患者難以耐受或因懼怕,不愿意接受傳統(tǒng)的人工插入式內鏡檢查,從而耽誤疾病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醫(yī)用無線膠囊內鏡具有檢查方便、無創(chuàng)傷、無導線、無痛苦、無交叉感染、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等優(yōu)點,擴展了消化道檢查的視野,克服了傳統(tǒng)的插入式內鏡的缺點,可作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腸疾病診斷的首選方法。
據(jù)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志堅介紹,患者像服藥一樣用水將智能膠囊吞下后,膠囊隨著胃腸肌肉的運動節(jié)奏,沿著胃一十二指腸一空腸與回腸一結腸一直腸的方向運行,同時對經過的腔段連續(xù)攝像,并以數(shù)字信號傳輸圖像給病人體外攜帶的圖像記錄儀進行存儲記錄。工作時間達6~8小時,在智能膠囊吞服8~72小時后隨糞便排出體外。醫(yī)生通過影像工作站分析圖像記錄儀所記錄的圖像,就可以了解病人整個消化道的情況,從而對病情做出診斷。
膠囊內鏡操作簡便,整個檢查僅為吞服膠囊、記錄與回放觀察三個過程。醫(yī)生在回放觀察過程中,通過拍攝到的圖片,即可對病情做出準確判斷。膠囊為一次性使用,安全衛(wèi)生,避免交叉感染,而且檢查過程無痛無創(chuàng);其外殼采用不能被消化液腐蝕的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對人體無毒、無刺激性,能夠安全排出體外。擴展視野,全小腸段真彩色圖像清晰直觀,突破了小腸檢查的盲區(qū),大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診斷檢出率。患者無須麻醉,無須住院,行動自由,不耽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只是注意檢查當天不從事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即可。
膠囊內鏡檢查適應癥: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經上下消化道內鏡檢查無陽性發(fā)現(xiàn)者;②其它影像學檢查懷疑小腸病變者;③各種炎癥性腸病,但不含腸梗阻者及腸狹窄者;④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⑤不明原因慢性腹痛、腹瀉、消瘦者;⑥臨床疑為炎癥性腸病、腸結核、小腸腫瘤者;⑦經濟情況良好的中年以上體檢者。
膠囊內鏡檢查禁忌癥:①明確或懷疑有胃腸梗阻、消化道畸形、消化道穿孔、狹窄及瘺管者,因為攝像膠囊有不能順利通過腸道的危險;②嚴重吞咽困難,不能順利吞入攝像膠囊者;③體內植入心臟起搏器或其它電子儀器者,因為電子儀器會干擾膠囊內鏡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