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而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特別是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其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必須深化改革,來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實效性不強
由于近幾年高校紛紛擴大招生,學生人數(shù)劇增,政治理論課大都以大班合堂授課的形式進行,這種情況對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討論等都有很大的限制。合堂、課時少,這是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不強的一個主要因素。課時少影響了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的充分發(fā)揮。一本書,用極少的時間講完,教師的備課量大,學生也不易接受。而且,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像專業(yè)課那樣受重視。在課堂上,不專心聽講的、不帶教科書的、睡覺的、小聲說話的學生很多;有的學生認為這種課考試時臨時突擊就行,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只滿足于平時記筆記,考試時背筆記。學生被動學習。對所學知識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課程形同虛設。
2、教學方式手段單一
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突出的問題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首先,仍然存在“簡單說教”和“填鴨式”灌輸教學方式。調查顯示,在對教學方法的評價中,有49.5%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課堂講授多,輔助方法少;有31.6%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滿堂灌”,照本宣科。隨著大學生自主意識的日益增強,許多社會問題引起了他們的關心和思考,這種偏重理論闡述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身心特點,扼制了學生的思維力和學習主動性,使相當多的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缺乏興趣,從而制約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其次,現(xiàn)在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采用了多媒體方式,但存在的問題是如何使傳統(tǒng)的板書與課件相結合,如果兩者不能很好地結合,教學效果也不會好。因為,單靠多媒體教學,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不斷地翻PPT,學生的思路有時會跟不上,一堂課下來,不知老師講了些什么內容。
3、教學內容不理想
首先,教學內容重復?,F(xiàn)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重復過多,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上:一是與中學政治課的內容重復;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包含的幾門課之間的內容重復。比如,《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這兩課之間,有很多重復的內容。內容重復過多使學生在學習時感到厭倦,厭學情緒較為嚴重。
其次,理論不能聯(lián)系實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理論脫離實際,這是教學效果不好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普遍存在理論脫離學生的思想實際、生活實際,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針對性,實效性不強等問題。教學內容陳舊,沒有時代感;教學上照本宣科,死板生硬,不關心社會問題、不聯(lián)系時事、不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對于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疑點、難點和社會出現(xiàn)的新情況沒有很好地從理論上作出證明和解釋。這樣,就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出來。
4、教學過程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真正實現(xiàn)“三進”,最重要的是進學生頭腦,最難的也是進學生頭腦。進頭腦,單靠“說教”和“灌輸”,不僅不能產生好的效果,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反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較多注重傳授知識以及對現(xiàn)成知識的理解,而對于如何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和獨立思考問題有所忽視,不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態(tài)度如何直接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調查顯示,34%的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沒興趣,56.2%的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一般、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為了應付考試,兩者之和超過90%。這說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不能完全吸引住大學生,還沒充分調動起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
1、更新教學觀念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努力實現(xiàn)教學的中心主體由教師向學生轉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努力使教學方式和方法實現(xiàn)由單向傳遞灌輸?shù)蕉嗑S互動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就要求我們樹立現(xiàn)代教育教學觀念,即以學生為本的觀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以大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其思想理論素質為根本,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進學生的頭腦為目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學的一切活動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
2、改進教學方式手段
在教學實踐中,應當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實效。要認真探索專題講授、案例教學、課堂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注意方法設計的靈活性、針對性和現(xiàn)實感,使多種教學方法相互配合、互相補充,充分發(fā)揮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關系。要利用演講、辯論、表演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要加大社會實踐力度,把課堂教學與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時代特點和理論的現(xiàn)實力量,不斷增強學以致用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通過多媒體手段,實現(xiàn)增強效果的最優(yōu)化。教師應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積極推行多媒體教學,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作課件進行政治理論課教學,還可使用教學片進行教學,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理想的課件、音頻和視頻相結合,以非常具體的形象、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來豐富理論課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增加理論教學感染力,提高對理論課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理論的了解。同時,還要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即配以適當?shù)陌鍟?,強調重點、突出主次,可以彌補學生感知的不足,增加教學的實效性。
3、優(yōu)化教學內容
針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進行大班授課、課時少、教學內容重復等現(xiàn)實狀況,筆者建議采用專題講座式教學。教學中以專題為單位組織教學內容,能更方便突出學生關注的疑點、難點、熱點問題,如《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中可以設立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的榮辱觀等等。這種專題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在內容設計上直接凸顯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代感,而且也可以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在專題講座式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實際充實教學內容,內容生動,緊扣時代脈搏。還要能夠把專業(yè)學術前沿知識充實到課堂中去。教師在專題授課時還要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最新成果體現(xiàn)在授課內容中,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努力追蹤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最新發(fā)展,及時地把本學科最新的理論成果加入到授課內容中,深化對課程中涉及到的理論的理解。
4、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
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雙向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方法。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政治理論課大班合堂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和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在自主的活動中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深入學生,通過平等談話、交往和組織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認識傾向,在備課、講課時把學生存在的認識傾向和突出問題滲透其中,采取多種形式,實現(xiàn)教學互動交流,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動,思想得到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