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東
現代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與學習的情景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知識是情景性的,是在不同的情景中被個體重新建構并獲得意義的,其次,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具體的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情景中進行具體的思維和行動,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究、建構的“學習情景”是現代教學過程的基本要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下的新教材,其每一個單元都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學習情景素材”,以幫助教師利用這些情景創(chuàng)設與所學主題內容相關的學習情景。筆者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就新課程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數學學習情景的特點
什么是學習情景,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界定。筆者這里討論的“學習情景”是指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文化、環(huán)境和活動等。學習情景中的“情景”是既有“情”又有“景”,“情”“景”互融。“情”是情感體驗、動機培養(yǎng),“景”是學習環(huán)境、知識文化背景和各種活動。確切地說,學習情景中既蘊含著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任務,同時還滲透著學生的情感和動機。這種學習情景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真實性
真實性是學習情景最重要的特點。學習情景通常是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現象和事物人手或以自然界、社會和與其他學科相關的問題為切入點,呈現數學知識存在的實際背景,突出數學與社會生活、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盡可能真實的情景中建構新知識。學習情景越真實,越接近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就越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2針對性
學生在學習情景中進行的是目標明確的學習,參與的是目標定向的活動。也就是說,學習情景必須指向一定的課程目標。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情景中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獲得不同的知識,形成不同的情感體驗,沒有知識和情感蘊含其中的學習情景不論多么真實都是毫無意義的。學習情景決定了學習內容的取向與所要達成的課程目標,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3情感性
真實且具有實際意義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意義,學生由心理和情感的“貼切”感到學習情景的“真實”,由“真實”而容易“理解”情景中蘊含的知識觀點:充滿積極情感的學習情景可以在學習內容與學生之間建立“對話”的橋梁,使學生在現實環(huán)境和主體活動的交互作用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二、學習情景的教學功能
學習情景實質上是一種優(yōu)化的、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從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角度分析,筆者認為學習情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教學功能: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與社會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緊密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選取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社會中的數學問題、為學生熟悉或愿意關注的科學史實,以及高新技等素材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可有力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應用知識
學習情景中蘊含著知識存在的背景,學生可以在了解知識來龍去脈的基礎上深刻理解知識;學習情景可以為學生提供與新知識相關聯的具體實例,讓學生從不同側面挖掘知識的本質和聯系;在學習情景中還可以動用一些直觀手段,來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多層次的體驗,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真正地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學習情景還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遷移、應用,在真實的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在探究活動中獲得并得到不斷發(fā)展的,探究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情景為之提供素材與支持。學生借助學習情景提供的素材發(fā)現和提出問題。然后通過探究活動解決問題,獲得新的知識。在許多情況下,學習情景與探究活動是融為一體的,在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密切聯系、生動有趣的學習情景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探究活動,學習有關的主題內容,并逐漸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獲得科學方法,從而在“做數學”的探究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三、數學學習情景的類型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把學習情景分為不同的類型。從數學課程目標的落實角度,以《課程標準》中提供的學習情景素材為例,將數學學習情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落實“知識與技能”課程目標的學習情景
這類學習情景通常是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其中往往蘊涵著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現象以及有關概念、性質、公式、定理。學生通過對這些素材的理解和學習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理解數學基本概念和性質。此外,學生通過參與學習情景中的一些實驗活動,能夠逐步形成和發(fā)展一定的技能。
例如:計算1+2+3+…+100,可以簡便計算為(1+100)+(2+99)+…+(50+51)=101×(100÷2)=5050。利用這種形象具體的素材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可以使學生真正把握數學運算的本質,從面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技能技巧。
2。實“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的學習情景
這類學習一般圍繞著日常生活或社會發(fā)展中的問題和現象,讓學生運用科學探究來學習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獲得科學方法。這類學習情景不僅讓學生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還可以使學生嘗試參與數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解決過程,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不等式的應用”時,首先通過問題“把若干個蘋果分給幾個小朋友,若每個小朋友分3個則多余8個;每個小朋友分5個則最后一名小朋友分到了但不滿5個,問小朋友和蘋果各有多少個?”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探究活動結束后,組織學生反思和評價整個探究過程,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探究能力的提高。
3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課程目標的學習情景
這類學習情景通常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積極的情感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恰當的學習情景可以保持和增強學生對生活以及自然界中數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可以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態(tài)度來學習數學,正確認識數學對人類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并學會合理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起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而學習數學的志向。
例如在學習“垂經定理的應用”時,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景:“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國隋代建造的趙州石拱橋的橋拱是圓弧形,它的跨度為37.4米,拱高為7.2米,求拱橋的半徑”。通過這樣的例題學習,讓學生了解到我國隋代的數學發(fā)展背景,使學生體味到,我國古代數學家在科技和數學都很不發(fā)達的情況下,作出如此巨大成果何等不易!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為振興中華而發(fā)奮學習的革命熱情,另一方面也將使學生由此萌發(fā)出自己理當強于前人,超越前人的欲望,從而在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
當然這三類學習情景并非是截然分開、彼此獨立的,它們之間互相滲透、互相聯系。同一個學習情景可以同時落實幾項不同的課程目標,同樣的課程目標也可以在不同的學習情景中得到落實。
四、數學學習情景素材的選擇
數學新教材中的學習情景素材主要來源于生活、社會等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他的素材來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不論選取什么素材,都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情景是服務并服從于內容主題和學習目標的。教師所選擇的學習情景素材應有指向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能夠在學習活動與學習內容之間搭建起平臺,同時又融入數學活動和數學內容之中,成為學生與新知識之間的橋梁。
2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系。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更愿意了解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內容。因此,選擇情景素材時應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使知識的學習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同時還要注重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
3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積極的情感體驗可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學習行為和良好的個性,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探究知識,解決問題;積極的情感氛圍對整個學習過程起到引導、定向的作用。教師要選擇具體、生動、形象的情景素材,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對學習素材的正確認識。
總之,數學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對數學課堂教學來說十分重要。事實上,只要我們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精心鉆研新教材,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精心設計好每堂課的學習情景,并注意以上幾個方面,那么就一定能夠實現大面積提高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